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读书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

13、读书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不是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是靠阅读的人口。我觉得,读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只有重视读书了,一个国家才能有比较好的民族素质的提升、有比较好的民族精神境界。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城市的美丽一方面是靠它的外表、建筑、规划,但是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丽,还是靠这座城市的人的品位和气质。于是,有人说,一个人不读书,是愚蠢的人;一个民族不读书,是一群愚蠢的猪。书是一切观念的起源。俄国著名的学者赫尔岑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读书对祛除社会浮躁之气,提升国民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回味一下那些流传千古的读书古训或名言,就会发现其中所彰显的读书的巨大功能。在古代,拥有书籍等于拥有权力。西方以羊皮做书籍,非常珍贵。神父拥有圣经,于是拥有解释权。而今,我们中国人,穿洋服,染洋发,吃洋食,过洋节,说洋话,乐洋人之乐——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没有了!——这是失去了文化身份、没有精神归依的灵魂漂泊的民族的悲哀!没有科技不足以强国,没有文化则足以亡种。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的发展,只是尤为重要,而书籍只是这知识的源泉!源泉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推动历史发展,承载人类文明,这是大家都明白的。倡导读书,也就是倡导文明,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现代读书论是时代读书论。在信息时代,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不读书就无法生存。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一个科学文化不发达的国家 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时代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动力。现在是信息畅通的时代,现在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是学者大师倍出的时代。只有人才济济,才能国富民强。只有不断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快速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信息资源是一个动态系统,一直处于从一方发展变化之中。观念的更新不是闭目塞听的主观臆想,而是对外界信息的积极反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新观念,宏观决策,高瞻远瞩,远见卓识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读书的人,掌握信息少,分辨真假能力较差。读书令人文明、反暴力。越文明国家的人,越温文得像女人。阅读多令人心变软,对人性认识增加。所以西方的小说,越后期的写得越细腻。今天世界混乱不安全,就是因为人们不读书。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只有知彼知己,才能正确决策。因此更新观念,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升华和更新,不重复老路,更不是主观臆想。观念更新来源于信息的把握。离开了对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更新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而学也;吾尝起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因此更新观念,必须博览群书,掌握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才能超越前人,更新观念,获得成功。我记得一个关于周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老师问同学们读书为了什么,同学们的回答,各色各样,可惟独周总理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们正是这句话,解救了中国。可想知读书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命题,说得严重一点,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看全体国民的思想刻度。而读书是提高一个民族内涵的最重要的途径。如果一个民族喜欢读书,善于读书,就会大大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这样这个民族才能更好地前进。反之,如果民族读书的人很少,没有养成一种读书或者求知的风气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的希望就应该说打了很大的折扣。一个民族的阅读率在下降,背后的问题并不是阅读下降本身,而是民族素质的下降。一个爱好读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智慧而强大的民族,有创造力的民族,同时,一个不忘传统,阅读古典的民族更是有着丰厚内蕴,进而能开拓新领域的创新的民族。纵观世界,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顽强的民族。无书可读的民族是愚味的,也是危险的;不爱读书的民族是肤浅的,也将被时代的步伐所淘汰。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读书人口的比例,是国民文化素质的直接体现和反映。好比一片林木的光合作用怎样,氮氧吸吐作用怎样,直接体现和反映一片林木的生长情况如何。一座缺乏绿色植物覆盖面积的城市,其生活环境是不理想的;一个缺乏森林的国家,其木材资源的可持续栽培和应用的前景是堪忧的。读书是人类最古老的习惯之一。一个普遍之国民具有读书爱好的国家,国民身上几乎能处处表现出可敬的文化教养的底蕴。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时日,人们在精神上也往往能有所自持,不至于如水冲之泥。所以,爱读书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特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很重视读书。近日读报,获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量、获诺贝尔奖的人口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甜如蜜;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的上首。要是把书橱放在了床的下首,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在古代的犹太社会里,凡是被称为他尔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犹太法典者,都不必缴税。因为大家认为这些人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让他们缴税;犹太人不仅重视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在实践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让知识变为财富。犹太人把仅有一肚子书本知识,而不能将知识用于实践的人称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读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因此可以说酷爱读书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并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色列因固守犹太人善读的传统,所以能在与人口、地域皆数倍于己的阿拉伯世界的抗衡中取得主动。国外一位作家在其著作中写道:在犹太人家庭中,读书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就是这一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这句话道出了世人公认的犹太人智力具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认为犹太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的方式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
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
这个民族被屠杀了几千万, 比犹太人更凄惨, 到现在还没独立建国
1933年,德国人民为何会选择希特勒?纳粹统治为什么能成功
世界上最顽强的国家,人口不足900万,科技全球领先!
二战老照片 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