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管理学生

 

导言:什么是学生管理的关键

  每一个老师,无论是否做班主任,都会牵扯到学生管理问题,否则的话,你的教育、教学也无法展开。许多专家,包括一线的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或者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生的理论和方法,很多时候,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来处理学生问题,而是挑选什么样的办法来处理。千头万绪,如何梳理?或者说,必须要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学生管理的关键因素?

  当然,对于学生管理而言,既考虑到内因,又考虑到外因,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起来处理问题会更有效,然而,这毕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事都是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就好比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也不是齐头并进,而是要寻找一个突破口,学生管理也一样,也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

  爱心价值几何?

  那么,究竟什么是学生管理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一个教师的成功或者失败?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有自己的答案。许多老师会常常考虑一个因素:爱心。

  我听过很多优秀班主任做报告,常常讲自己管理班级经验的第一条就总结为“爱心”,除此之外,还有“耐心”、“细心”、“恒心”、“责任心”……等等。我有时候和一些老师开玩笑,说一些班主任似乎患了“良心肥大症”,总担心自己的爱心不足,“心眼不多”。

  在一些基层的班主任之外,甚至许多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教师,他们今天甚至已经成为教育专家,成为许多基层教师的“偶像”,他们也总是愿意谈教师的爱心问题。全国知名的优秀班主任任小艾一次在广东做报告的时候,就提及教育行业之外的人,只是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但教师职业之所以伟大,就是当老师的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还要爱别人的孩子。因此,当老师的必然要有“爱心”。另外一位全国有影响的中学教师李镇西,也以“爱心”而闻名,他的第一本书,就名为《爱心与教育》,这本曾再版印刷多次的书,记录下了他教育实践中的大量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虽然许多优秀教师的“爱心”案例很让人感动,但我仍然要说,爱心并不能成为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的关键因素。理由很简单:

  其一,如果爱心能教育好一个孩子,那么教师这个职业似乎都是多余的了,教育工作由家长来做最好了。因为如果比“爱心”的话,老师对学生再爱,也不如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的程度更深,“谁的孩子谁不爱呀”,但很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中的很多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许多老师也一样,不是不爱自己的学生,但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学生。教育是一门科学,而爱心只是一种道德的诉求。

  其二,如果爱心是教育关键的话,那么可以说这种观点是一种对于教师职业的简化甚至侮辱,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难道这么多年师范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实践,得出的教育秘诀就是“爱心”,教师的重点就是做“老母鸡都会做的事”?这也太小瞧教育的复杂性了。

  其三,把教育的关键归结为爱心因素还给许多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因为在事实上,许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过困境,但是,如果总是强调教育中的“爱心”的话,那么就会造成许多教师把工作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爱心”缺乏,前面谈过,爱心本质上是一种教师道德层面的要求,不是从教育能力上来探究自己失败的原因,而在自己的道德上寻找原因,这无疑是对教师心理层面更大的打击。这种事情其实正在甚至已经发生了,比如我们前面案例中谈到的“李镇西爱心故事”,许多教师在看完此类故事,在敬佩李镇西老师的同时,也可能对自己的爱心不足产生深深的愧疚,其实,李镇西,包括那么多的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做好教育工作,爱心绝对不能成其为关键,虽然许多教师实际中常常这样总结。

  既然爱心不能成为教育影响的关键因素,那么爱心究竟是什么呢?

  爱心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心是不能做老师的,换言之,没有爱心,就不应该也不能做教育工作。爱心的问题,应当在一个人成为教师之前、在他()教书育人之前就解决的问题。其实不仅做老师,做一个人就应该有爱心,尤其是从事一种人与人互动的工作,都需要爱心。

  那么爱心对于教师而言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对于教师重要的因素不一定是决定教师教育成败的关键。对于一个人而言,相对于爱心,吃饭更重要,一个人天天都需要吃饭,不吃饭可能就不能活下去,但是是否有谁在天天强调吃饭的重要性呢?同样道理,爱心不是不重要,但今天的各种各样的领导讲话、教育培训中谈得过多了,宣传得太多了,给人一种印象,好像现在许多老师在师德这方面都有所欠缺似的。天天在教育系统内谈论爱心问题,就好像生活中不停地谈论吃饭多么重要一样。谈吃饭,没有抓住做人的关键;谈爱心,也没有抓住做教师的关键。

其实,根据我跟中小学教师接触的经验,我觉得绝大多数的老师是有爱心的,他们所遇到的教育困境,不是爱心缺乏,而是面对那些“难搞”的学生,没有办法。

 

魏书生的招数为什么不灵了?

