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世界本质的研究

  研究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研究物质的本质,也就是研究物质的源头是什么?形成过程是什么?显而易见,研究这个课题,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选取什么研究对象以及采取什么研究方式?

我们先看物理学是如何研究的。物理学主要采用两个方法——标本法和还原法(或叫还原论)。因为我们不可能通过研究所有物质去研究物质的本质,只能通过研究某些物质去寻找它的本质,选取的这个物质就是一个标本。

我们选取了一些标本去研究这个世界的本质,这叫标本法。选取标本之后,比如选取一片树叶,通过放大镜去看,发现树叶由细胞构成,下面依次是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一步一步地向下看它的逐级构成,也就是将复杂对象分解为简单对象来研究,这叫还原法。

但标本法和还原法都存在巨大的问题。通过标本去研究世界的本质,但是标本不能代表所有物质,标本之外的物质,其本质是否和标本本质一致,并不能得到保证,这也是标本法的先天缺陷。

还原法,则因为量子力学的发现而遭遇灭顶之灾,量子力学的实验表明,基本粒子层面以下,物质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但科学家们去观察这些波的时候,观察行为又会让波塌陷为基本粒子。这让研究基本粒子以下层面的的物质成为不可能,还原法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天花板。

于是,现代科学又引入逻辑学的方法,去推理基本粒子以下的物质形态,量子力学的各种诠释、弦论、超弦理论、M理论等等,都是基于推理而产生的。但无论这些推理多么完美,它永远只是推理,而绝不是事实。

物理学的发展在应用层面成果辉煌,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是:物理学连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还没有解决。问题出在哪里?因为物理学没有发现并认识观察者对物质的真正意义。

  爱因斯坦对后牛顿时代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引入了观察者这个概念,并发现在宏观层面观察者状态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量子力学则更进一步,发现了微观层面观察者对观察对象(物质)的状态是有影响的,但这些都尚未触及观察者和物质之间的真正关系。

真正的关系是:观察者的状态决定物质的状态。这个关系既是结论,也指明了突破物理学研究物质本质天花板的方法。关于这,我们将在以后详细论述。

课程讲解:清凉月老师

文字编辑:大海学长

配音制作:微尘

学习班报名详情请咨询所在群的群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子力学对传统哲学的颠覆性:为什么传统哲学难以理解量子力学呢?》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眼界,决定世界
李政道:物理学的挑战
量子理论虽然强大,却不能称为宇宙的本原理论,因为它太过复杂了
抛弃时间和空间,物理学家终于理解了世界
未解决的物理学问题,寻找隐藏的粒子,揭开更本质的物理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