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淳民俗婚嫁完整版之二:迎娶

高淳民间的婚嫁习俗,源于周代的“六礼”,即纳采(提亲)、问名(合八字)、纳吉(订婚)、纳征(拿聘金)、请期(送日子)、亲迎(迎娶新娘)等。按照“六礼”的要求,男婚女嫁从提亲到拜堂成亲、新女婿过门,要经过10多道程序,礼仪繁琐复杂。其具体过程和做法分提亲、合“八字”、定聘、送日子、迎娶、拜堂成亲、谢媒、新女婿过门等几部分。今天介绍:迎娶 (提亲、合“八字”、定聘、送日子介绍链接见文末)

五、迎娶

迎娶前的一两天,男方要用抬箱给女家送“四式礼”,即猪肉、鱼、鸡、蛋等。并办好“待媒酒”,答谢“周公”。迎娶的前一天晚上,男女双方都要分别举行“上头”、“暖轿”、“坐嫁椅”等仪式。男方“上头”就是由新郎的父亲给新郎穿戴女方送来的礼帽、鞋子,并说一些祝福的话,诸如“礼帽上头,富贵万年”、“双脚落地,买田置地”等。“暖轿”就是男方将准备好的花轿停在堂上,烧香上祭,由童男童女双双跪拜轿神。花轿中放一只取暖用的脚炉过夜,以求吉利。

女方在姑娘将出嫁时,要请人替她绞脸,谓之“开脸”。即用棉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使面部光洁红润。按民间的说法,姑娘绞完脸之后就是大人了,不再是“黄毛丫头”。

临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上头”、“坐嫁椅”的仪式。“坐嫁椅”就是在堂前放一把椅子,由兄长抱嫁姑娘坐到上面,并在两旁各坐一名伴嫁的姑娘。嫁姑娘面前放一张桌子,桌上除摆放酒菜外,还要放一面镜子,一个量米的五升斗。斗里装满米,中间插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杆秤,秤上搭一块黑色皱纱头巾。

仪式开始,先由父亲给嫁姑娘斟酒3杯。第一杯斟完,叮嘱女儿要孝敬公婆;第二杯斟完,叮嘱女儿要尊重丈夫;第三杯斟完,叮嘱女儿要善待邻居。同时,母亲在一旁“哭嫁”,对女儿再三叮咛,并交待一件件嫁妆。父母教训结束,嫁姑娘由有福气的“搀拜妈妈”搀扶着,边哭边一一跪拜宗亲长辈,表示告别哭别按辈份大小,逐个进行。哭的内容因人而异,无非是一些祝福的话。

受拜者一边给嫁姑娘赠送礼钱,一边上前搀扶并讲祝福的话。

有的乡镇举行“坐嫁椅”,作兴在堂前桌上放3盘团子,桌底放一只五升斗,斗上架一把大(音代)斧。当桌上点燃香烛,门外响起爆竹时,仪式开始。嫁姑娘由“搀拜妈妈”搀着来到堂前,先面对堂上神像磕3个头,然后坐上椅子,双脚踏在大斧上,讨“万代富贵”之兆。两位未出嫁的女孩,站在两旁,称为陪嫁姑娘。“搀拜妈妈”上前,用五色丝线给嫁姑娘象征性地绞脸。前额绞3下,后脑绞4下,边绞边说:“前头绞得方正方,养个儿子坐书房;后头绞得滴滴圆,养个儿子中状元”。“坐嫁椅”结束,上供的团子摆在桌上让前来看热闹的亲友邻居争抢,以讨吉利。

迎亲这一天,男家要雇吹鼓手吹吹打打,抬上大红花轿,热热闹闹到女家迎娶新娘。若家穷雇不起由吹鼓手和大红花轿组成的“响动轿子”,就只好雇一乘没有乐队的小轿,又叫“哑巴轿子”。而多数贫苦人家只能用推车(山区)、木船(圩区)迎娶新娘。

花轿快到女家时,女家帮忙的人赶紧关闭大门,向男家索要“开门礼”。等“周公”代男家封了“开门礼”(一般是瓜子、花生、糖果、香烟之类)后,对方才打开大门,让迎亲者进屋。这天,女家要请“搀拜妈妈”给嫁姑娘梳头。梳头时要讲吉祥话,如“手捧镜子亮堂堂,我给新娘巧梳妆。