  在爱心之外,许多班主任更感兴趣的是具体的管理学生的办法和技巧。在这方面,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影响比较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魏书生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作报告1300多场,出版《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著作多本,可以说,他的很多教学与管理之道对很多教师而言已经耳熟能详。魏书生之所以受人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时,更多地谈及了各种各样的“治理”学生的方法,这些方法充满了智慧和创造性,深受中小学老师的欢迎,他因为出色的教育能力也被许多教育界的人士称为“当代孔子”。

  如果说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床头的经典“红宝书”,那么,近年来崛起于网络的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可称得上是“受宠新贵”了。万玮老师是上海浦东的一名教师,他的班级管理系列案例最初发表在K12教育论坛(http://sq.k12.com.cn/discuz/)上,后来又陆续在《教师博览》等杂志连载,最后集结成了一本流行于中小学班主任中间的畅销著作。 

  许多中小学老师从魏书生、万玮等优秀班主任那里学习到了很多管理的办法,比如多让学生做班级干部,互相监督,犯了错误要写错误说明书,等等。但有个问题令许多老师困扰:这些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有的时候起作用,有的时候不起作用。许多管理学生的办法在魏书生那里管用,在万玮那里管用,在自己班级实施的时候就不管用了,为什么呢?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一个人物叫段誉,他学了一种功夫叫“六脉神剑”,但是,这种功夫有的时候威力无边,有的时候却难以发力,也让段誉莫名奇妙。难道对于教师们来说,这些优秀班主任的管理技巧也是段誉的“六脉神剑”吗,它们有的时候管用,有的时候不管用?

许多老师因此产生了一个令人悲哀的疑问,学生管理的关键是人吗?不论什么技巧,魏书生等优秀班主任起作用,我就不起作用,换句话说,有些人适合做班主任,适合班级管理,而有些人并不合适。

 

班主任是天生的吗?

  一些老师认为,学生管理的关键不是爱心,不是技巧,是“人”。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班主任的料,而有些人,即使在努力,也难以达成满意的教学管理效果,甚至有的教师觉得自己管理能力有限,出现“教育效能感的丧失”现象。很多老师也存在这样的想法:让我教书可以,问题讲明白没问题,但是管理学生方面不行,他们惧怕承担班主任工作,而且也认为自己当不好班主任。

  管理能力是天生的吗?有些班主任管理不善是因为不具备管理的天分吗?确实,从领导心理学上讲,一些人格特点是有效管理所必须的,但是,也可以说,班级管理人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它绝对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学生管理的三要素

  我们认为,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其实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班级管理有效,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

  第一、教师的自身定位。教师自身的定位所体现的是人的因素,其中的重点在于你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否与你面对的学生相匹配。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只有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教师定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小学生有小学生的管理策略,中学生有中学生的管理策略,大学生有大学生的管理策略。如果教师的自身定位与学生发展产生错位,那么管理就会出现问题。比如,面对小学生,老师自身定位是一个大学老师的形象,那你管理小学生就管理不好了,这也是大学教授不见得能教得了、管得了小学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之前,必须清楚:小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中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大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教师自身定位、班主任形象塑造必须与学生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

  第二、相关的影响策略。教育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人际影响”,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然后学生就受到老师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比如教育培训中,有的老师会以授课者为圆心,尽量坐得离授课者远一些,离后门近一些,这也是一种社会影响。

  人对人的影响有几个规律:

  一是认知的规律,也就是我们被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由于观念的变化。现在不管是我们的教育行政机构还是一些教育专家,都是想通过转换教师的观念来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但我们知道这并不容易。

  二是情绪的规律,因为情绪体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你因为高兴、兴奋,就做出了一些事端。比如说,许多女老师在逛商场的时候,一高兴就买了许多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穿到的服装。

