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树敏——美术教育家

罗树敏(公元1870——1911),崇明城桥镇人,早年师从陆恢学画,国画、西画皆擅,后长期在苏州从事美术教学,学生中著名的有颜文梁、吴湖帆、陶冷月、樊少云等,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01

学贯中西

罗树敏,生于1870年,名洪鑫,又名兆鹏,字树敏、士敏、之敏、时敏,号东海画痴,别署竹西、豫章仲子,崇明城桥镇人,斋号寄庐。罗树敏之父罗伯垣是医生,曾长期在广州行医。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罗洪均,字少垣,颇有文采,且考取了功名,为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优贡,官授浙江义乌知县。罗树敏是次子。1911年,崇明霍乱大流行,死人很多,罗树敏兄弟两人也未能在此次灾难中幸免,于当年8月中下旬先后去世。罗伯垣不堪打击,不久也谢世。

由于罗树敏英年早逝,因此有关他的资料凤毛麟角,不过通过其学生的回忆文章以及相关人士的点滴记忆,我们还是可以大致了解到他的一些生平事迹。

“补白大王”郑逸梅在《郑逸梅稿》中有记载:“罗树敏,从学陆恢,得其神髓,山水花卉,无不擅长。西洋画,亦妙具姿态。”从中可知,罗树敏学习中国画的老师是陆恢。陆恢(1851——1920)字廉夫,苏州人,是晚清民初时期的大画家,人物、花鸟、山水皆擅长。至于罗树敏的西画从谁而学,现无从考证。据分析推断,可能是他早年随父亲在广州时候所学。广州在当时是比较开放的城市,能接触到不少西洋的绘画作品,罗树敏受洋画师影响可能性极大。

02

苏州教学

罗树敏的一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苏州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07年,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成立,他被聘为首任图画课老师,教授国画、素描、写生和水彩等课程。

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即当今享有盛名的百年名校——苏州草桥中学,时由苏州名士蔡云笙(字俊镛)发起创立并出任首任校长。蔡校长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对延聘的教师要求极高,不仅需学识渊博,且要品学兼长、德高望重。严谨治学使这所学校人才辈出,如顾颉刚、叶圣陶、吴湖帆、郑逸梅、顾廷龙、范烟桥、赵眠云等,不一而足。

罗树敏的美术教学很有特色,中西贯通的他上课讲授的内容很多都是学生所不曾听说过的,很吸引学生的兴趣,颇受欢迎,在当地很有名气。他除了在草桥中学任课外,还在苏州在元和县立高等小学等好几所学校兼职任课,而且在家中开设了一个补习班。

罗树敏开设的补习班,每次上课都有十余位学生。他的教学方法既师法古人,又科学创新。他在绘画教学课程中重点讲授透视、投影等技术,使人明确写实的方法。在晚清时期的高小教学中,这种西课教学方式比较罕见,令求学者感到十分新鲜。每次上课,他在黑板上作示范画,顷刻而就,随手点缀,从不揩抹。学生陶冷月曾回忆到:

至今我还似乎记得,罗老师在补习班上讲课的情况。在黑板前,他既具体又详细地讲解投影、透视诸术的关系,不厌其烦,尽力让我们弄明白这一科学道理。他既教学生传统中国画,也教铅笔素描、水彩,有时让我们临摹一些作品,特别指明和投影、透视和光线的关系,使我们在临摹每张作品时,都有所收获,为我们今后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逸梅的回忆中也有罗树敏的授课情景:

罗师为江苏崇明人,铅笔画、水彩画、油画、毛笔画,无不兼善,不但遍植桃李,又复推引同道,如樊少云、陈迦庵来苏,组织冷红画社,声誉大震……罗师每次授课,必先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画,而运笔似飞、仅数分钟,而溪桥山林,或鲜果秾花,赫现板上,生动灵活,罕与伦比,我们边临摹,边欣赏,觉得这一课时间特别快。那幅黑板画留至下一课,直使值日生及任课教师很觉为难,因为这样好的一幅黑板画,揩抹掉非常可惜,不揩抹又无从施教,结果还是把它揩抹掉,情绪上是很不自在的。

除了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外,罗树敏还将示范作品用药液画于蜡纸之上,然后油印装订成册,分赠学生,供其回家练习描摹,学生奉之若宝。

