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至夕阳当知足(上)

淡泊心态,除了要减少欲望,不念贪,还应自我满足。清朝胡澹庵所编《解人颐》一书中,有一首《知足歌》:“人生尽有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累苦,闲静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厄苦,康健便是福。思量死亡苦,在生便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从这首诗中,我们获得一个朴素、简单的道理:人要知足、惜福。

知足,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人们的一种生活原则。知足者,不求身外之物,不知足者,身不安,心不宁。“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老年人如果能自我满足,便是最安稳快乐的境界,这对养生极有好处。健康长寿的老人,都是知足之人,即使他们人生虽然布衣草履、粗茶淡饭。

相传,以“东坡居士”自称的苏轼一生多坎坷,但他不以为苦,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是知足自得。

在杭州,他跟佛印禅师经常一起游西湖,坐在船里参禅悟道,日子过得很惬意。后来,苏轼被贬到南方去了,那里偏僻荒凉,但他却高兴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他不做官后,没人送礼了,他却又作诗道:“良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天天都是良辰佳节,没有家人团聚也很开心。

苏东坡已达到了佛教圣者的少欲不贪、知足常乐的境界。圣者有四种,一是以菲薄法衣而满足,二是以粗粉斋饭而满足,三是以简陋床榻而满足,四是喜欢闻思修行。这四者都是知足少欲的自性。(待续)


胡光玉 亲和源康桥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分享
《知足谣》《知足歌》《不知足歌》
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
知足歌【1】
不知足歌和知足歌
知足歌?//?不知足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