  三是人情脸面,因为受到社会压力而发生改变。比如有些老师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因为周边的年轻老师都考了,自己再不努力面子上过不去。

  四是行为习惯,因为习惯的变化而产生改变。但行为习惯改变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讲座中有的人为什么坐后面,他习惯性地坐后面,哪个老师来了他都坐后面,并不是因为我长得难看他就坐后面。

  人的行为习惯是有规律的,人们之间彼此影响也是有心理规律的,那作为老师的你有没有认识这些规律,有没有运用这些规律,是我要讲的问题。可以说,有些老师可能不熟悉这些策略但一样管理好了班级,但是不管你是否熟悉,只要你管理好了班级,就会有意或者无意间符合了相关的心理规律。

  第三,管理的情境因素。同样的策略方法,同样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其管理效果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根据班级的现状、班级的发展来实施管理?你自己现在的班级处于什么状态,根据班级发展水平老师采取相应的办法。班级情境处于不同的状态,老师要采用不同的办法。

  换句话说,班级管理是人、策略、情境三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缺一不可,这三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公式来说明:

  管理效果=f(教师定位×影响策略×班级情境)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一个公式,谈谈如何从这三方面入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第一个内容是由谁来管——学生管理中老师的定位问题,老师如何塑造自己,塑造一个对学生有影响的教师形象。第二个是如何管——学生管理中有哪些策略,人心有哪些规律,学生发展有哪些规律,按照这些应该采取何种管理方法。第三个何时管——学生管理中的情境问题,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管。我们会介绍一个下班级发展的动态流程,以及学生在班级建设到班级解散的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发展变化,老师在这期间可以做哪些工作。

一、谁来管:学生管理中的教师定位

  在进行学生管理之前,首先牵扯到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自我定位。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呈现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怎样的教师形象?

  一些教师觉得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既然现在很多时候我们谈及民主的教育、尊重的教育,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大家也耳熟能详,“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们老师就怎样来塑造自己呗。”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

  专栏: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一是严而有度的老师。这种老师往往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这种教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是像妈妈的老师。这种老师多为中年女教师,他们有抚养孩子的经历和体验,知道抚养一个孩子的甘难辛苦,所以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妈妈老师,而且在妈妈老师那里总是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对妈妈老师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听妈妈老师的话。

  三是实老师。这种老师处于实习阶段,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刚刚用于实践,没有受到教育世俗的影响。他们的年龄与学生很接近,大哥哥大姐姐,所以与学生很合得来。他们受到自己学校的约束,不敢指责或体罚学生,同时又不对学生将来升学负责,代课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经常跟学生一起玩耍,很知己,自然受学生欢迎,离去后学生念念不忘,保持通信来往。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比如,一个学生上语文课画画,被语老师发现后,老师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时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这个学生后来不但打好了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个人兴趣和特长,很感激老师。

  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对长得很帅青年男教师,学生视为青春偶像,但有个前提就是跟他们合得来,是哥们,而且课讲得特好,认为有本事,让人崇拜。痛恨那些动不动叱责甚至体罚学生青年大个子老师,认为他们无能,只会用武力征服学生。

  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欣赏年轻女教师长得漂亮,衣着得体,温柔又大方,感觉这种女教师声音好听,讲课有表情,绘声绘色,上课很轻松,是一种享受。特别喜欢上这种老师的课。对学生有耐心,知心姐姐。痛恨那种急躁而恶狠狠的青年女教师,背地喊她母老虎,恶鸡婆。

  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这种教师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有位老师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经常将没有饭吃的学生带到自己家吃饭,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没有衣服穿的学生穿。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虽然上面所列的十种老师并非来自科学的严谨调查,但还是反应了许多学生对于喜欢的教师形象描述。

  面对这样的结果,老师应该怎么做,有人认为,既然学生喜欢,那我们努力去做就是了。其实并非如此简单,这十种老师,风格各异,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喜欢的我们都去努力塑造,按照这十条标准来塑造自己,学生喜欢的标准都符合,那样的话,你倒不见得像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而像一个人格解体的精神病患者了。

  其实,要求老师十条标准都符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不仅十条不行,这十种老师的两条错误结合可能就让学生受不了。比如说十种老师中有一种是“像妈妈的老师”,一种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这两种结合,就不见得招人喜欢了,你见过“像妈妈的帅哥”型老师吗?这种老师会招人喜欢吗?

