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适应性测试考接近尾声 三门选考科目试卷露脸
编辑

记者 刘冕

为期4天的2020年高考适应性测试考还有1天结束,取消文理分科后,首次作为单独考试出现的三门选考科目——物理、政治和化学的试卷“样板间”露脸,揭秘未来高考出题方向,和各科试卷结构等。

相对而言,成为独立考试科目后, 选考科目的考试时间均比以往文综、理综时分配的考试时间略长,考察知识点覆盖也更广泛,需要考生快速适应。不过,市教委已经多次明确,这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考生熟悉试题结构和考试流程,了解本人各科目的大致水平和复习状况。测试成绩不具备参考意义,测试成绩和排名与6月份高考成绩和排名没有关联性。

物理:“送分题”减少了

今天举行的2020年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考试,“送分题”和过难的试题均少了。精华学校教育考试研究院高中部物理教研组长杜庆才认为,试卷的整体难度与19年高考相当,这也体现了北京新高考物理稳中求变的趋势,这对于中等生来说是有好处的。

以往,高考物理采用的是理科综合的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合并成一张试卷。其中,物理试卷是8道单选题,1道实验题,3道计算题,共计12道题,满分120分。而2020年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单独成卷,卷面有14道单选题,2道实验题,4道计算题,共计20题,满分为100分。

另外,2020年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考试内容发生了变化。在2019年高考物理选择题中,热学、光学、机械波、万有引力、电场、磁场各1道,实验相关选择题是光电效应,实验考的是力学实验。本次物理测试题型中,包括热学2道、原子物理1道、光学1道、信息题以光学为背景,另外,机械波1道,万有引力1道,交流电1道,电磁场1道,力学综合1道,摩擦力1道,与实验相关的选择题2道,图像类比分析1道,两道实验题则是1道力学1道电学。

杜庆才分析,在考试内容上,计算题的计算量比2019年高考略有加大,考查基本知识的计算题比2019年多1道。总体来看,题型没有变化,考查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也没什么变化,只是题量的增加使知识覆盖面更大,出现单纯受力分析题,说明各章节单独成题的可能性加大;新的方向是实验考查力度加大,实验题两道、选择题实验相关两道,强化了物理实验的基础性;考题中对图像类比、分析论证、宏观微观的考查依然有体现,所以对于往年考查过的类比、宏微观、新信息、分析论证等题型依然要加强练习。

政治:试题难度略有上升

2020年高考适应性测试政治试卷总体结构保持稳定,题型包括:15个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6个主观题,共计55分。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高中教研校长魏国认为,本次测试的设问方式有所创新,试题难度也略有上升。同时他建议,考生在备考中要多关注时事,比如说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

从试卷看,此次命题材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需要考生多观察生活并深入思考。其次,试题更加侧重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考查。比如说,试卷的第18题考查了文化生活的常规知识点。试卷中部分题型考查如何运用哲学谈看法,如“未来合成生物学将把人类引向何方?运用哲学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这种题要求考生具备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强调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魏国认为,在2019年北京高考政治试题中,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得分率最低,大部分考生都知道理论知识,但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是成绩提高的最大掣肘因素,所以,必备知识转化成有条理的阐述,这才是得分的关键所在。本次政治试题还考查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考生在回答这类题时,可以联想到此次疫情期间居委会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在防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突出如何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等,这就突出考查考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出现了新的题型和新的设问。比如试卷第20题:预测在保证安全和营养的前提下,“人造牛肉”代替牛肉会带来哪些变化。魏国解释,此题类似于影响类的题,虽说是新题,但不外乎从“积极和消极变化”两方面答题。他认为,本次政治试卷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即通过材料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比如试卷中的第21题,以“基层群众自治”为材料,考查同学们设置问题和说明意图的能力,这类试题突出体现考生公共参与能力。

化学:现实题成考试新特点

2020年北京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考试,是今天最后一门考试。精华学校化学高级教师、化学学科带头人刘廷阁认为, “从难度上分析,此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难度与2019年高考总体上有所持平,但个人感觉是略有下降。”

与往年相比,化学试卷的长度变了,原来理综考试时会涉及11道化学题,包括7道选择和4道大题,而现在的化学试卷长度变为19道题,包括14选择题,5道大题。

刘廷阁说,在不变的必备知识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有着细微变化的地方。通过此次适应性测试,我们发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铝”和“硅”考查的比例比较淡化,但淡化并不代表不考。此次适应性测试化学科目考了“硅”的用途、半导体性质,考了“铝”的冶炼、氢氧化铝和酸的反应,太复杂知识点没有涉及。这与“铝”和“硅”没有在新教材中纳入到元素与化合物系统学习有关。但考生们不可掉以轻心,“铝”和“硅”的知识点,并不代表,不会在高考中出现。其它元素如“硫、氮、钠、铁等”则是相对比较重点。

此次考试需关注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鲜活信息、图形、图表、数据等分析。这在试卷中约出现17处,比2019年高考出现的次数略多,但整体也可理解为持平,因为试卷的长度有所增加。专家认为,长度的增加,图形图表题目预计在今后还会增多,因此考生要学会分析图形图表数据。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北京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及详细解析!学霸们收藏吧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
新鲜丨北京市2020年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物理等科目试题下载
2019年吉林省高考物理适应性试卷(三)
江苏小高考说明出炉 部分学科测试范围有变化
2019届高考物理金卷押题试卷及解析,学霸们收藏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