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恶评当代“酒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代时,是文人墨客用来助兴的一个工具,流传到今日已经面目全非了;如果真有天堂地狱之说的话,李白等大文豪看到当今因酒而丧命的人,会再一次的疯掉的;

     当今的“酒文化”是嗜酒如命、舍命陪君子、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干嘛不喝;每都会听到会见到周围的人因酒而丧命,实在是一种悲哀。

     记得我上初中时,有位同学出奇的能喝而且能抽烟,满脸黑色,大家给他起了个日本名字叫:烟筒酒井,而另一位酒量很小的,粘酒酒醉的人,被起的名字也很贴切:水平太次郎,她不算丑的媳妇被起为:模样不美子,到现在同学们回想起往事时还会想到这几个人;当然后者比较健康,可怜的烟筒酒井同志已经乙肝了,更黑了,背也驼了。幸亏那是的酒还是粮食酿造的,放在今日,我相信烟筒酒井同志已经长眠了,现在你到酒厂根本闻不到麦麸子、玉米等发酵的味道,酒就能做出来,不可思议;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当今因酒丧命不足为奇了。

     记得有一个小笑话,甲问乙:酒量如何?乙回答:半斤我走墙也走,一斤我走墙不走,斤半墙走我不走。这也就是现在的酒,要是二十年前的酒,估计半斤就达到最后的效果了。正因为此才形成了现在嗜酒如命的恶圈中。

    现在的酒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平民类和团体类

    先调侃一下平民类吧,

    一人饮酒,无非是借酒消愁,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白了头,命难留;

    两人饮酒,无非是互诉衷肠,酒到酣时真情流,一斤不够,斤半凑乎,二斤出丑,一对白痴;

    三人饮酒,桃园三结义,互相吹捧,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斤半不够,再整一斤,晕晕乎乎中成了偏瘫;

    四人饮酒,此数不吉,跟此数沾边的都没好下场,已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即使酒没喝多少,也会丧了卿卿性命,远而避之;

    五人饮酒,五人为伍,和谐的团队,酒喝起来也和谐,三斤不行来四斤,再不行就六斤,总会有一个弱者会成为该酒的牺牲品;

    六人饮酒,气势磅礴,烟熏火燎,越喝越有情趣,全忘了身体是自己的 ,伤了五脏六腑悔之晚矣;

    七人饮酒,一个乱字了得,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互相拼酒,互相吹捧,一不留神一位跌下楼梯,脑出血呜呼了,才想起补救措施,晚矣;

    八人饮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不是善男信女,尤其是女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饮酒大军中,更把酒推向了另一个巅峰,没有人望而却步,都勇往直前,冲在最前面的也是离死神最近的一位;

    关于团体类的调侃(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酒鬼”
砖瓦艺术景墙的别样魅力
莺邨画谱抱一上人(酒井抱一笔)
酒井景都
我家刚装修好,帮我画个墙绘咋样?
清光绪年间吉林“王祥云杀徐二案”钩沉(二)「骤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