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览预告 | 交融&碰撞——桑德罗·特劳蒂&雷小洲作品联展


相映的艺术人生   

—— 特劳蒂与雷小洲           

此次的双个展谋划已久,两位画家也就主题相关商讨过多次。一次谈话中,特劳蒂给二人的画册起了一个副标题“Arte e Vite Parallele”,这一标题很难翻译成中文,它的灵感来源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代表作《Vite Parallele》,中文通常翻译为《希腊罗马名人传》,但根据题目相对更准确的翻译则是《对比列传》,同时也是这一传记集区别于其它同类题材作品的特色,即以一对一的对比形式来讲述希腊和罗马两个时期的、有着一些共同特征的名人。虽然“parallele”一词为“平行”之意,但这种平行之中又存在着一种对照。

普鲁塔克的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传》,以一对一的对比形式来讲述希腊和罗马两个时期的、有着一些共同特征的名人




而此次的双个展也有这层意味在其中。作为地中海文明的代表,意大利的艺术人文不必多说。如果用色彩来描绘一个国家的话,那么意大利应是一个明亮、活泼的世界,阳光、海洋,与温和的气候相对应的是安逸的生活。去过意大利写生的人都会发现这里的色彩本身就和中国不一样,恰如特劳蒂的画里那样。

罗马风景 桑德罗·特劳蒂 布面油画 110x146cm 2008

威尼斯风景 桑德罗·特劳蒂 布面油画 110×146cm 2007

特劳蒂1934年出生于马尔凯大区,面朝亚得里亚海,这里不仅是拉斐尔的故乡,也走出了利玛窦这一沟通中西的使者。成长于海边的特劳蒂本身也富有意大利人的特质,率真、热爱生活以及冒险精神。早在来到中国之前,他就已经去到过叙利亚、印度、泰国等欧洲人眼中的东方之地。

1979年,特劳蒂在泰国写生

而作为60年代生人的雷小洲成长的地方则是中国湖南的一座古城——邵阳,此地群山环绕,资水及其支流遍布全境。三线建设时期,这座“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湘中重镇成为了一座工业城市。与一贯享受生活的意大利不同,雷小洲成长的时期整个中国都处于剧烈变革之中,而也许是因为这种环境带来的压力,使得画家很容易陷入悲天悯人的情怀。从幼年学画一路到美院附中本科毕业并留校,雷小洲的艺术生涯看似一帆风顺,但其实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

苗女 雷小洲 纸本素描 70x50cm 1980年于广西大苗山


1980年暑假,雷小洲同师兄李自健、李晨在广西大苗山写生
油画系本科期间,雷小洲被选送到华南理工学习建筑设计。说是机缘巧合也好,形势所迫也罢,在国内“八五”新潮之际,雷小洲反而涉足了设计领域。



渔民 桑德罗·特劳蒂 纸本炭笔 21x28cm 1952 

而虽然生在欧洲这一油画的故乡,但特劳蒂的艺术生涯也并非一路平稳。6岁开始专业的绘画学习,年少时就接触到毕加索、马蒂斯的现代绘画,正式踏上画家之路后又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抽象绘画的探索,此次展出的《笛卡尔轴线》《栅格》《条纹》等系列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栅格 桑德罗·特劳蒂 纸本水粉、油粉彩 50x60cm 1966

他也一度追随未来主义这一诞生于文艺复兴辉煌之地上却反对一切传统的激进潮流。而在得到在罗马美术学院任教的机会之际,却开始向具象回归。




对于特劳蒂来说,女性是他最重要的表现题材,这一点我们从作品数量上便能直观地发现。他的这次回归的契机也像意大利著名歌剧《蝴蝶夫人》那般浪漫——源自对一位日本姑娘的爱恋。这种迷恋直接反映在了以这位洋子姑娘为题的逾百幅作品之中。

1970年 特劳蒂以洋子作为模特进行创作

洋子肖像 桑德罗·特劳蒂 布面油画 70x50cm 1970

由此特劳蒂由抽象转为表现,从对形式的探索转为内心的诉求。从外界来看,这对于在抽象艺术上已有所成就的特劳蒂是一种倒退,他也因此倍受批评。但从早年学画时对于水手、港口、航船等题材的描绘,抽象阶段也多以船帆、圆木等家乡元素作为母题,最后对于女性、以及作为童年故乡印象的奶牛、小船,包括威尼斯的贡多拉和系船柱、罗马的教堂穹顶等,他将自身的情感、故乡的回忆、文化的特征都具象化为符号,又以一种非现实的、抽象式的构图将其组织起来。如此来看,他是从外界的艺术潮流中脱身而出,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找到了自己的“根”。因此,我们很难将他的这次转变称之为回归,而应看作是一种探索的结果。

受国内美术教育环境所限,雷小洲一直接受的是源自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的教育。转向设计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出于对此种现状的不满。但最终,雷小洲还是决定放下在设计领域取得的一切,回到画板前一心画画。这次回归,就像是将积年的热情全部释放出来一般,而2000年大西北写生与考察之行就正好为这一激情提供了宣泄口。

