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山西:兵家必争之地——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县城区。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历史上著名的山西“外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外长城”与“内长城”

宁武关的修建与明朝当时抵御北方蒙古人的形势密不可分。为了抵御蒙古人的进攻,明朝政府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于是形成了“外长城”与“内长城”。

其中,“内长城”是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与“外三关”

在“内长城”沿线,以现今河北省境内的居庸、紫荆、倒马三关,称为“内三关”。以今山西境内的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

而在“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

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宁武关建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两山夹峙的巨大山口间,恢河穿流而过,自古就是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间的南北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具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北方诸民族只要南下,必经三关,宁武关因此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重要战场。尤其是“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明朝政府更加重视对长城修建,最终建成了宁武关。直到清朝统一全国,长城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宁武关自此成了祥和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十大著名关隘了解下!
?? 山西十大著名关隘,你知道几个?
黄河三大古渡、长城六口、太行八陉各是什么?
晋北四游-长城著名的外三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
山西十大著名关隘
明长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