前头梳个龙抬头,后头又梳龙戏水,两边梳个插花棒,一对金圈(耳环)垂两旁”等。梳好后给嫁姑娘戴上凤冠,披上霞帔,坐到床上“哭嫁”。女儿哭,母亲也哭。哭了一遍又一遍,再三催促也不肯起身上轿,这叫“诈床头”。迎亲者为了让新娘早点上轿,图个顺当,便拿出“起床礼”,请新娘子动身。嫁姑娘动身前,母亲要给她交“里边箱”(一种放贵重物品的小木箱)和首饰盒的钥匙袋,边交边哭好话。

有的地方在嫁姑娘上轿前,娘家要为女儿摆上酒菜,让她吃饱了才动身。这时,嫁姑娘要哭六样菜、八样菜或十二样菜,如

“一粒圆子(肉圆)滴滴圆,把我哥哥弟弟吃了中状元,状元头上一点红,穿靴戴顶上我的门”;

“一块猪肉四角方,把我哥哥弟弟吃了开砻坊,大砻坊开在高淳县,小砻坊开在家门口。金玉石臼有两张,乌金榔头配成双,打出籼米白似霜,打出糯米亮汪汪”;

“一块鸡肉白洋洋,把我哥哥弟弟吃了开钱庄,财神菩萨来帮忙,开了钱庄开银行。铜钱银子没浪当(喻多),用车推来用船装”等等。

吃完饭后,“搀拜妈妈”给嫁姑娘盖上红巾褡,拎上“子帕”(装有红蛋、柏枝、花生的红布包),准备“发亲”。嫁姑娘由哥哥抱上轿。

这时,男方“周公”要给抱轿的哥哥封“抱轿礼”。在一片爆竹、唢呐声中,哥哥抱起嫁姑娘走向花轿,目的是不让嫁姑娘脚踩地面,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嫁姑娘上轿后,迎亲者告别女家起轿回程。女家的长辈亲友随轿送行,一直将嫁姑娘送到男家。

送亲队伍按例必须凑齐4代人,以示人丁兴旺,“四世同堂”。抬嫁妆的队伍走在最前面,其中有一付“三朝担”,须让嫁姑娘的弟弟挑着。“三朝担”由椅子、畚箕、小脚盆、捶衣棒、苗帚、鞋匾等组成。另有一只“子孙桶”(即马桶),让小孩挑着,男家要专门给这个小孩封一份礼钱。迎亲轿子在途中过第一座桥时,轿夫要停下轿来,向男家索要“过桥礼”。

花轿快到男家时,男方要燃放爆竹迎接。轿子停下来后,男方的“搀拜妈妈”迎上前去,手拿镶有明镜、八卦的筛子在轿前晃一晃,谓之“退轿神”。然后用秤杆挑起轿帘,请新娘子下轿。这时,帮忙的人赶紧在地上铺上麻袋,让新娘踩着麻袋走向婆家。麻袋一般用3只,一只接一只地朝前移动,寓意“传宗接代”。也有新娘下轿后直接由新郎抱人家中的。新娘进家时,大门口早准备了一蒸笼饭,上面摆放染红的喜蛋和红枣、桂圆等。新娘到门口后稍停,用手在饭里抄一下,取兆“万(饭)代富贵”、“早(枣)生贵(桂)子”。

新娘子进门后,男家要大摆筵席,宴请送新娘来的女方至亲好友。因为是新亲,接待时十分注重礼节。要请对方的长辈坐首席,以示尊卑有别。并请会应酬能喝酒的亲友代表主家上席陪酒,让客人喝得开心。开席后,陪酒者给桌上的客人一一敬酒致意,营造友好气氛。席间,新郎也要在父辈的带领下,给客人们逐桌敬酒,表示敬意。

喜宴结束后,新亲告别回家,男家要给每一个送亲的人赠送鸡蛋、花生、糖果之类,叫做“回头礼”。对其中尚未婚配的童男童女,还要另外“串钱”(在一股棉线上系上红包),祝愿“长命百岁”。新亲出门时,燃放爆竹送行。(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夫妻有什么礼仪
三侄的婚姻让我见证吉安永和的婚嫁习俗(3)
大埔县茶阳镇婚嫁习俗调查 - 梅州网 - 梅州综合门户、权威网络媒体!
古代婚嫁习俗
老北京婚嫁习俗--白鹤群
惠州风俗:博罗罗阳的婚嫁礼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