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脐静脉导管留置术导管尖端位置的安全性探讨

原文出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1):51-54.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林倩清 陈灵 徐灿 何东梅 钟隽镌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州 510010

通信作者:陈灵,Email:chenling0424@126.com,电话:020-61118760

【摘  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静脉导管尖端高位与低位留置的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留置脐静脉导管的155例新生儿。根据导管尖端位置,将2组患儿分为高位(中心静脉位置)和低位(门静脉以下)组。分析2组患儿的留置时间、肝功能、肝脏B超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方面的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共155例纳入本研究。155例新生儿胎龄25~41周;出生体重700~4 690 g;置管时日龄0.5~8.0 d,留置0~12 d。低位组因留置过浅导致液体外渗提前拔管7例。低位组留置时间短于高位组[M(P25~P75),6(4~7) d与7(5~7) d,Z=-2.580,P=0.010]。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置管时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2组患儿肝脏B超均未见异常,均未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栓形成及栓塞、空气栓塞、肝脓肿等并发症。高位组肝功能异常比例为6.9%(6/87),与低位组的4.4%(3/6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P=0.512)。(3)2组155例患儿均行血培养,其中116例(74.8%)行导管培养(高位组71例,低位组45例)。高位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6%(4/71),感染发生率为7.4例/千导管日;低位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6.7%(3/45),感染发生率为8.0例/千导管日。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20)。(4)导管培养阳性的7例中,检出3例溶血性葡萄球菌(低位组2例,高位组1例);高位组另检出1例酵母样真菌、1例屎肠球菌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低位组另检出1例白色念珠菌。 

结论 高位脐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长于低位,2组在并发症及感染率的安全性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受条件所限,不同脐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供稿编辑:李晔

微信编辑:张芙蓉 张馨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白膏外治女性面部皮肤衰老的疗效观察_王忠娟
慎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部位!
论文: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
高位急性深静脉血栓采用导管引导溶栓预防血栓后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