2000年大西北写生与考察之行时雷小洲住在玉树巴塘乡的藏胞家里

2000年,西北行野狼帮兄弟于青海巴颜喀拉山

自幼生活并工作在南方的雷小洲在这为期一年的深入到当地生活的“硬核”写生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感受到了一种民族性的存在,自此寻找到了“根”的方向,逐渐走上了写意油画的探索之路。长年的苏派美术教育也未能改变中国这片土地传统对其创作的影响,他的油画写生开始从西方的“风景画”概念中脱离出来,回归到自己的文化背景之中。他还自己做了一套专门用来写生的工具,将盛木刻刀的小箱子改成小油画箱,里面提前挤好颜料,画板则直接使用不到一尺见方的小木板,随停随画。此次展出的在开平和俄罗斯的写生作品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而二人除了艺术家这一身份之外,还同是美术学院的老师教学事业成为了这两条原本平行的艺术人生得以相交的关键。二人的相识虽不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但也颇具戏剧性。特劳蒂第一次来广州美院是受郭润文教授之邀,对广州美院的油画系学生进行授课,但当时这并未促成处于同一栋教学楼中的二人相识。

反而是在三年后特劳蒂对广西三江下乡写生的中央美术学院写意油画班学生进行授课时,雷小洲当时则是在相邻的广西龙胜带队写生,中途来看望央美带队的石煜老师,特劳蒂因水土不服而身体不适,便搭雷小洲的车回到城里。

2008年两位画家在广西三江初次结识的合影

特劳蒂十分感激雷小洲当时的照顾,在雷小洲在央美举办个展时,特劳蒂特地前来祝贺。

2009年,特劳蒂前来参观雷小洲的画展

一来二去,两位画家便开始相识。两年后,在雷小洲负责广州美院油画高级研修班时,便邀请特劳蒂前来授课。由此便开始了这段延续至今十年有余的超越年龄、超越语言、超越各自成长背景的友谊。

2011年,特劳蒂、雷小洲与郭润文、范勃、罗奇、马林在广州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2019年,特劳蒂给广州美院写意油画高修班授课


同时,二人的教学合作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尽管现代绘画已进入中国多年,但至今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仍是苏派主导,与目前的主流当代艺术严重脱节。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艺术家早已开始了当代艺术的探索,这便凸显了基础教育的严重脱节。而与之相对的是欧洲的美术学院如今已经很少还有教授进行架上绘画的教学了。特劳蒂算是硕果仅存的还在进行油画绘画语言的探索的大师之一,他带来的正是当下的中国美术教育缺失的现代绘画那一环。





二人的作品都有着鲜明的特色。而“鲜明”往往也意味着巨大的差异。前面提到特劳蒂最重要的题材是女性,这一点有着其悠久的文化底蕴。地中海文明作为裸体人像的故乡,在那里,人体并非是一种素材,而是一种艺术形式。从维纳斯到夏娃,女性人体蕴藏着神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而在中国,裸体人像从来不是严肃思辨的对象。雷小洲的主要题材是风景。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城市片段,从入画的选择便能看出画家的传统取向。与特劳蒂的鲜亮灵动形成对比的是雷小洲的萧瑟厚重。在对画中景物的人文关怀之外,又有着一丝旁观者的清醒。与人像所追求内在的“灵肉合一”相对的是处于外界的“羽化超脱”。
二人的相识也对各自的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雷小洲在西北写生之时为中国传统壁画所震撼,由此开始了艺术上的重要转向。而之后特劳蒂在雷小洲的带领下来到陕西看到这些壁画时,也发现了新的探索方向,以致当晚久久不能成眠。在结识特劳蒂之后,雷小洲的人体题材作品多了起来,并与以往的色调不同,斑斓而温暖。

写意浈江 雷小洲 布面油画 300x600cm 2019


裸女 雷小洲 布面油画 165x180cm 2012

而特劳蒂在中国的人像、风景写生之余,也创作了一批表现中意两国印象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幅作品,此次展出的《马可波罗游记》便是其中之一。

马可·波罗游记 桑德罗·特劳蒂 布面油画 220x500cm 2019



古罗马西塞罗说道:“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这句话被利玛窦收入其第一本汉文著作《交友论》之中:“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当视友如己焉”。如今,这句话成为了特劳蒂与雷小洲两位画家之间的友谊的写照。这一友谊延续着马可波罗对于中意两国交往的开创,延续着利玛窦对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促进。两位艺术家的交往与合作的意义并不限于双方个人,其教学活动也在慢慢推动着两国艺术的发展。如此一来,这一友谊更显得弥足珍贵。
写到最后,开头的“Arte e Vite Parallele”也有了个恰当的翻译——“相映的艺术人生”。两位艺术家折射出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意义,也为即将到来的中意建交五十周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8年,“中国 · 十年 “——桑德罗·特劳蒂油画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开幕

(文/王珏)



展览预告 | 交融&碰撞——桑德罗·特劳蒂&雷小洲作品联展
开幕时间:2019年12月11日 15:00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11日—2020年1月12日
展览地点:长沙李自健美术馆C1、C2、C3展厅
学术主持:戴士和
策展人:   李自健
主办单位:长沙李自健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
协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写意油画研究所

————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写实人物油画家-范学贤
孤独的品格——包一飞油画作品
E京华人物志|吴峰: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
乡情守望者——油画家梁华涛作品欣赏
郭珊宁|《新时代·新经典》2022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李磊风景油画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