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摘】青冢-王昭君墓

        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处,209国道西侧。据说昭君墓在大青山南麓就有十几座,但最著名当属这座名为“青冢”的昭君墓。青冢高约33米,占地面积30多公顷,是上世纪70年代重新修筑的,为王昭君的衣冠冢。

昭君墓现已辟为“昭君博物院”(THE ZHAOJUN MUSEUM),增设了“昭君祠、故居”,“单于大帐”、“和亲园”以及“匈奴文化博物馆”等建筑景观,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门票为65元/人,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优惠价为35元。

下图、昭君博物院大门

下图、大门对面的石雕影壁:嬙雲

下图、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概况

下图、昭君博物院景区示意图

下图、在神道右侧远望青冢

下图、这是昭君墓神道上的第一座碑亭,内有原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的诗碑。全文如下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

汉和亲识见高词客

各抒胸臆懑舞文弄

墨总徒劳录谒昭君墓诗一首

              董必武

                       一九六三年十月

下图、碑阴,是用蒙文书写的董必武诗

下图、和亲园,位于神道右侧,

下图、匈奴文化博物馆,位于和亲园对面的神道左侧

下图、青冢主人:王昭君像位于神道中央,为汉白玉雕制。

下图、王昭君雕像左侧面

下图、王昭君雕像右侧面

下图、远看“青冢”牌坊

下图、昭君墓神道旁的石像生:

下图、“青冢”牌坊,“青冢”二字为乌兰夫

下图、这是位于神道左侧的“单于大帐”。(未开放)

下图、神道左侧的石像生

下图、从“青冢”牌坊远看董必武诗碑亭

下图、这是神道中的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王昭君並辔骑马的青铜雕像,名为“和亲”,是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而特制的。

下图、因为拍摄的时间为上午9时,王昭君背对阳光,面部总是在暗处,照不清楚。

下图、从这个方向拍摄,只能看到呼韩邪一个人。

下图、石阙

下图、神道的尽头,这座高约30米的土山,即“青冢”-王昭君墓

下图、王昭君墓前的碑亭,左侧为汉文碑亭,右侧为蒙文碑亭。

下图、汉字碑亭中的石碑:王昭君之墓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立

                                              公元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下图、碑阴昭君出塞和亲事略   碑文请看本博客“附件一”。

下图、蒙文书写的“王昭君墓”碑亭

     下图、从碑亭后面的右侧登山台阶上行,可到达青冢的顶部,这是位于最高处的王昭君像碑亭。

下图、亭内的石碑上刻有“王嫱昭君像”,公元壹仟玖佰玖拾柒年文物處立石 佛門關麟英周鼎合筆

下图、碑阴上部:大德  “”字旁鐫有长方形章:王一帖堂主

下图、碑阴下部:落款为:歲丁丑仲夏時逢盛世立昭君像以記之交城周鼎書

下图、在昭君墓顶南向拍摄的神道全景

下图、昭君墓西侧田园风光

下图、昭君墓北侧风光。

在北侧围墙内,有“百米碑廊”,陈列有数十通古、今书法名家题写的名碑,遗憾的是没有去拍摄。

下图、昭君墓东侧风光

 

附件一:

王昭君墓  碑阴碑文照录如下

              昭君出塞和亲事略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五十一年)正月活动在今内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呼韩邪单于 

      稽侯珊归汉到汉都长安(今西安)朝贺汉宣帝亲自到渭桥迎接夹道列陈者数万人开创

      了汉匈友谊史的新篇章汉元帝时又订立汉匈盟约文曰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

      毋得相诈相攻有窃盗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约者受天不详

      令其世世子孙尽如盟到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正月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到长安朝

      贺表示欲娶汉家女子当汉家女  以示汉匈两族更亲密无间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

      昭君配单于为阏氏单于欢喜在临辞大会上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是个襟怀宽广才貌出

      众的汉家女子昭君原籍为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饮长江水长大以民女选入汉

      宫为掖庭待诏过的是宫廷生活呼韩邪单于求亲昭君挺身求行来到草原是符合汉匈两族

      人民利益的昭君到了匈奴后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意为昭君出塞胡(匈奴)地得

      以安宁并生了一个儿子名伊屠智伢师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复株累单于继位按胡俗复娶昭

      君为阏氏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为须卜居次(公主)小女名当于居次汉匈和亲创造了和

      平安定的生活经济繁荣人畜兴旺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西汉末年以王昭君的侄儿王歙为和亲侯与昭君的女儿女婿等来往密切为维护汉匈两族

      人民的友好又作出贡献流传至今的昭君墓已成为民族团结的历史丰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青城揽胜6:再游昭君墓
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昭君墓
史书并未指出王昭君死因,为什么后世许多文人写她“投江”而死
历史上王昭君下嫁三人,最后服毒自尽,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美女王昭君死留青冢使人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