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唐代诗歌那精彩绝伦的画卷,我们会看到有这样一些作品,它们绕过了那些炙手可热的诗人,却也能以独特的魅力,尽现唐诗的绝代风华。它们是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而我们也会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名字,一个地方,一份感情……
对于这些诗人来说,一生中能写出这样一首作品,留给自己,留给岁月,留给千年的大浪淘沙,足矣。
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初唐诗人,现存诗作仅两首,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有时,走在路上无聊,我会默念一些诗词来打发时间,而这首《春江花月夜》总会不经意地浮现在脑海里。
想着念着,便好似看到了一个春天,澄江如练,月光如水,花落花又开,楼上人依旧。
轻灵,空远,皎洁,而浪漫,带着春天的思念,与月夜的美感。
在这首诗里,有最美的景致描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最感伤的眷恋之情——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有最富哲理的遐思冥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最深沉的思乡情怀——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春天的夜晚,一双眼睛看见了喧嚣之外清静的美,一支笔记录了那不被打扰的悠悠思念。不知道滚滚江水送走了多少光阴的流淌,不知道月圆月缺带走了多少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两地情思,天涯路远,同望一轮明月,却听不见彼此的声音,此刻多么想化成月光,缓缓倾照在你的身上。
它让我想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或者范成大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当然,还让我想起远方的你。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整个世界好像也安静了下来,我们会感知到很多不经意间忽略的东西,也会想起某些封存于心灵深处的故人,甚至我们久久无法触摸到的精神的故乡与家园。
而每一次细细体味着《春江花月夜》,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2.《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中唐诗人,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到五十首,其中《枫桥夜泊》最负盛名。】
一首长长的《春江花月夜》写尽了春夜之美,而一首短短的《枫桥夜泊》却恰好道尽了秋夜之幽。
原本打算写完第一首的赏析就去休息了,但莫名的,我的手已经飞快地打出了这首七言绝句。轻轻地读着,心也跟着轻轻地颤动,于是不禁感慨,唐诗之美,有时真是美得让人想落泪。
那里有满天的霜,和满江的愁。诗人当时羁旅在外,行至枫桥,夜泊于此。在那样一个静谧的秋夜里,身在异乡的旅人满怀愁思,独难成眠。
一个人,如果内心是孤独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东西也盛满了孤独;一颗心,如果装着无法排遣的惆怅,那么他所听到的声音也会如叹息般幽长。
孤月,清霜,寒鸦啼;江枫,渔火,不眠人。此时此刻,他感受着人间最自然的景致,心里却弥漫着最难舍的情与愁,思乡,忧国,以及对身处乱世的迷惘不安,毕竟他的国家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它给予了当时大多数文人一种力不从心的焦虑。
深夜的寺院定是寂然无声的,而那鸣响的钟声不但不会显得惊心刺耳,反倒会更加衬出夜的沉静,悠长的声音似乎能传到很远很远,远至江中的客船。那么,客船能带去那份思归的心情吗?让远方的人也听到这如钟声般的叹息。
正因为这首诗,寒山寺成为了苏州的旅游胜地,那年我也曾踏进寺门,流连其间,但遗憾的是,在白日游客纷纷的熙攘里,又怎能体验到那“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的意境呢?
3.《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全唐诗》收录其作品42首,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黄鹤楼》。】
如果说寒山寺因为《枫桥夜泊》而为世人关注,那么黄鹤楼也正是因为崔颢的这首诗而更添盛名。
看,诗的魅力多么强大,一首好诗,足可以让我们记住一个地方,让我们对诗与景的完美结合充满好奇与向往。
恢弘大气,又余音袅袅;景致动人,轻愁更触人心。这正是《黄鹤楼》给我的感受。
诗的前四句,多次提到“黄鹤”二字,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与繁琐,反而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我们能感受到一位诗人,在面对黄鹤楼时那种开阔的眼界,那份吊古怀今情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似在描摹一个地点的空寂,却也是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一去不返”的是黄鹤,也是无法倒转的历史进程;“空悠悠”的是飘荡的云,也是内心深处的无限遐想。
看得见平原草树,看得清鹦鹉芳洲,却望不尽故乡的日暮,家在哪里,愁有几多?浩渺的江水又寄得回几番离愁?于是,《黄鹤楼》便在这样怅然乡思中收笔,轻轻的,宛若带过一阵空灵的风。
最后要说一下,这样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在当时就很有名气,据说大诗人李白也曾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这首《黄鹤楼》也赢得了李白内心的赞赏与肯定。
后来,李白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一些,因为那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会让我想起那年行船在夜幕下的秦淮河,看见过“二水桥”,心中便默默吟起这首诗。
4.《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代诗人,《全唐诗》存诗六首,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
