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机枪在战场上如何保持火力持续?

这个情况有必要分成两部分来讲解,一部分是现代战争,另一部分就是一战二战期间。一战期间除了马克沁,其他机枪的火力持续性本身就不怎么好,所以我们以马克沁为例讲解一下。机枪如何能发挥最大的杀伤力在一战也算是种学问,水冷式马克沁机枪在战前就被德国看上了,这种机枪采用帆布弹链供弹,一般250发刚好装满一弹药箱,除较大机械故障外,只要有水它几乎可以不停的开火。除了购买,德国还在它的基础上自行仿制了MG08式机枪(德国版马克沁),到一战前夕德国部队已经大量装备这种重机枪,该枪一直持续使用到二战结束。

刚被挖土党出炉的德国原产MG08机枪,制造商为德意志武器弹药公司。

MG08的散热管内可以装3公斤水,每分钟理论射速达到450发,也就是说一分钟刚好可以打光两轮供弹。不管哪种机枪,一般射手们都不会按着扳机不松手持续射击,除了对方大规模冲锋实行火力压制外,通常情况都是以点射为主,相信这在机枪使用教程中都会写到。那么接下来就要解决机枪阵地设立的问题了,一战前美国就已经做了实验,他们发现将两挺机枪放在阵地两侧,让这两题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弹幕,其杀伤覆盖率大大高于安装在阵地正面,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绞肉操作“火力交叉”。

不明白的亲们看看下面示意图就明白何为火力交叉了。

所以从理论上讲,要保持火力持续性就不能单打独斗,如果是一个机枪阵地,那只能求自己了,人少的时候用点射,人多就开启火力压制,两挺机枪交替射击最佳,能保持持续的火力输出,一直控制战场。到了二战实际机枪手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尤其是野战,突突不了多久人家的迫击炮、榴弹炮、掷弹筒、枪榴弹就招呼过来了。如果工事坚固还好说,要不然连人带枪都得飞天上去报销,而且机枪手还是二战新生“兵器”狙击手重点照顾客户,长点心吧,还不等着爽脑袋都对穿了。不过好歹二战也算是阵地战、运动战各一半,机枪阵地有存在的必要。

二战机枪不得不讲一下撕布机MG42,射速极快经常打的盟军抬不起头,虽然是风冷机枪,但是换枪管的速度一点不比上子弹慢,这也就是MG42持续射击的秘密。

MG42的诞生完全是被《凡尔赛条约》逼出来的,英法自己作的也不怪别人。那么刚才说了二战期间真正生存率较高的机枪阵地也就类似在“大西洋壁垒”的防线内,那里的工事甚至可以防大部分舰炮直射。到了现代战争首先要考虑陆军的“出场率”,像类似“外科手术刀式”打击几乎没有陆军什么事,拒敌门外的是靠海空力量,如果失去海空优势,陆战继续打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以现在美军的标准步兵班来看,每个班配两挺M249机枪,这些机枪都极为轻便灵活,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移动,而现在几乎没有了机枪阵地,任何一个人在同一地点待的时间长了都有可能送命。所以两挺机枪在一定环境下可以为其他队友提供火力掩护,至于火力是不是持续射击根本就不太重要了,需要的几率已经很小。当然干机枪手的一定是力气活,不过有那空枪榴弹也打了好几轮了。

听说前面有火力点?来让我看看。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观点与交流,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德国轻武器之MG34机枪
机枪两侧小盾牌:是心理安慰还是救命法宝?为何取消后又加上了?
别被影视剧骗了,真实的二战德军步兵进攻战术是这样
被遗忘的捷克重机枪,比马克沁还好用,却被MG42无情挤兑
国军重机枪手的淞沪
马克沁机枪前端有个“圆形铁皮”,具体作用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