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不要离开体制,来地产?
最近一位粉丝朋友,私信找到我,说自己从体制出来去地产,忙脱一层皮又重回体制,重新拥有自我时间,但又重新回归贫穷,毕竟地产工资是体制的三倍有余,问我该如何平衡?

坦诚地讲,这个问题其实我并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我从没有在体制内待过,既不了解体制内的薪酬水平,也不了解体制内到底是忙还是闲。

之前倒是有不少朋友给我吐槽,其实体制内也是蛮忙碌的,所以我觉得可能也和所待的部门有关系,有的部门忙碌一些,有的部门则清闲一些。

01


谈起体制内的工作,我认为公务员应该是当今社会最精英的一部分群体,现在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也是。

每年动辄上百万的报考人群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够考上公务员,好一些的岗位几百比一的录取概率也十分正常。

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公务员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大于普通群众的。

平时拿地过程中,难免会和这些公务员们打打交道,国土、规划、招商这些部门也是跑得很勤的,也还是认识一些体制内的朋友。

接触下来,我感觉这些公务员朋友,智商情商之高,我知道他们如果离开体制,大概率可能性是混得比现在好,一定是企业高管或者优秀的创业者,至少财务上更自由些。


终于,2015年开始那波地产行情,很多体制内的朋友鼓起勇气跳出了体制,这其中尤以国土、规划、招商等部门为主。

那两年行情好,房企都在扩大杠杆高举拿地,抢占市场份额,投资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部门。

而政府出来的朋友们多是到了这个部门,看重的就是他们深厚的政府关系,可有助于房企攻城略地。

随手在网站上搜索了下,2015年确实有一大批公务员跳槽到地产行业:


02


我有一位朋友,2015年刚33岁的他还是北京某法院的一名法官。正在当打之年、并已进入干部序列的他,却选择跳出体制,进入一家50强上市公司法务部门。

他给我讲,公务员的发展有各种因素,虽然保证你有级别上升的渠道,但不一定有职务。企业更加自由,没有那些级别、职务的羁绊,可以做企业法律事务及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挺有意思。

同年,另一位在国土部门工作的朋友对跳槽则持谨慎态度,一年来不断有同事跳槽到地产等相关行业,也多少让他动了心思。

他留心观察到很多跳槽的一般是从事综合业务的,事业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多一些,他们了解全部流程,协调范围广,身份转变得很快。

而他考虑到自己家里小孩刚出生不久,老婆一个人带小孩太累,也听闻地产行业工作强度大,虽然薪酬待遇好,但是自己将难以兼顾工作及家庭,便萌生退意,仍然选择继续留在体制内。

还有一位前同事,北大博士,一度在体制内干到了处长位置,2015年底被高薪挖到了地产。在后面两年里成功拿了10来块地,现在已是区域副总裁级别。

03


2015年从体制跳槽出来进入地产的一批,有的发展很好,有的因为不适应而选择主动退出,还有的则是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而被迫离开。

有的人理想就是追求生活的充实感,希望用工作业绩及财务上的自由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有的人则认为美好的生活便是在夕阳下和爱人散步,接小孩放学······

这其中很难说他们的选择谁对谁错。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会付出各自的代价。就像开篇所说,选择体制内便要接受“贫穷”,选择来地产便要接受忙碌和加班。

前面提到的那位成功跳槽地产的北大博士,他为什么能适应这么快?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就调整好状态,成功做上副总裁的位置。

是他很优秀?工作效率很高?所以能保持工作的成功与生活的平衡吗?

其实不是,哪有那么容易平衡。

他的生活其实也充满了各种不平衡,虽然作为领导,但繁重的业绩指标让他每天也经常加班,而且听说他爱人因为不能接受他如此繁忙的工作节奏,还和他离婚了,孩子归他爱人。

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平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工作上给与你想要的越多,你当然也要倾注更多。

有的人在体制内养不起家,必须有钱,没有到很高的职场地位,自我价值没有实现,没有安全感,势必会离开体制去寻找金钱。

而有的人是没办法接受整天工作的,大概率会面对经济上的困难,但享受了自由的时间。

诚然,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不唯一的。

有的人期望财务自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有的人则期望时间自由,能多陪陪家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这个社会往往是公平的,财务自由往往伴随着没有自己的时间;而清闲一点吧,财务上又会造成困扰。

无所谓平不平衡,主要是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在哪里。主要看你人生的价值是工作上的成就还是家庭的幸福。要不然就是工作上有所牺牲,要不然就是家庭上有所牺牲,做到兼顾真的很难。

04


回到正题,要不要离开体制来地产,关键还是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地产相较于体制,可能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比拼的是专业能力和业绩,结果导向,没有业绩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业绩就会面临被淘汰的窘境。

如果地产给的待遇好,职位也还不错,而自己又是想追求财务上宽裕一点,我觉得是可以来地产的;但来了以后就得接受地产行业近乎疯狂的加班。如若不能接受,那还是建议留在体制内好些。

但对于年轻人来讲,我还是更倾向于去竞争更为激烈的行业。如果一个行业,不能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那就容易滋生慵懒,组织就不容易有竞争力。

而人也一样。

千万不要做那只在温水里睡去的青蛙。

真爱粉请多多转发点在看,你们的支持就是最好的动力,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升最快的5类公务员岗位
体制内哪些单位“钱多事少离家近”?帮你揭秘规律,避免掉坑
县级执法大队大队长是公务员吗?通常是什么级别?
你最想去哪个部门或者单位?#公务员 #体制内 #遴选
体制内的6条“魔鬼定律”,公务员:准到令人发指
公务员体制内达到什么级别才算是领导干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