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景画里的光源色与环境色

           

             风景画里的光源色与环境色

       

最近去了江南一些水乡,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民居在朝霞夕阳下,同样适合用西洋画去表现。我拍了一些照片。觉得如果掌握了其中的色彩规律,一定可以画出漂亮的画来。

        

  美丽的景色,适合用各种绘画、摄影表现。如果用西洋画去表现,则更适合以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各种不同固有色上形成的,富于光影变化的场景。因为西洋画的趣味,主要在于其色彩的魅力。

      例如下面这幅风景,建筑物十分清晰,但不适合用油画等西洋画去表现。因为光源色的色感十分微弱。因此,即使花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建筑物的素描结构画清楚了,色彩上,只能在建筑物的固有色里寻找一些十分有限的“冷暖”变化,很难表现出西洋画的强项:冷暖关系。

  当然,阴天不是不可以画,灰调子里寻求微妙的冷暖变化,只要表现的好,也是可以的。但是味道完全不同,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作为初学者,对写生色彩学还不太了解,可以先关注一下阳光下的风景画,临摹一些光色比较明确的名画,特别是印象派的作品,更容易掌握色彩规律。

  初学西洋画的朋友,可以从光影比较强烈的名画临摹开始,因为一是物体的色彩比较容易辨别,二是画出来画面效果比较好,可以增强自己学画的信心。而且大师的作品里可以学到绘画的方法。

    初学者学习西洋画最搞不懂的就是色彩问题。在看到复杂的颜色时,首先是看不出那些色相不明显的灰色,即使看出来了也调不出来。画出来以后也会遇到各种不协调,不出彩的问题。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谈到过风景画中三个层次的问题。即近中远,黑白灰以及艺术性的品味问题。这次再来说说三种不同的色彩问题: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这是前辈画家们一再强调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有人写生了许多年,概念还是模糊的。遇到阴天或者光线经常变化的天气,就会感到困惑。色彩一会儿冷,一会儿又暖。最后的效果就是画面上色彩的不协调。

    笔者不揣冒昧,用在水乡拍的照片,来分析一下,物体在较强的室温下,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关系。说的不对之处,请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上面这个光线,是江南八月初清晨的正面光。

    所有的受光面,全部都受到光源色的影响,因此所有的物体的固有色都被染上了暖暖的光源色。即使是白色的墙面,也都有暖色的影响。主要是淡黄,中黄。当然,其明度,纯度都极大的提高了。

        那么,没有被光线照到的地方,也就是暗部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

  我们可以在色钟里看到,白墙的受光面的颜色,就是固有色+光源色。光源色的色相基本上就是2、3、4点钟的位置。由于清晨阳光的颜色色相十分暖,对比之下,暗部就呈现这些暖色的补色关系。所以暗部色彩就多为8、9、10点钟这些冷色。

  那么,这种冷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怎么调出来呢?

      原来,白墙的暗部或者说是投影的颜色,就是白色+暗=灰色+环境色。

    环境色是什么呢?现在的天空非常亮,而且空气很好,蓝得十分可爱。因此白墙的暗部和影子里的颜色就是8、9、10点钟的灰色。换句话说就是青灰、蓝灰、紫灰色。

  这幅照片里我们看到白墙的颜色就是冷灰色,因为有天光的环境色影响。但为什么好像又有一点暖的感觉呢?因为这面白墙朝向受土红色暖光照射的木板影响,加上红色的灯笼,所以会有暖色的感觉。大家还可以看到左边楼房的黑色瓦片颜色,也因为暖暖的太阳光的关系,而成为暖的熟褐色了。

而屋檐底下的颜色,对比之下,就显得冷一些。可以用色钟上的2点+10点调出来。

    这里说明一下,我发觉许多人画这种暖色的暗部,习惯性的就是用熟褐加普兰,或者墨绿,群青。这是错误的。是因为不了解色彩的规律。其原因这里不解释了,请看《透过名画学色彩》一书。

地面上的影子也因为天光的影响,所以也是冷灰色。

  刚才说的都是白色物体的受光背光色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颜色的情况。

     例如绿色,受光部分---固有色+光源色=很暖的黄绿色,可以用5点钟的黄绿色+4、3、2,也就是黄,中黄、橙这些颜色相调。

暗部的颜色应该是固有色+暗+环境色。环境色在这个环境里,主要还是蓝天的影响。所以就是绿色+暗+蓝+(青)=暗的蓝绿色。

       这样,就有了冷暖对比了。

       许多初学者只知道绿色加白加黑,或者乱加深颜色和脏颜色,请看看拙作《透过名画学色彩》关于色钟与色彩的调配与搭配部分。那里有详细介绍。



  这幅照片的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影子色彩与暖色的白墙形成了强烈的色相与冷暖对比。下面影子里的颜色都比较沉着,纯度都不高,与其形成了纯度的对比。正是由于明度,色相,纯度,这色彩三要素的对比,造成了画面色彩的吸引力!

       大家再看看,下面这位俄罗斯画家的风景画,我相信你已经看懂了里面的色彩奥秘。临摹起来一定会有信心的!

  但是,在风景画里,环境色并不都是天空的反光,还有其他的反射。如果周围物体的固有色是比较浅色的而且颜色色素比较鲜艳的,,那么就会有反射光影响周围的物体,如果颜色比较暗,色素也不强的,那么反光也不会强。

      例如下面的墙面,就接受了地面的反射,所以会很暖。

许多初学者,写生时,不讲道理的乱加反光,把物体画得都像钢精锅。色彩似乎很丰富,但是却像假的,那就太“业余水平”了!

  所以,学习色彩,最好是感觉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单纯凭感觉,需要长时间,大运动量练习。用两者结合的办法,见效快,可以让您如虎添翼。

    下面两幅画是笔者的写生习作。借以说明光源色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如果在油画,色粉画,水彩画里抽掉了光源色,环境色。那么单靠固有色,“戏”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以上说的光源色是晴天早晨的太阳光,那么,傍晚的太阳光呢?由于一天下来,空气里的水分减少,灰尘增加,同时可能因为太阳光在大气里传播的波长的关系,傍晚的太阳光往往比早晨的更发橙红色。而早晨的阳光似乎有一点玫瑰色的成分。

       那么,接近中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呢?我的观察是,越接近中午,室温越接近白色。所有被太阳光照到的物体亮部,颜色都变淡了。白墙就是白色,基本上没有什么色相,也缺乏冷暖。一个白色的圆柱体,按照21354的规律来说,

    2,明部是固有色白色,1、高光就是光源色白色,3、次明部是固有色白色,5、明暗交界线是固有色加暗,也就是没有冷暖的灰色,4、暗部,也是白色加暗=灰色。

    这样一来,所有的颜色,都是黑白灰,只有素描层次,没有什么色相,除非暗部有一些周围物体的反光。因此,中午的光线,照射在淡色物体上,就不太适合用色彩画去表现。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下面这幅水彩画是辽宁著名画家尚宝刚先生的作品。请大家欣赏。对尚老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环境色?
并不存在的· 固有色
基础讲堂丨掌握这些色彩理论知识,才能助你快速起步!
设计基础-认识颜色(因为好“色”所以设计)(一)
冲刺联考色彩高分,再不看就来不及了
你必须了解——固有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