  再进一步,这十种老师教师也不必要全部做到,因为这十类老师特点是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而有不同的侧重的。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时期的学生只需要某种老师就够了,不需要其他的。换言之,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喜欢不同的老师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做有影响力的教师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说起,每个人在生活中,随时都受着他人的影响,不管此人是否在场,不管此人是真实的,还是想像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也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过程。在心理学中,以这种人与人互动中相互影响为主要探讨内容的分支学科称为“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师影响力大呢?学生为什么要受你的影响呢?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之所以受别人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信任”。

  人在生活中,每个人总会相信一些人,相信一些人所说的话。虽然我们都知道人的独立思考很重要,但一个人如果凡事都仔细思考,别人的任何话都经过批判性思维过滤的话,那一个人会活得很累。比如我和你见面打声招呼:“早上好。”你会不会仔细思考:“为什么他要和我打招呼?”“为什么他说‘早上好’,而不说‘晚上好’?”“为什么他问‘早上好’,而不问‘吃了吗’”……这样的人,活得会很累,这样的思维方式也“不经济不实惠”。其实,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吝啬者”,用句通俗的话讲,人在本质上就是懒蛋,不愿意动脑筋。但如果一点都不脑筋的话,别人的任何话都不做思考,那么你在生活中上当受骗的机会也比较大。因此,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已经选择了一种颇具“性价比”的认知习惯,有的时候会仔细思考,但另一些时候会自动地、有选择地相信一些人的话。而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学生对你所说的话信任度比较高,那么教育、管理起来就更容易一些,这毋庸置疑。

  人们之所以受别人影响的第二种原因,是“恐惧”。

  因为恐惧,所以受别人影响,因为“恐惧”失去教职,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敢乱说话;因为“恐惧”得到惩罚,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犯罪。由于对别人的“信任”而受到影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由于对别人的“恐惧”而受到影响,是一种被动选择,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时间长形成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选择。学生也一样,他们之所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任凭欲望驱使,很多时候,是源于对周边他人的“恐惧”。具体到师生关系上,说“恐惧”这个词不大让人认可,我们改动一下,学生之所以受教师影响,其中的一种原因是因为“敬畏”。

  教师让学生“敬畏”和“信任”的因素综合起来,就是教师的“威信”,一个有威信的老师,无疑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老师。具体到教师的影响力,我们下面准备将三点:一是专业能力,让人钦佩;二是人格魅力,让人喜欢;三是威慑力,让人害怕。专业能力与人格魅力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相信”的问题,威慑力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敬畏”的问题。

  1. 专业能力,让人钦佩

  一般人会选择什么人来相信,首先是专家。同样的话,是否是从专家的口中说出来,对听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讲课过程中,对于听我讲课的许多中小学教师而言,在心理学方面我是专家,讲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大家就容易相信我所说的话,但是,如果讲人生应当怎么过,我就不是专家了,可能需要在人生际遇上更多经验的人来讲会更合适,比如我们找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年过古稀的资深优秀教师,让他来谈谈人生问题,可能影响力会更大一些。再进一步,假设他今天就来到我们面前,颤颤巍巍站在讲台上,你都担心他随时会跌倒的样子,他哆哆嗦嗦说出一句话,“人生啊,就是一场梦”,你什么感觉?是不是会有些老师激动得还要在本子上记下来:“某某老师:人生就是一场梦。”还有可能觉得老教师真是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人生真谛。同样这句话,我们换一个人来说,会怎么样呢?比如,我们在附近幼儿园找一位小朋友,他来到讲台,用稚嫩的语气向大家宣称:“经过我几年人生经验的总结,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梦。”此时,你会怎么想,会不会尊敬一下小朋友的发现,你不仅不会把他的语录记下来,而且还会嘲笑他,“小屁孩,才过几年啊就人生如梦,你做过几场梦?”所以说,同样话,讲出来的人专业水平大小,会决定其言语的影响力大小。

