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消防知识手册

安全消防知识手册

一、 消防知识 

1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①、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②、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③、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④;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2 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 消防电话:“119”(讲清着火部位、火势大小、燃烧性质、有无人员被困及本人姓名,并不要离开及时取得联系) 

4 燃烧三要素:①、可燃物;②、助燃物;③、温度(点火源);

5 消防知识的四懂四会: 

四懂:一懂岗位的火灾危险性,二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懂灭火方法,四懂逃生方法;

四会:1.会报警 2.会使用消防器材3.会扑救初起火灾4.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6 消防知识中的“五知”指:一知所在岗位火灾危险性,二知岗位的防火负责人,三知灭火方法,四知防火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预案,五知报警电话“119”。

7 火灾分类:

火灾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融化的固体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电气火灾(带电物体火灾);

8 灭火器的使用:使用时用力摇动上下翻转,灭火器使干粉松动,拔去保险喷嘴帽,用力压下手柄,站在上风口方向2-3米外,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来回扫射。 

9 消火栓的使用:将存放消火栓的仓门打开,将水带取出,平放打开,将阀头接在水带上,对准火源,双手抱起阀头,打开水阀进行灭火。 

10 灭火的方法:①、冷却法(用水、CO2冷却可燃物);②、窒息法(注入不可燃气体,使用帆布湿棉布遮盖,密闭建筑的空间,使用泡沫覆盖等);③、隔离法(隔绝可燃烧物质,使燃烧无法延续);④、抑制法(破坏燃烧链); 

11 火灾中逃生的一些基本方法:

1.火灾袭来立即逃生,不得贪恋财物; 

2.楼内着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3.烟雾较浓时不要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进地处往往残留新鲜空气; 

4.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用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逃生远离烟火的安全出口; 

5.如果烟雾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则不能开门逃生, 此时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6.如果房内有防毒面具,逃生时将其戴头上;

7.身上着火,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住火苗;

8.发生火灾时,利用一切可逃生条件,欲逃无路时,将被单、台布撕成条,结成绳索,记牢窗户,再用布护住手心,顺绳子滑下;

二、 安全生产知识:

1 化工厂区内四十一不准:

1.  生产厂区内十四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2>不准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厂区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品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完全的设备不准使用;<8>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10>停机检查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理高空作业票,不戴安全帽、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劳,不准登高作业;<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13>未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员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员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2. 操作工的六个严格:<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4>严格执行操作法(票);<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3.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票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离,禁止动火; <3>不清洗或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4.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1>必须申请、办票、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离;<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6>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容器、设备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2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 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 

红色:禁止、停止            蓝色:指令必须遵守规定   

黄色:警告、注意            绿色:安全状态通行 

4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5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法劳动纪律; 

6 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公司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7 “三同时”原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9 车间隐患中“四不交”:①、个人能解决的不交班组;②、班组能解决的不交工段;③、工段能解决的不交车间;④、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厂部; 

10 对待安全问题职工的权力有:①、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操作;②、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③、对漠视职工安全健康的领导者,有权批评、检举、控告; 

三、 紧急救护知识 

1 化学性皮肤烧伤:①、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②脱掉被玷污的衣裤、鞋袜用清水冲洗创面15分钟。无条件时:①、擦净水分;②、用干净的布遮盖患处,不要随意涂药膏或药水;③、尽快就医。若黄磷烧伤时,用大量清水冲洗,不要用油质药膏涂抹。 

2 化学性眼烧伤: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冲洗时被烧伤的眼睛要在下方,防止洗过的水流进另一支眼)。无冲洗时,脸部埋入清水中,掰开眼皮,眼球来回转动,洗涤二十分钟以上。 若电石、生石灰溅入眼内:①、先用蘸石蜡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②、再用水冲洗;③、立即到医院治疗。 

3 电击烧伤:将创面用盐水洗净用凡士林油砂(干净毛巾、手帕)包扎好,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4 火焰烧伤:①、脱去着火衣物;②、迅速卧倒;③、慢慢滚动压灭火焰;

5 烫伤:

.轻度烫伤:冷水冲洗几分钟,用干净纱布包好。 

.局部皮肤起水泡、疼痛、发热:立即冷却30分钟以上,患处起了水泡,就医处理,以免留下疤痕。 

.烫伤部位很脏时:用肥皂水冲洗,蘸干水后,包上消毒纱布。 

.衣服与皮肤粘连时:不可撕拉或用水沁湿,将未粘衣物剪去,粘连部位留在

皮肤上,立即到医院就医。 

6 溶剂中毒:①、切断电源(戴防毒面具或湿毛巾捂住口鼻);②、通风;③、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领口,使头后仰,用湿毛巾冷敷额头。 

