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尧舜禹帝位传承之谜:“禅让”与“篡夺”之外的第三种可能

尧传舜,舜传禹,远古时期的这段“禅让”故事数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甚至一度被奉为信史。

然而,到了近代,伴随“疑古”思潮的兴起,“禅让制”的真实性开始受到质疑,至今已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仍无定论。

4200年前的这几场权力更替,其背后真相到底为何?

尧舜禹之间,到底是无私的“禅让”,还是残酷的“篡夺”,抑或还存在第三种可能

“禅让”说

若追本溯源,“禅让”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尚书》,尔后,《论语》、《孟子》、《墨子》等儒墨经典也肯定了“禅让”的存在。

待到司马迁撰写《史记》,同样也采纳“禅让”一说,比如《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另外又有“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等记载。

然而,所有这些都只是后人在传说基础上编撰的“回溯性”文字,并非“有据可查,有证可依”的第一手证据。

就算是年代最早的《尚书》,其成书时间也不过是东周时期(公元前5世纪左右),与尧舜禹时代相隔一千六百年,两者间隔如此之久,在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更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的时代,仅靠口授相传而写出的“历史”,如何能说服所有人?

“篡夺”说

果然,翻开与《尚书》、《论语》同时代的典籍,很容易就找到了许多截然不同的见解。

比如,韩非在《说疑》里直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杨朱则批判所谓的“禅让”实为心不甘情不愿的虚伪之举:

”及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

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

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

即使在儒家诸子中,也有相反的声音,比如荀子就曾指出:“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

除了诸子百家,史官们也并非众口一词,例如,早于《史记》数百年写成的《竹书纪年》,其记载的也是“尧为舜所囚,舜被禹流放”的“篡夺”史。

甚至现代的考古勘探,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篡夺”一说。

被称为“唐尧之都”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公元前2300-1900年),考古人员在其中晚期的文化层中发现了被破坏叠压的旧城墙、大量被砍杀肢解的青年男性骨骸,以及被大肆毁坏的宗庙祭台和墓葬等等。

种种迹象表明,在陶寺中晚期,也就是4100年前,这里曾遭到大规模的暴力破坏。

从毁宗庙和扰祖陵等现象推断,这极有可能是一次颠覆性的政变或者入侵战争,其结果就是旧政权的彻底湮灭。

如果陶寺遗址真的是尧舜之都,那么“篡夺”史就很可能被证实,遗憾的是,人们终究没有在这里发现决定性证据,所以,一切仍处于推测之中。

总体而言,尧舜禹这段历史,乍一看确实是迷雾重重、扑朔迷离。

重新解读

不过,如果跳出这些争议的怪圈,重新审视当时的历史背景,再结合已有的考古成果,我们或许可以还原出一段较为客观与合理的历史。

尧舜禹时代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上承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下启夏商两朝的奴隶社会,想要读懂它,就不能把它当做孤立的历史事件来看待

结合考古与史料可知,我国在5000年前,私有制开始萌芽,部落之间不时爆发冲突,为了战争的需要,各部落间尝试合作,组成松散的部落联盟

其中,著名的“涿鹿之战”就是炎、黄两大部落结盟,共同对抗蚩尤部落的一个例证。

酋邦“推举制”

黄帝时代,也被史学家称为酋邦阶段。

在当时,联盟首领大多由民众“推举”而出,这个时候的首领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联盟中的重要决策活动仍是在“集体意志”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

所谓的“禅让制”,其源头与本质就是“推举制”。

到了唐尧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层日趋明显,联盟内部的权利斗争也日益激烈,“王权世袭”的欲望在联盟首领的内心不断滋生,“禅让制”已名存实亡

比如,在众多史料中,曾多次提到了丹朱,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最初想把王位传给他,但这种意图显然严重违背了传统的游戏规则,也触犯了其他贵族集团的利益,故而,尧“德衰”,民心不稳,于是,尧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王位传给了舜

而这一举动,事实上已敲开了“推举制”的外壳,为“世袭制”打下了基础,为何这么说?

因为舜是尧的女婿,这次王位的传承本质上是在同一个家族内完成,肥水未流外人田

到了舜帝后期,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舜“禅让”于禹,其实就是政治博弈与权力斗争的结果。

《尚书》与《史记》均记载了舜以治水失败为借口,诛杀了鲧(禹的父亲),然后又启用禹继续治水。

舜的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原因暂且不论,仅看结果,却是禹治水成功,赢得民心,为之后夺取政权积累了重要的政治资本,最终在其他贵族集团(如皋陶)的支持下,迫使舜让位于自己,成功称帝

酋邦到“家天下”的过渡

成为联盟最高首领以后,禹欲以“家天下”的野心开始蠢蠢欲动,定国号、铸九鼎等举动都是为了进一步集权、巩固帝位;

之后,又把儿子启安插到联盟内部担任高级官员,使其能借机培养个人势力

终于,在苦心经营下,父子俩击败所有反对势力,成功完成由“推举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开启了中国“家天下”的时代。

考古资料也支持了这一点,与尧舜禹时代相符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在这个阶段,世代掌握特权的权贵阶层,其势力和财富在不断地增强。

酋邦联盟也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无限接近于邦国,同时,还出现了官僚机构和律法,联盟首领更是集军权与行政权于一身,个人权势迅速膨胀,“专制”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君主制”自然也就不远了。

可以说,尧舜禹的时代,中国正处于联盟酋邦制向世袭君主制过渡的阶段,冠以“禅让”美名的“推举制”摇摇欲坠,其本质已发展为“个人独裁制”。

联盟首领的产生,既不是“推举”,也不是“世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个人指定”。

这种独裁制度显然不是一种稳定的政治制度,其最终的演变结果,不是转化成“民主制”,就是被“君主制”所代替。

事实也证明,这种“独裁”出现不过三代,就很快被夏朝的“君主制”取代。

任何一个政治制度都不会是孤立存在,其产生与消亡都有着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尧舜禹时期的制度形态亦是如此。

也正因为其背后的复杂性,才使得后人迷惑不解、众说纷纭。

尧舜禹时代,虽不是儒家所歌颂的乌托邦,但也并非充满了各种尔虞我诈的血腥斗争,它是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的一个特殊过渡期,它的结束,也昭示着中华文明即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聊历史典故:尧舜禅让
监狱创始人:皋陶
公天下时,尧,舜的儿子都干嘛去了
沙彤解读《三字经》40
三皇五氏系列之尧舜禅让:禅让制是真的吗?
尧有没有过将帝位禅让给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