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诗词赏析,《啾啾吟》,德性光明、进退自如的圣人君子

文/飞仙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江西平定了宁王叛乱,生擒了朱宸濠。正德皇帝还要御驾亲征,羁留南京。如此功业,王阳明非但没有得到封赏,还遭到江彬、张忠、许泰等宦官的谋反诬告,王阳明疲于应付。而江西又连续两年陆续遭到旱灾和水灾,更兼经历了宸濠之乱,江西百姓可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德十五年六月,王阳明来到赣州,大阅士卒、教战法。江彬派人来观察动静,从人劝王阳明回南昌,不要搞这危险的动作,以免让小人找到借口,再次诬告谋反。阳明先生没有接纳从人的劝告,坚持阅兵,并写下了这首《啾啾吟》。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

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1.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王阳明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儒家经典著作,常常效仿孔子和颜回等圣贤的言行。这首诗的很多句子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相应的典故。《论语》有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有言:“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通“智”,智、仁、勇被儒家称为三达德,它们是互相含摄的,大智者必同时含有大仁与大勇,其它二者亦然,三达德是极高的品质,由于诗句文字的限制,句中只包含智与仁,其实已经含摄了勇者不惧。《论语》又有言:“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第二句诗源于此。胡,代表疑问,为什么的意思。你为何要学小人患得患失,眉头紧锁呢?在君子和小人之间,知道该如何取舍吧。

2.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君子坦荡荡,能够安贫乐道,能够处困养静,处于顺境时不得意忘形,处于逆境时不失意忘形,去到哪里、处任何事,都如同闲庭信步,悠然地走在康庄大道之上。至于事情能否成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

3.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这两句诗又是出自《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对颜回说“世道能用,就出仕成就一番事业,世道不能用,就退隐江湖,大概只有我们俩可以做到吧。”在孔子时代,儒、道不分家,“用之则行”有儒家出世建功立业的成分,“舍之则藏”有道家退隐山林的成分,两者都是孔子所主张的。在孔子那里,压根就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假若世道能用自己,则出来成就一番事业,假若世道不能用自己,则退隐山林,潜龙勿用,免遭刑戮,明哲保身。当下明哲保身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比喻因怕连累自己而采取回避措施的处世态度;其实它的愿意是褒义词,用明智的方式保全自己,保全亲人和家族。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非常认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种人,帮他哥哥选的女婿南容,就是这样的人;卫国的遽伯玉也是这样的人,孔子盛赞他是君子。

下一句也是出自《论语》,“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说:我的仁政主张不能为世所用,那我就乘舟出海,从己所好。阳明先生在这里表达态度:我仰慕圣贤,世道能用我,我就出仕成就一番事业,世道不能用我,我就退隐江湖,江海寄余生。

江海寄余生

4.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光明磊落,能够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就如自己立志学为圣贤、龙场悟道、剪除山中贼和心中贼、平定宁王之乱。岂可因为小人的非议和诽谤,就如同穷困的囚犯一样,处事小心翼翼、束手束脚。这次赣州的阅兵,不会因为有小人江彬在旁窥视而取消的。

5.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价值千金的宝珠,可以拿来做打鸟雀的弹丸;稀世宝剑,可以用来掘土种田。体现出阳明先生视钱财如粪土、富贵不能淫的气节,他一生数次遭遇患难,早已勘破名利,甚至勘破生死,财色名利等私欲早已从心中格除,剩下的只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随性的洒脱与大自在。

6.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这三个字使得诗句有两人正面交流的亲切的感觉。东家的老头天天防虎患,却让老虎趁夜入室把他吃掉了;反观西家的儿童,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操起竹竿赶牛那样把老虎赶跑了。无明的人因噎废食,甘愿饿死;愚笨的人害怕溺水,干脆先投河自尽。俗话说:越害怕什么,越来什么?从吸引力法则也可以知道:害怕什么,主导思想就专注在所害怕的事物上,反而把所害怕的事物吸引到自己身上。阳明先生一生大起大落,功绩彪炳,赞誉之极、毁詈之极,什么风浪没有经历过,还有什么好担惊受怕的呢?

7.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自己已经行年四十九,将近“知天命”之年,沿着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路,坦然向前,潇洒走来。谗言何须担忧,毁谤何须躲避,这些谗言和毁谤都是外来之事物,压根就不再自己心上,只不过如同鸟雀的唧唧喳喳声罢了。

8. 总结

纵观全诗,阳明先生行圣贤之所行,处圣贤之所处,具有圣贤的三达德:智、仁、勇。自己就是坦荡荡的君子,而不是长戚戚的小人。世道光明,自己则可以飞龙在天,世道昏暗,自己也可以潜龙勿用,可以建立彪炳之功业,也可以功成不居,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得失,能够用行舍藏、进退自如。自己德性光明,不惧怕魑魅魍魉作祟,只循天理良知,潇洒地矗立在人世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与他的《啾啾吟》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之“切磋琢磨”
一个问题,引出三种人生态度
一起学《论语》14.35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人生故事:王阳明啾啾吟
啾啾吟·王阳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