7 触电紧急救护:①、切断电源;②、是触电者就地躺平,解开裤带、衣领,轻拍其肩部,呼叫其姓名,观察有无反应;③、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使其躺平清除口内异物,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④、找冰块制成冰袋,放在触电者头部、腋下、腹勾股下(减缓身体代谢,促进脑复苏)。 

四、 个体防护知识:

1 认识呼吸危害:

粉尘:固体物料粉碎后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由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洒形式。

有害气体:常温常压下及气体形式存在的有害物质。

有毒蒸汽:由液体蒸汽或固体升华产生的有害气体。

缺氧:氧气的浓度低于18%的空气环境。

2 正确使用和维护呼吸防护用品: 

参加呼吸防护知识基础培训用前先看说明书,了解使用注意事项佩带前仔细检查部件及滤壳是否完好存放遵照使用说明实施维护(清洗、消毒、更换部件)在无污染环境处存放。 

3 安全帽的正确使用:保持清洁,经常检查,每两年更换一次,选购符合规程,调校适当松紧。 

4 眼睛及面部保护:

1. 眼睛的保护:用眼习惯合理休息,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注意营养,积极锻炼,注意眼部防护用品的应用。

2. 视觉、面部防护用品:防护式眼罩,安全眼镜、眩光、气焊、熔炉用户目镜,电焊用头罩、面罩。

5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安全带带子拴住人体,通过金属配件,绳子的一端连接带子,另一端固定在安全可靠地结构上。 

五、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1 危险化学品概念: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生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 危险化学品的特性:①、燃烧性;②、爆炸性;③、毒害性;④、腐蚀性;⑤、放射性; 

3 危险化学品生产岗位操作要点:1.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做到“平稳运行”。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控制溢料和漏料,严防“跑”“冒”“滴”“漏”。4.不得随便拆除安全附件和安全联锁装置,不准随意切断声、光报警。5.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6.严守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7.正确判断、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应先处理后报告。 

4 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储运时注意事项:①、装卸作业时,应用抬价或搬运车,防止创击、拖拉、摔落,不得流坡滚动;②、搬运前一个检查钢瓶阀门是否漏气,搬运时不要把钢瓶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③、装卸有毒气体钢瓶时,应穿戴防毒用具;④、搬运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玷有油污;⑤、易燃气体严谨触火,炎热季节搬运时安排在早晚阴凉时。 

5 化工伤害事故防范措施:

1. 近距离接触化学品,必须佩带防毒口罩、手套。

2.如身体出现红肿、发痒、过敏等症状,应联想是否与工作有关,进而找医生诊断。

3.不要把化学品带回家(宿舍)。

4.不要把工作服穿回家(宿舍),下班后应更换衣服。

5.化学品的毒性主要伤肝、肾、溶解脂肪,平时注意营养。

6.加强车间通风,尽量减少化学品挥发。

7.遇到气体泄漏时,应向上风向撤离。

8.每年体检一次,注意身体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6 易燃易爆物质危害及防护要点:

A.危害:苯、甲苯、甲醇、酒精、汽油、CO等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B.急救处理:泄露或失火,立即向上风向撤离,离开泄露区后打“119”报警。C.防护:禁止所有车辆、人员进入泄露污染区 

7)酸碱等腐蚀品危害及防护要点: 

A.危害:盐酸、硫酸、烧碱等腐蚀品对人体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可引起化学灼伤。B.急救处理:①、眼灼伤: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时要将眼皮掰开,让眼球来回活动,注意彻底清洗效果;②、皮肤灼伤: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至少15分钟,创面不要任意涂擦油青或药水等,用清洁布覆盖。 

C.防护:接触操作此类物品时,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手套、耐酸碱防护鞋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8)危险化学品伤害紧急处理办法:①、当腐蚀性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迅速脱去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②、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响火警警铃,同时向厂消防队、总调度室或值班室或119报警;③、压缩气体、液体出现泄漏时,操作人员须穿戴防毒面具和手套,先切断所有火源,关闭泄露阀门、制止渗漏,打开通风设备,将泄露气体送到空旷处排放或装适当煤气喷头烧掉;④、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群众不安靠近观望,最好远离现场。 

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如何救援:1.立即组织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及危害程度;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消防知识
试题预览
MSDS-甲烷物质安全技术资料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1038--溴乙烯
一份很全的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手册,值得推荐
【安全随行】《新入厂员工安全生产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