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体经济要加快发展走向壮大

集体经济要加快发展走向壮大

——姚安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姚安县委组织部

20129月)

 

近年来,姚安县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开发,转变“一种观念”,建立“四项机制”,探索“六种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转变一种观念,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注入动力。该县从加强工作主动性入手,大会小会逢会必讲,进村入户时时宣传,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采取花灯歌舞、文艺演出和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努力在全县营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良好氛围,激发乡、村干部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信心,所有村(居)委会在职能发生重大拓展的过程中,成为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组织。

建立四项机制,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保障机制。建立一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一名挂村工作队长、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一个县级部门联系一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机制。各村(居)委会采取集资入股、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等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把头脑灵活、经营有方的农村经济人才选配到村“两委”干部队伍中来,确保集体经济有人抓、抓得好。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姚安县村(社区)“三职”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明确村集体经济收入归集体所用,可在收益部分中按比例补助养老保险金的自付部分,年度集体经济收益增加情况与村干部年终考核相挂钩,并按照收益数量等级标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同时,实施村集体经济一票否决制,明确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达到1万元的村,取消一切评先评优资格。三是建立帮扶机制。充分整合资源,协调力量,建立帮扶机制,县级部门与各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发展规划,扶持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项目。同时,从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集体经济不达标,发展帮扶不脱钩。四是建立监管机制。明确村(居)委会所有权与村办企业法人产权的关系,实现企业资产收益与村级组织收入分账管理。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村级民主管理》、《村级民主监督》等监管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定期财务审计制度,使收入、支出阳光透明,确保村集体经济既增强实力,又体现公益。

探索六种模式,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开辟途径。一是资源开发型。创办经济实体,大力发展农家乐,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光禄镇光禄村借助举办2010年花灯周的机遇,积极发展农家乐和休闲观光农业,现已开办“古槐香居”等特色农家乐2家,经营收入每年可达到24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西街社区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创办农家乐,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二是土地运营型。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采取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整合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集体经济收益。清河村在巩固提升清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尝试项目工程自我管理,通过种植烤烟,发展水稻繁种和生猪养殖,尝试贵妃鸡、绿壳蛋鸡、孔雀和野猪等特色养殖,2011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2万元。包粮屯村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烤烟、蔬菜和优质稻,在增加群众收益的同时,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光禄镇旧城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烤烟和西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西街社区租用集体土地种植优质葡萄,增加收入10万元。三是项目带动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把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增利有机结合起来。左门乡哔叭村通过流转林地1000亩,建成核桃基地1个。核桃挂果前,利用基地养殖牛羊、种植荞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经济实体型。依托企业的辐射带动,兴办与之配套的小型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太平镇陈家村与飞龙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姻”,发展打工经济,光禄镇新庄村与云南海润茧丝绸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蚕桑产业,带动了村民致富,壮大了集体经济。光禄镇江尾村通过创办粉笔厂、发展姬菇种植,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五是服务创收型。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促进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官屯乡马游村、光禄镇小邑村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以组团演出、外销民族刺绣品等方式,村民和村集体都增加了收入。光禄镇小邑村、大河口乡涟水村等通过成立协会,培育西兰花种苗提供农户种植,在此过程中收取服务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六是盘活资产型。灵活选择租赁、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栋川镇四个社区均利用所辖区域内的老房子、老产房、仓库进行租赁转让,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其中,西街居委会通过商业一条街运营,南街居委会通过大量商铺出租,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仁和村利用闲置集体用地,与楚雄润祥食品有限公司合股经营食品加工,增加集体经济5万元。

截止今年8月,该县集体经济收入在13万元的村有26个,35万元的村有29个,510万元的村有6个,1020万元的村有7个,50100万元的村有2个。全县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40万元,平均每个村达到5.71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突出“消薄”攻坚 壮大集体经济
选派48名从县直单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进村担任乡村振兴特派员
“组团式”帮扶 “及时雨”润村
落实“3463”工作机制走为民“服务路”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浦口区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