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疏通小肠经

小肠经是手臂上六条经络之一,它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当小肠经酸、麻、痛时,身体便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现象,比如心烦气躁、脾气急,胸闷等,此时将它疏通,不舒服的现象也就会消失。那么,怎样疏通小肠经呢?

方法/步骤

  1. 1

    了解小肠经的经络图:

    要疏通小肠经,必须先了解小肠经的经络图走向,它在手臂外而的最下部,上至头部耳朵边的听宫穴,下至小指尖的少泽穴;听宫穴是治疗耳鸣、耳聋的重要穴位,可见小肠经是相当重要的经络。

  2. 2

    小肠经不通的最常见表现:

    小肠经的胳膊肘至手肘处最容易堵了,将手臂向前伸直伸平,若这边的肉松松的、像团棉花似的,很可能堵了;捏一捏,里面有硬硬的粗筋,还非常疼,肉里面有一粒粒的脂肪类似的东西;可以试着敲打一下,如果一直麻到小指处,说明心脏供血能力还行,如果不麻只痛,说明心脏供血能力不足,需要赶紧疏通。

  3. 3

    敲打方法疏通小肠经:

    将小肠经不通的手臂伸直,然后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木锤或擀面杖,敲打疼痛之处,特别是胳膊肘的下面;每天敲100下左右,坚持几日,小肠经便会慢慢疏通,疼痛会逐渐消失。

  4. 4

    肩膀处的小肠经疼痛适合拔罐:

    肩膀边的小肠经疼痛会导致整个手臂发麻、没有力气,但此处不适合于敲打,可改为拔罐。取一只口径大点的真空拔罐器,放在疼痛之处,用抽气泵抽三、四下,让罐体吸附于上面,留罐30分钟。取掉罐后,会留下紫黑色的印子,这是深层处的淤血被拔出表面的标志,肩膀疼痛可立即缓解;再拔几次,疼痛就会消失。

  5. 5

    揉捏:

    小肠经与三焦经靠得最近,沿着手臂根下部,用五只手指揉捏,同时疏通了小肠经与三焦经。小肠经不通时,揉捏会非常疼痛,甚至疼得咬牙切齿,不要怕疼,待疏通后,会缓解胸闷现象,因为小肠经一通,心脏的供血能力就加强了。

  6. 6

    刮痧:

    小肠经沿着手臂一侧,刮痧是非常方便的方法,在小肠经上从上至下抹些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沿着45度一直从上刮至小指处;如果小肠经不通,会很快出痧。

    END

注意事项

  • 以上方法最好交替使用,哪样方便就哪样做!
  • 小肠经穴位
        手太阳小肠经上共有穴位19个,经过小肠、心、胃、眼睛、耳、鼻、上肢等部位,可以治疗口腔炎、咽喉肿痛、耳聋耳鸣、腹痛等病症。
        小肠在人体中相当于君主的受盛之官,专门接收由胃消化后的食物,进一步提取其中的养分,通过脾的吸收和运化作用,上输于心肺,布散全身。而将剩下的糟粕再转移到大肠,排出体外。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分别清浊”。
        小肠主水液,如果小肠有病了,清浊不分,水分、精华与糟粕不能各走其道混杂而下传至大肠,以致大便变稀,次数增加,小便却因为水液减少出现小便短少黄赤的症状,这也就是我们常遇到的腹泻。如果有腹泻时,便要先询问情况,腹泻的时候小便明显减少而且色黄赤,中医多认为病变在小肠了。
        《黄帝内经》中认为,“心经之火,移于小肠”,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心的火较旺,常常会影响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进而影响全身水液的变化。这时会出现小便涩痛、混浊,或尿血,同时有心胸烦闷、口舌生疮、失眠等症状。
        可以治疗小肠病症的经脉是手太阳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内侧,沿上肢后外侧上行,至肩后,走颈项,最后到耳中。小肠经上有19个穴位,包括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膈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牖、听宫

  • 后溪穴:通督脉,护脊椎
        后溪穴通督脉,因此它的治病范围比较广,按摩起来也很方便,平时常按揉此穴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针对病症:发热,夜间出汗,耳聋,眼肿痛,鼻出血,手臂疼痛,胸痛,颈椎病,落枕,癫痫等病症。
        取穴:握拳,手背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横纹头边缘,赤白肉际处。
        穴位解说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因此脊椎上的病,如腰痛、颈椎病、坐骨神经痛它都可以管。同时,小肠经通耳朵,因此对于耳聋等耳朵上的疾病,用后溪穴来治也可以。
        治病小贴士平时睡觉姿势不对了,就容易落枕,这时就可以按揉后溪穴。后溪穴还可以调理汗液,对于夜间出汗、盗汗这些汗症,都可以治疗。

