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伤寒论32-34条 手脚发凉 大便不出 小腿抽筋-老庞白话伤寒论

海阳庞氏中医

本文为《老庞白话伤寒论》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条文内容:

32、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脚挛急,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得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33、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4、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温热,虚则两胫挛,病症象桂枝,因未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温,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病可愈。

伤寒论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回到老庞的《白话伤寒论》。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第32条,第32条讲了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譫語,腳攣急,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得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这一条其实他讲的挺有意思的,你看伤寒这个不用说了,它是伤于寒 ,脉浮还是有表证,而且自汗出,仿佛是桂枝汤证有汗出。同时小便数、心烦,小便数和心烦说明什么,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出现里虚的情况了,里虚津液少了,出现小便数和心烦,同时有微微的恶寒。

那么“反以桂枝汤以攻其表”张仲景说了,反与桂枝汤就是不应该给桂枝汤却给桂枝汤了,这个治法是错误的,那么这种治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如果说你这样治的话,他就会手足冰冷,为什么手足冰冷的。因为你看上面这些症状:小便数、心烦,这些都是里虚、津液不足的情况,如果说在里虚的情况下,你继续发表,他津液更不足,里更加虚了,所以会出现手足冰冷,出现厥的情况。

下面说咽中干,口干,嗓子干,烦躁,吐逆,谵语,脚挛急,什么叫挛急呢?挛急其实在古人来说就是抽筋,抽筋和聚集痉挛,两个脚抠到一起去的这种感觉,叫做脚挛急。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你看张仲景告诉我们,甘草干姜汤,你看上面这一条文,它主要有三个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味承气汤这三个汤。

那么这三个汤它总体来说是个什么意思?张仲景告诉我们了,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了,厥了,然后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脚挛急,你看他这几个症状它是不同的表现。

那么如果说出现这种症状里面又有阴虚,又有阳虚,而且还有阳明症,谵语是阳明症。

对应的下边第三个应该是调胃承气汤,那么脚挛急,脚挛急,说明血气不足了,它应该是什么?芍药甘草汤。

上边的情况烦躁、吐逆这样的情况脾虚了,应该用了甘草干姜汤,是不是?张仲景这一条里面告诉我们三个汤,告诉我们出现这样情况,先要用了甘草干姜汤,先用甘草干姜汤干什么呢?甘草干姜汤。是甘草4两。干姜2两。就这么简单两个药。甘草干姜汤它主要是复脾阳。首先治疗的第一步来恢复我们的脾阳。这是这些症状的情况。第一步甘草干姜汤来恢复我们的脾阳,甘草是健脾补肠中的津液。

我们肠子里面大肠、小肠里面的水分,而且能够去肠毒是甘草的作用。干姜主要是温中强脾阳,强我们这一部分的脾胃的阳气,脾阳循环开了以后,阳气足了以后,运化功能自然会更好。

所以说治疗这个问题。第一步先要复脾阳,那么脾阳复起来了之后,就会厥愈、足温,凉的情况就改善了,就是说厥证没有了。那么下边脚挛急怎么办?这是血虚的情况,血虚的情况怎么办呢?告诉我们,第二个方子再来,紧接着用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用芍药甘草汤来干什么呢?来复阴。

刚才已经甘草干姜汤来复阳了,阳复了以后我们还要复他的阴液,因为白芍这个药它本来就是个阴药,咱们在桂枝汤里面说过了,白芍是个阴药,用白芍来复阴。那么阴血足了以后怎么了?阴血足了以后脚得伸,你看刚才第一个甘草干姜汤,把这个厥治好了。

那么第二个脚挛急,芍药甘草汤,把挛急治好了。那么它的主要症状里面还剩了第三个了。

第三个是什么?是谵语。谵语又说了,胃气不和,谵语者。用什么?用调味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为什么用大黄、甘草、芒硝。这说明用调味承气汤的时候人体的大肠里面已经有一些大便了,有些大便堵在这里面下不去,堵在这里面下不去浊气就往上走,往上走入脑,就会出现谵语。谵语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胡说八道。这个人胡说八道,肠胃的浊气入脑了,出现谵语的情况。

那么谵语了我们怎么样才能改善?肯定就要把淤积的大便排出去,主要是用到大黄和芒硝,大黄主要是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用大黄在这推,芒硝是什么呢?芒硝切碎大便。你看我们用这两味药把淤积的大便给它打碎,打碎了以后,大黄推他一把,从上面给它一个向下的力量,推它一把,把它推出来。同时加上甘草,甘草可以解肠毒,剩下的一些大便由甘草来解它的肠毒。