在罗树敏的众多学生中,尤以樊少云、吴湖帆、颜文梁和陶冷月等绘画成就最高。

樊少云,崇明城桥镇人,自幼随父樊志云学画,后到了苏州投于罗树敏门下,得其指点,技艺大进。由于罗树敏声誉益隆,苏州各校纷纷聘请,以致不能分身应付,便邀樊少云分任课务,一时间桃李门墙,蔚然称盛,享誉吴中。

吴湖帆是晚清书画家、收藏家吴大徵的孙子。罗树敏见吴湖帆性喜绘事,又不似寻常富家子弟娇贵,所以对他十分器重,对他着力栽培,重点引导他往国画方面发展。这段时期,罗树敏对吴湖帆在传统技法上的培养,为吴湖帆今后的中国画创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颜文梁自幼随父颜纯生学画。颜纯生是传统的国画家,他很希望儿子继承衣钵。颜文梁则不然,偏偏喜欢画西洋画。罗树敏见颜文梁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断言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杰出的西画家。颜文梁后来创办苏州美专,终成一代大师,未曾辜负恩师的期望。

陶冷月,字咏韶,自幼随父求学。陶冷月12岁时,入苏州元和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当时罗树敏在校任课,始有师生之谊,后报名投学罗树敏在家中开设的补习班,获益更深。罗树敏见陶冷月学习刻苦,觉得他若充分发挥家传之学的长处,中西合璧,前途无量。后陶冷月创新国画,致力于中西画法的结合,独创夜景山水,并改名陶冷月,自成一家。

罗树敏对几位爱徒喜爱有加,断言他们的绘画水平早晚会超过自己。他时常对吴湖帆、颜文梁、陶冷月说:“将来你们三人要'吃’先生的!”话中“吃”是崇明方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由此可见他对几个爱徒的青睐。

03

作品留世

由于罗树敏的早逝,加上时间的流逝,罗树敏的绘画作品遗留下来的可谓凤毛麟角,十分罕见。幸赖其学生及家人尚留存几张,弥足珍贵。从这几张作品中,我们依稀可以窥见他当年的风采。

陶冷月保存罗树敏于宣统二年(1910)赠予的国画扇面《水仙》一帧。画面中丛丛水仙正暗吐幽香,叶片相互复迭;草茎相连,自然飘逸,背景以淡墨铺底,一片喜庆祥和的感觉。画中颇可见罗树敏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该画上额有陶冷月补题的上款:“早於桃李晚於梅,冰雪肌肤故射来。明月寒霜终夜静,素娥青女共徘徊。庚戌孟秋月上澣抚新罗山人大意为泳韶同学弟雅拂,东海画痴树敏作于苏垣城东寄庐并录瓯香馆主人题。”钤有“之敏书画”(白文)印章。

罗树敏的后人也保存有其绘画作品两幅。一为水彩画《江岸》,林麓村舍,流水小溪,清逸之气,喷薄而出。画面色彩明快,渲染清晰,具有通透之感,青山层峦叠嶂不仅表现出层次感,而且增加了画面的质感和分量;此外,勾勒出的人物及小船,将水的流动感跃然纸上,充满意境。另一帧为《双塔禅寺》,作于1909年3月,画面中久负盛名的姑苏双塔为村舍浓荫所环绕,空中群鸟翱翔,三两老者立于塔旁,或参拜、或仰视、或离去,画面采用中式传统的构图及西式绘画的技法,中西合璧,极具韵味。可喜的是,画面上额书罗树敏亲笔用行楷题写的上款:“按苏州府志,寺在郡城东南隅。唐咸通中,州民盛楚等建,为般若寺。吴越钱氏改罗汉院。宋雍熙中王文罕建两砖塔对峙,俗遂以双塔名之,至道初赐御书四十八卷,额为寿宁万岁禅院。至国朝重修。己酉春三月树敏绘于苏城寄庐并志。”,画并钤有“东海画痴”、“豫章仲子”、“之敏书画”印章三方。该画不仅可见罗树敏中西交融的绘画风格,还可一窥其娟秀俊美的书法。

1911年8月30日(农历辛亥年七月初七),罗树敏病逝,年仅42岁。若干年后,他的几位弟子分别曾分别有文章怀念这位启蒙老师,散见于书本报刊,如陶冷月的《忆我的老师罗树敏先生》、郑逸梅的《忆三位图画老师——罗树敏、樊少云、陈迦庵》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怡园画社--一时多少才俊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江苏崇明.樊少云的山水画欣赏
【艺汇】隐士罗尔纯——为艺术而生的人
任大庆:绘画是太高兴的一件事了
江苏崇明樊少云工笔山水画8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