  再说一件事。每年中考或者高考之前,我常会到某些中学,直接面对中学生给他们讲一讲如何在备考中进行心态调整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班主任,他们的心理老师,也常常会提到,那为什么还要邀请我呢?可以说,我所讲的内容也不会超过本校心理老师讲的内容,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教育的现状下,如果有一些学科的发现可以促进学生考试水平的发挥,早就会引入教育实践中了,轮不到我才来提这些新的主张,但是,也可以肯定的说,我讲的效果,很多时候会比学生的班主任以及他们的心理老师的效果好,原因就在于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定位:一位高校来的心理专家。

  心理学的发现也是如此:人们常常受那些被认为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拒绝别人本来就难,拒绝权威的要求更不容易。
 

  如同专栏中所谈到的实验,其实,人们对于专业权威的服从水平远远超过我们的日常想像。心理学类似的实验很多,比如让医生开一个明显错误的处方,但会得到护士毫无怀疑的执行,等等。然而,如果卸下这个专家身份,人们服从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比如在米尔格莱姆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把其中的主试换成一个研究生,而不是一位做心理实验的教授时,抗拒命令的现象就会大大增加了。

  许多人已经熟谙专家定位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所以在决定影响一个人之前会首先树立自己的专家形象,然后再说话。作为教师,现在听报告的机会很多,在每次报告开场之前,组织者都会对演讲者进行介绍,有的演讲者在主持人介绍完之后,还要不遗余力地用数页ppt来谈自己的“所谓成就”,其实,有的报告内容也不过尔尔,有的自我介绍也和今天的演讲主题无关,但是,这个介绍对很多组织者和演讲者而言似乎不可缺少,因为他们的介绍,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塑造自己的专家形象,当一个人被听众确定为专家了,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激增,他说的话会更起作用。

  这一点早就被一些商业人士所知晓,所以很多商品的广告推广诉诸于专家,用专家来推销药品、用专家来推销食品,等等。不过,有的时候,这些专家只是演员而已,但却被不良商家标记为有名有姓的专业人士,进而欺骗消费者。互联网上,曾有文章揭露出电视广告中出现的相貌一样,但名字不一样的所谓专家们,实质上是顶着专家的名号来欺骗消费者。

 

凭什么喜欢你?

 

2.人格魅力:让人喜欢

  人们相信他人的第二种原因是其具有魅力,让人喜欢。《学记》中有句话,叫“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原始出处。虽然在《学记》的原始意义中,“亲其师”与“信其道”之间不见得就是因果关系,但对于许多老师的日常经验而言,如果一个老师让学生感觉到亲近,那么他()确实容易听从老师的教诲的,也可以说,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这个人而学习。

  当然,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比如说你是一位中小学的教师,在听我讲课的时候,如果觉得讲的东西有道理,就会记下来,不管我长不长得难看,是不是招人喜欢,你很理性。不过,作为青少年学生却不见得这样,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生时代,愿意学习一门科目不一定是因为自己擅长,或者课程有意思,而是因为喜欢讲课者,即因为欣赏一位老师而爱好一门学科。而自己原先的某些学科,即使擅长,但是由于讨厌讲课的老师,也会有所怠慢,最终置之不理。反过来,作为一名教师,也肯定希望做学生喜欢的人,其实不仅教师,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希望做他人喜欢的人。那么,从心理学上讲,具备什么样的魅力容易导致学生的喜欢呢?我们都会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美的就是好的”,我们喜欢外形有魅力的人。心理学 上有一个“美即佳”效应,即“美的就是好的”,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质加到外表漂亮的人头上,如聪明、善良、诚实、机智等等(Eagly等,1991)

  比如,看到一个美女就会觉得她善良、温柔、贤惠、可爱、可亲可敬。但是哪些美女是不是都是善良温柔啊?不一定。有的简直是野蛮女友。但是我们看到美人,下意识就会觉得他有优秀品质。当然,“美即佳”的刻板印象是有文化差异的,在西方文化下,“美丽”的人常常被认为拥有个人力量的性质,比如个性丰满等等;而在东方文化下,如中国,“美丽”的人常常被认为拥有正直和关心他人等优秀品质。