所以说第三步用了调味承气汤后,谵语也就好了。

好,我们来看下一条。

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那么什么叫重发汗呢?就是说汗发得太过了,人家发二两,你发二斤出来,把津液发的太多了,那么复加烧针者啥意思?什么叫做烧针呢?烧针这个东西也挺有意思,你看假如说这是我们的人的一个皮肤,只是一个针灸针,插进去了,插到皮肤里面去了,平常我们这个针就是做一些提插捻转这些动作,那么烧针是什么?烧针就是我们平常做艾灸,有一些艾绒把艾绒拿下来,把它捏到这个位置,把艾绒点着了以后就烧艾绒,热力就可以传到皮肤里面去。

那么它有什么坏处呢?把我们津液进一步的发出去了,重发汗又烧针,说白了就是把我们的津液发干了,就会出现里虚这样情况。

那么张仲景告诉我们用啥?还是用四逆汤,附子甘草和干姜。你如果说温病派的,那就要滋阴了,各种滋阴的药就用上去了。我们阳中求阴。干姜是干什么的?我们刚才说过了,干姜得恢复脾阳。附子是温肾阳的,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我们两个都给他治回来了,身体肯定就好了。

所以说四逆汤这个方子对于脾阳虚、肾阳虚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加上甘草,补胃肠的津液。平常我们四逆汤用在什么地方?如果说出现关节疼痛,比如说有些寒湿,长期的风湿性关节炎,胳膊腿疼这样的情况可以用四逆汤。

再一个有些手足冰冷的,大热天的时候也是觉得手脚发凉,好多朋友你平常一摸,手和脚都是凉的这样的情况。

小便清利有的就会下利清谷。什么叫下利清谷?就是说你吃什么拉什么。这一个苹果你吃进去了,吃进去之后它不消化,上面下来了,下来之后变成什么呢?不是变成大便了,变成一个碎苹果。所以说这样叫下利清谷,我觉得四逆汤用起来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用过很多效果都不错。让我们来看下一条,下一条能长一些。其实这一条第34条,就是刚才讲的第32条应该都是差不多的,这一条只不过张仲景和他老师讨论了,问他的老师,说什么呢?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溫熱,虛則兩脛攣,病症象桂枝,因未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溫,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病可愈。

问老师说证像阳旦,阳旦汤就是桂枝汤。证像阳旦就是说你这个证是桂枝汤证,然后按照桂枝汤的治法去治疗,却更不好了。

差了。出现什么了?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老师说了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老师告诉张仲景,你治疗以后到半夜的时候,这个手足就好了,两个脚也能伸开了。其实这个是不是到夜半的时候才好,真是不敢苟同。

张仲景写了一个伤寒论也挺有意思,大家有空把它看完,你可以发现凡是特别靠谱的地方,他一般都是什么什么主之,不写其他乱七八糟的。

一旦说这个地方他自己也认为不太靠谱的时候,就开始变成问曰、师曰了,凡是不靠谱的话,都从他老师的嘴里面把它说出来。

接着解释哈,然后后来他说了,果然如老师说一样,何以至此?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又说了,老师说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温热,虚则两胫挛,病症像桂枝汤,没有在其间加附子,没有加附子去温阳,却增加了桂枝的用量,增加桂枝的用量会怎么样?会汗出亡阳。

亡阳而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怎么治呢?这与32条是一样的。

第一个是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先把这个厥逆搞定了。第二步用什么?厥逆搞定了,没有寒气了,到一半的时候阳气就回来了,两个脚也开始温热了。那么你光阳气回来了,阴还没回来怎么办?他“胫尚微拘急”。尚就是还有的意思。

这一步咱们就用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用上去之后阴回来了,两胫乃伸。阴和阳这两个都补回来了之后,第三步怎么办?第三步就开始攻下。用承气汤攻下攻到什么程度?微溏,稍微有点稀。那么它的谵语也就好了,就不胡说八道了。肠子里面本来是堵的,现在通开了之后,上升的浊气也没有了,所以说这个病就开始慢慢好了。

这34条32条其实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告诉我们甘草干姜汤是补阳的,芍药甘草汤是补阴的,阴阳同补了以后才可以攻下,还是这么个意思。你像虚则两胫挛,那就是告诉我们血虚了,血不够了,阴血不足。

中医老庞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07: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汤、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08:调胃承气汤、四逆汤。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调胃承气汤(第十四方)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8)——太阴病痰饮咳逆、呕逆方证
《伤寒论》030条:全面取证,才能提高治愈率
伤寒杂病论研读(2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