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享经济,明年破灭?


导读:共享经济漫天飞的背后,必须看到一个危险:

这种盲目扩大化,只会增加泡沫、让共享经济概念坠落的速度加快!

当所有人都在疯狂炒股时,股市危险了

当行业都在蹭共享经济热点时,它也危险了

当全民都在谈论炒股的时候,一定是股市最疯狂的时候,全民都疯狂炒股,也就是股市泡沫出现、危险的时候了!

而共享经济概念,当前正在上演这一类似状况!

今天,共享经济已经到了“无共享、不生意”的疯狂境地!

共享经济概念,似乎又再次变成了一剂“灵丹神药”,几乎每个行业都在蹭热点。

共享单车(自行车)、共享飞机、共享睡眠、共享宿舍、共享别墅、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马扎、共享手机、共享汽车、共享图书、共享珠宝、共享家电、共享空调、共享工厂、共享猫咪、共享纸巾………

且不说,这些所谓共享经济,本身就是租赁经济模式、分时租赁的模式,只是换了个马甲,就这种概念无限扩大化的趋势,就已经预示着这个概念有些过头了!

换句话说,共享经济概念,它的火热如同股市最疯狂时,无人不疯狂谈论股市一样。

这往往是危险的信号!

似乎产品、经营不和共享沾边,就没法做生意了,说明共享经济的概念过火、过头了,要危险了!

共享经济概念泡沫

最快今年、最晚明年破灭?

互联网思维、O2O、在线教育、网约车…………

这些共享经济概念的前辈们,都在上演一个相类似的规律——短则两年、长则三、四年,就会上演从兴起、到疯狂、再到沉寂的历程。

例如:互联网思维在2013年,伴随着小米的崛起而火热,曾经风靡到人人皆谈的境况,但是2015年这个概念就开始烂大街了,2016年基本上就很少有人再提这个了,如今更少人提了。

再如:O2O2013年,伴随着饿了么等的出现、崛起开始逐渐形成大的风潮,在20132014年达到巅峰,不谈O2O同样落伍一般,一时间各种上门服务公司层出不穷,然而在2014年底、2015年开始出现退潮,众多O2O企业成批的关闭。

今天,共享经济的概念,也正在走着这个相同的规律。

去年(2016年),共享经济的概念因为共享单车而兴起,2017年变得风靡全国,多个领域的消费都在往共享经济里套,似乎“无共享、不生意”了。

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真的出彩了?又有多少真正盈利了?又有多少是可行的?

最近,共享概念风潮的发起者共享单车,开始进入调整阶段,多地先后推出限量政策。

这意味着共享单车野蛮生长、疯狂跑马圈地的时代要结束了,随着数量受到控制,共享单车讲增长故事的空间将被压缩,将进入比拼内功、追求盈利的阶段,洗牌也将开始了。

如果共享单车能够逾越这个阶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如果逾越不了,意味着共享经济概念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少。

而其它打共享概念的品类,没有一样再能接近共享单车的体量,更多是沦为蹭热点的花絮、一阵风后就没有了,可持续性更低。

这意味着,共享概念大考验、甚至是泡沫破裂的时代到来了!

互联网太善于“制造概念”

缺乏沉下去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商业中呈现出了火热,但是一个明显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那就是——“重传播、轻内功”的特点。

很多企业,都在制造着各种概念,基本上2年左右都会冒出一个概念,互联网思维、O2O、在线教育、虚拟现实、P2P,共享经济……

这种制造概念、炒作概念的能力,绝非远远领先传统行业!

可是这些概念的生命周期,却也往往不长!

互联网企业是否需要反思一下:当互联网企业在鄙视传统实体企业,说他们是落伍的工业时代时,可是互联网企业似乎更要反思,它们这种重概念、重炒作、重传播的风格,真的比踏实的工业精神要好吗?

这种炒作、概念,正离工匠精神越来越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些概念为中国商业沉淀下来什么呢?沉淀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吗?

共享经济泡沫破灭,未必是坏事!

任何行业、领域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必定要挤去泡沫。

否则,带着泡沫的发展早晚有破灭的一天,泡沫破裂,对行业、领域的冲击极大,所以,泡沫早破比晚破好。

只有泡沫破裂、挤去了泡沫,从业者才能理性看待、更加清醒的认识,才能更科学的经营,“沉下去”更有工匠精神的追求,做好项目、做好服务,才能迎来持久、健康的发展!

因此,对于“共享经济”这种换了马甲的模式而言,同样如此。

共享经济,早一点挤掉、去除掉泡沫、清醒认识、理性看待、科学运营,它早一点走上正规,也才会发展的更稳健、更可持续!

所以,拜托,请好好做生意吧!

商业就是生意,拜托,请好好做生意吧!

一句常说的话——“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这句话用在“共享经济”里十分恰当,还能不能好好做生意了!

共享经济,你就是个租赁经济、短租模式,非要搞个听起来很特别的概念,这种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很容易让人混淆了它的本质、它的盈利原则、盈利规律。

只有当你认清了它的本质,明白它的规律,才明白是否适合做,以及如何做才能盈利!

否则,就会犯糊涂错误、算糊涂仗,最后稀里糊涂的烧钱!

同时,企业竞争,不是比某一刻是否出风头,而是看能否走的长远、稳健!

而这些互联网企业“重概念、轻内功”特点和软肋,并不能让企业走的多远,并没有构建出强大的竞争力——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运营优势等等,更多的是一阵风之后、消退、暗淡。

真的,拜托,请好好做生意吧,遵循商业经典法则,练好内功,做好技术研发、服务、运营等关键要素,构建起真正的强大竞争力,而不是靠噱头,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抖音”横扫,“工匠”难存?唯快不破还是精耕细作?
共享单车真的方便了群众吗?或许这真的是一场泡沫经济!
如何看待共享经济?接下来还能共享什么?
「YOU听我说」2017年中国互联网300强排行榜,太强大~
互联网大佬都爱去海外秀肌肉
从捧杀到棒杀 ,共享单车真的到了退出市场的时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