    手太阳小肠经其他穴位
      1.少泽穴:清火通乳
      少泽穴善于清心火,自然就能治心火上炎引起的头痛发热、中风昏迷、心血不通、女性乳汁分泌过少等症。
        针对病症头痛发热,眼睛干涩充血,乳汁分泌过少,乳腺炎,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视物模糊,咽喉肿痛等。
        取穴: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约0.1寸。
        治病小贴士:指头上的穴位通常不太好揉,而且用揉的方法,治病效果也不是最好的。如果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小指甲两侧,用力按压,或者用手指掐,刺激效果会更佳。
      2.养老穴:老年人的保健药
      这个穴名听起来似乎就对老年人特别有益,确实,养老穴对治疗老年病有很大的用处。
        针对病症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腰酸腿痛,急性腰扭伤,落枕,眼花,近视眼。
        取穴: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手指滑入骨缝中即是。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治病小贴士:老年人眼花,听力减退,脚步沉重等常发生的毛病,养老穴都可以治疗。而且养老穴还有降血压的功效,常常按揉此穴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谓是“一按数得”。
      3.支正穴:扶助正气
      听其穴名,就知道此穴的功用就是支持正气。
      针对病症:头痛目眩,惊恐癫狂,手无力,颈椎压迫,记性不好。
      取穴:腕背横纹上5寸处。
      治病小贴士:当体内正气不足的时候,就会手无力,握不住东西,还总是忘事,总担忧惊恐,这时就可以找支正穴来帮忙了。
      4.小海穴:泻火
      小海穴是手太阳经上的合穴,此穴的经气较强,各种病症在这里都可以逆气而泻。因此,对于心火上炎的牙龈肿痛可以泻火。
        针对病症:肘内侧酸痛,耳聋,耳鸣,牙龈肿痛,失眠多梦。
        取穴:微屈肘,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治病小贴士:如果穴位寻找正确,按压时会有麻感。不感到麻还有一种情况是经络堵了,因此要按揉此穴直至感到麻才行。
      5.听宫穴:护耳套
      听宫,顾名思义,就是会对我们的耳朵和听力很有好处的穴位。而听觉功能影响着人的智力发育,由此可见,在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保护好耳朵和听力对维护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针对病症:腮腺炎,牙痛,耳鸣,耳部疼痛,三叉神经痛,目眩头昏。
        取穴=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取穴时微张口,小耳前方凹陷处。
        治病小贴士:听宫穴是治疗耳鸣和重听的特效穴位,对因耳朵造成的头痛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病症都很有效果。
      6.天窗穴:大脑清醒剂
      天,头部;窗,孔窍。从穴名就可得知,此穴最善开窍醒神,所以对于用脑过度的人来说,按揉此穴可以使头脑更加清醒,还可以明目聪耳。
        针对病症:明目聪耳,失音,颈项疼,咽喉部肿痛,荨麻疹等。
        取穴: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后方,结缑旁开3.5寸。
        治病小贴士:对于伏案工作者来说,此穴除了能醒神明目以外,还可以预防颈椎病。
      7.天宗穴:保护颈椎
      天宗穴和天窗穴一样,都是常常伏案工作的人和电脑族们的保健常用穴。
      针对病症:颈椎病颈部僵痛,肩胛疼痛,腋下胸壁胀痛,乳房胀痛等。
      取穴:肩胛骨下窝的中央凹陷处。
      治病小贴士常常伏案工作的人颈部肌肉僵硬,久而久之就会引发颈椎病。天宗穴是治疗颈椎病的要穴之一,有颈椎病的人按压此穴时通常会有疼痛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健心得]唤醒身体自愈的潜能_营养保健
颈椎病,肩周炎的死穴
湿气太重想拔罐,有些啥讲究?
捏小拇指1处,调全身20多种病症,神奇!从今天开始就用起来!
小腿全息疗法——实操及问答
按小拇指1穴!调头痛、耳鸣、活气血,简直人体“急救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