如此浅白易懂的诗,却又经得起细细品味,然后于我们心底生出了重重波澜,这波澜荡开了记忆的门,停在时光的某一个结点,我们突然发现,物是人非事事休,大抵如此吧。
可以说,诗是最短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荡开自己的遐想,补出那些或跌荡起伏或皆大欢喜的桥段。但属于诗歌独有的余韵与含蓄,会给相对应的故事增添一份浪漫而唯美的情致。
这首《题都城南庄》里必然是有故事的,故事里有美丽的邂逅,在春桃盛开的时节,一个男子对一位艳若桃花的姑娘一见钟情。时光荏苒,一年之后,春回大地,桃花依旧,可那个心仪的女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都说“得不到,已失去”是最美的遗憾,那么这首诗可以说把这两种情形都含盖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试想,两个原本陌生的人不期而遇后,即便互有好感,也会让那份感情藏而不露,且作沉淀。这即是所谓的不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显然就是失去了,至少是失去了找到的可能。
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桃花依旧与佳人不在的反差,总让我想起那首《生查子》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一首是韵味缈缈的唐诗,一首是情意悠悠的宋词;一个是花面交相映,一个是月伴佳人行,但诗词中的幽幽感叹与遗憾却是一样的,那个期待的人不在了,也唯有赋诗填词,聊表情意吧。
5.《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全唐诗》中有其诗14首,其中《凉州词二首其一》最为有名。】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曾把这首诗与王之涣的那首《凉州词》弄混过。那首诗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都叫《凉州词》,又都跟边塞的风光有关,而且都带有一种悲壮苍凉。不同的是,王之涣的诗里是山川大河的雄伟开阔,而王翰的诗中更显声色与绮丽。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的前两句直接将我们带入一个热闹的场景,有香气醉人的美酒,有五光十色的酒盏,有铮铮作响的琵琶……但这可绝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江南,而是“长河落日孤城闭”的塞外,在艰苦而危险的军旅生活中,难得有这样一次欢聚的酒宴,他们喝着西域出产的葡萄酒,听着胡人的琵琶曲,却仍不免会想起家乡吧。
但是,谁的心里都清楚,“古来征战几人回”,既然难有生还,莫不如就醉卧沙场。酒,激发了将士们的豪情,以及视死如归的勇气,他们兴奋地喊叫歌唱,可谁又能知道这无限欢腾的背后有多少悲情。
回不去的故土回不了的家,见不到的父母与妻儿。此时此刻,怎能不让人想起陈陶的那两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也就是说,在后方的家里,那些望穿秋水的妻子,可能还不知道她们的丈夫已经成了河边的一具具白骨。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也是一个生命的取与舍。
今天,当我们用“葡萄美酒”来点缀甜美愉悦的交往场景时,大概很难想到这几个字是出自一首如此悲壮的诗里吧。那里有饮不尽的酒,歌不尽的乡思,留不住的性命,灭不掉的豪气。
这正是边塞诗壮美的魂。
6.《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常建,唐代诗人,现存诗作不多,《题破山寺后禅院》最为著名,是山水诗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体验过了塞外的苍凉悲壮,那么不如到一个悠然而幽静的世界里调整一下心性吧。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首五律,虽然并非出自名人之手,但意境之幽美却妙不可言,而且为后世创造了两个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曲径通幽和万籁俱寂。
《红楼梦》中,贾政为试宝玉功课,让他给大观园里的景点题名,宝玉便将一条“苔藓成斑,藤萝掩映”的羊肠小径直接命名为“曲径通幽处”,真是恰当致极。
那么,再回到这首诗,先放下一切杂念,单纯地去体会诗人游寺后禅院的观感。
那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旭日初生,古寺中如往常一般静谧。悠悠地走过了曲折的小径,才发现花草树木深处那古朴的禅房。面对如此幽深寂然的景致,诗人不禁生出一种“人在尘世间,心至天地外”的感觉。晨光普照的山林让鸟儿生活得愉悦而自在,碧潭清雅,使人的心情也变得明净空灵。这一刻,似乎万物都归于沉寂,只有钟声在轻轻回荡。
古代的很多文人都具有隐士情怀,而这首诗正含蓄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远离俗世、归于自然与本心的理想。其实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有时候累了烦了,读一读这样的诗,大概也能获取一点通达与安慰吧。
而这正是诗词所给我们的影响力,它缓缓地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某根弦,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实世界中少有的纯美与宁静。
诚然,诗与词比,我个人更喜爱词,但有些诗的意境之美也真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对于诗和词,我经常这样说——情深知宋词,意远吟唐诗。无论哪个,其实都是我深爱的文学形式,所以,我希望自己对于诗词的解读能够兼具美好与生动。
有时候我会因为一首诗词而想起什么,那么我就会把某种感受写出来,而这,正是诗词与生活的牵手。若让诗词更好的传承下去,并保持它的生命力,就不要让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诗词不应该是只在课本上,只在必背的篇目里,它应该是入心的。一颗诗心,一份诗情,会让我们在很多东西上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最后,愿你我都能拥有最美丽的情怀。
叶初夏:简书原创作者。做优雅温婉的女子,写优美温暖的文字。深情落笔,简单欢喜;自在如风,来去从容。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