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抢滩AI是前菜?品牌房企最终瞄定智慧城市

文|王小琉

蜘蛛池

当下,人工智能一日千里全速前进,可谓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点。

当围墙之外的各行各业都在试图用该技术穿透自己行业固有的层层坚冰迎来新机遇之时,一向对市场嗅觉敏锐的房企当然也有所觉醒。

AI正成房企转型疯抢的新船票

各大品牌房企正在高调掀起一场高科技竞赛。恒大、碧桂园、万科、绿地等各大房企等纷纷开始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或已投资贾跃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并与中科院签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万科首次推出“万科智造”概念,欲将智能技术融入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以新技术、新算法为基底,将智能科技与场景体验两相结合;保利方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在其保利北京商办项目中逐步落地;碧桂园方面更是大手笔,一手大举进军机器人产业,试图在未来让碧桂园走向“无人建造”时代,机器人将取代人工成为建筑工地的主要“劳动力”,另一手则致力于智慧城市,打造多个科技小镇,碧桂园产城融合正渐入佳境……

人工智能作为高科技的新事物,貌似很难和房地产企业这种传统行业产生关系,但是现实却是二者已经实实在在的产生了关系。事实上,人工智能和房地产很近,从本质上讲都是服务于人的工具。一个是老牌的支柱产业,一个是被视为未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房地产与人工智能的牵手,可谓新时期下的顺势顺时而为。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一向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房地产企业不乏资金优势,而除此之外,能够为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和落地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场景。

从另一个角度讲,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高科技日后存在较大上升空间,这就意味着一切试图人工智能+的新进企业在提升科技水平之际能够更好地分享科技发展红利。

国务院去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将人工智能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规划指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更大的棋局!重量级玩家落子智慧城市

如果说,众房企有一个共同押注的技术,叫做人工智能;那么对于部分颇具实力的挑战者而言,有一个更值得发力的市场,叫做城市。城市汇集了海量的数据,有庞大的需求与运转,有各种各样的服务端口和文书工作,显然成为人工智能能够发挥价值的更广阔舞台。

《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的城市面向未来,而非过去:速度和变化成为城市的代名词。”而其中一种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面貌,一定是“智慧城市”。

2018最新全球智慧城市榜单

上世纪80年代IBM开启的智慧星球计划,可谓智慧城市的正式起源。如今,智慧城市的热潮方兴未艾,单个城市出现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厂商不足为奇,竞争着实激烈。不过坦白地讲,环视国内大多智慧城市建设,可谓“干货不足、概念偏多”。在多数体验者看来,智慧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与自身的日常生活还有些距离。

让人诟病的问题诸如,“千城一面”、“重建设、轻应用”、标准规范缺失等问题,尤其是相关数据资源的不够开放和共享造成的“信息孤岛”等现象,已逐步成为制约建设智慧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好在过去几年,透过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西方科技列强,以及中国的BAT、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布局,让外界看到技术赋能下,智慧城市逐渐展露雏形。

而在最近第一期开园的碧桂园集团首个产城融合标杆项目潼湖科技小镇,让外界看到了诸多科技巨擘战队的赛场上,一个房企巨头交出智慧城市的斐然成绩单。

无人驾驶车、智能机器人、人脸追踪、无人机巡防……这些极具未来感的黑科技齐聚园区,首先就夺人眼球。

人们在小镇内既能亲自乘坐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观光游览,感受无人值守停车的新科技,又可体验集人脸识别、无感支付、一对一营养健康分析,人性化与数字化等智能结合的智慧餐厅。而当脚步迈入园区配套的酒店,人们还能感受智能机器人与智慧酒店融合在一起的科技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场景板块之间也是相通的,并非单打独斗。技术和场景更有机地结合,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流畅度。碧桂园打造的潼湖科技小镇,已实现小镇物物相联、人物互动、万物互联,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追逐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可借鉴样本。

科技感与智慧感十足的体验背后,有几点能力不可低估:

第一,推进智慧城市,是一个跨系统交互的大系统,既需要庞大的业务体系、服务能力和平台架构来支撑,更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政府机构和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将在各个层面进行紧密合作一起构建产业生态。

显然,潼湖智慧科技小镇背后也同样需要这种合纵连横的生态能力,据了解,碧桂园提出小镇首创“四合一”(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金融服务+应用场景)的全新产业招商模式和“5(政务直通)6(产业发展)7(企业赋能)8(配套服务)”的产业运营体系。碧桂园从产业切入,瞄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高精尖产业,用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吸引了思科等世界顶级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从而整合了全球逾千家智慧城市建设资源。

第二,海量的数据和城市端口背后,能分别识取与处理的AI大脑的存在。据了解,潼湖智慧科技小镇背后“智慧大脑”功不可没,其将小镇运行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对产业招商、产业运营、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境、智能楼宇、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管理决策支持。

碧桂园启迪:房地产后时代的必然走向,以及……

随着类似碧桂园模式物物相联、人物互动、万物互联之后,大数据应用开始贯穿房地产产业链,发挥反哺价值。在精准数据和强大算法前提下,基于用户的LBS、个人信息、个性化标签等等,可以判定更多的有效信息,用以辅助决策。这对于房企无论从项目开发建设、营销转化到城市运营等方面均意义深远,各流程都将向智能化再度进阶。

而在这个合纵连横的过程中,碧桂园的角色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开发商的角色,而是有了产业平台运营商,产业城市运营服务商的身影。

这为很多正处于转型中的房企提供了借鉴意义。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地产商的“后开发时代”概念,即全产品线、全价值链、全商业模式。他也认为,从拿地或者是每一个项目的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运营,每个价值环节(开发、建设、管理、财务安排、最后运营),都将成为地产商关注和创新的重点。

更重要的是,或许当我们多年后回顾整个中国城市的智慧化历史后,才会发现能够解决实战问题、能够应对城市的多元与复杂,始终是面临的最大瓶颈。

只有当更多类似碧桂园这样的线下巨舰投入智慧城市海洋中,最后的坚冰才开始满满融化。而过去,大多参与到智慧城市市场份额中的企业,或依托于某一种技术创新,或者依托于某一种商业模式进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其解决方案可能短暂有效,但却没有与此前的产业实际相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碧桂园选择了全面总揽大局的方案无疑是一条更深谋远虑的路径。

无论如何,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速成。而另一方面,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应该是以大数据布下的一张网,更恰当地说是一个平台,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而只有当政府、企业、民众三者均被这张网包裹其中,才能充分享受着智能带来的高效、便利、舒适的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牌小课堂(第2期)丨品牌创新篇 :房企“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打造逻辑
你心目中2030年后的人工智能小镇,是长成什么样的?
牵手弘阳集团:云从科技为智慧城市描绘了怎样的蓝图?
特色小镇怎么做?联想、泛华合作找答案
深圳、广州、香港,谁才是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第一城”?
西安城的智慧,西安人的欢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