  我有的时候开玩笑,说现在女研究生越来越漂亮,那是不是说明导师们好色啊?这不能这么说,喜欢美丽的事物,其实是人的本性,是多少年来人类进化的结果。在座各位老师,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没有好色之心?你们也可以想想,在你们班上,班干部的漂亮程度是不是大于班级平均水平?1992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研究发现,教师认为长得好看的小孩比不好看的小孩更聪明;而另外一项管理心理的研究也显示,相貌漂亮的人比不漂亮的人在工资水平上平均要搞12%14%,这其实也是现在有的女大学生毕业前要美美容,投资一下自己的原因所在。因此,可以说,“美的就是好的”这种心理上的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学生们也一样,帅哥美女类的老师就是遭人喜欢。

  外形美丽的老师就是容易影响学生。图为朱莉娅·罗伯茨主演的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电影广告,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然而,人的容貌毕竟受先天的因素影响比较大,很多老师,比如像我这样的,长成这个样子就容易产生心灵上的自卑,如果再知道了“美即佳”的心理效应,就更容易丧失教育信心,难道只有漂亮的人才能从事教育工作吗?其实不然,“美即佳”效应虽然存在,但并非外形不漂亮的人就不能当教师,这种心理效应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教师应当适当注重自己的外在表现。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也最好是大众化,不能奇装异服。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家可以不修边幅,但管理者一定要注重仪表。

  另外,不同的学生对教师的外在形象要求也是不相同的,说句玩笑话,在高校内,集中了一批长相“奇形怪状”但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你别看我长得难看,在高校里比我还难看的多的是。一般而言,中小学教师的漂亮程度要好于高校教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后面会谈到。

  第二,“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交流中适当的赞美会收到很好的影响效果。

  可以说,谁欣赏我,谁对我好,我就喜欢他,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学生喜欢那些认可和欣赏他的老师,老师也一样,同样喜欢那些夸奖他的学生。有一则笑话,说一个物理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要学生写出谁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爱因斯坦”,结果成绩一出来,全班就他一个人不及格,原因就在于其他人都写的是老师的名字。

  一位教师也给我讲了一则师生之间由赞美导致亲近的真实案例:她是一个初中的老师,已经送走了很多届学生。一次过教师节的时候,收到一则已经毕业的学生的祝福短信。和其他同学有所不同的是,这则短信不是网上摘抄或者转发,而是学生自己写的,并比较长。当然,教师节给老师发短信,当然要说点好话,所以,学生也真的是从这位老师的优点出发,对其做出了一番赞美。这位教师看到之后很高兴,她也想起了给自己发短信的这名学生。说实话,这名学生在念书的时候很普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学生的类型,觉得她的优点也不明显,对她的印象也不深刻。但是,人家发来短信,总要回复一下,所以这位老师就凭自己的印象,夸大着说了发短信同学的优点,然后表示了感谢。不想,这位同学立即打了电话回来,老师做起了交流,两个人越交流越觉得:学生是好学生,老师是好老师,现在,她们还常常亲切地电话交流。这位老师在给我讲述这则案例的时候感慨地说,要知道这样,早点对她表示一下认可和赞美,对方会在学生时代更开心,对老师也会更信任一些。

  其实,不仅老师和学生是这样,只要是一个对生活美好希望和憧憬的人,谁人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呢。比如,很多女性就怕别人夸她,特别是夸她漂亮,这样一夸,她们就觉得对方很好,是可以亲近的。一位男士跟我抱怨说:真受不了自己老婆,每次买完衣服都要穿给自己看,而且还要对其进行“逼问”,问她穿的漂亮不漂亮?坦白讲,这么多年了,谁愿意看啊。我对他说,在这个时候,你不仅要看,而且还要很真诚地说:真的是非常漂亮,这套衣服,没有比她穿着更合适的了。这个时候是不能说实话的,因为一方面,如果说实话,她也觉得穿着不漂亮了,那么她会拿出你的银行卡,再去买几套,经济损失更大;另一方面,是心理方面的,其实女士买回家衣服,给自己心爱的人穿,目的就是想获得一个肯定的回答,可以说,这套衣服,首先她就是觉得漂亮,才会买回家的,否则的话为什么要穿给你看,如果你这个时候说不漂亮,无疑是对她的判断力和自信心的一种打击,对于更多的女人而言,这种打击比听到虚假的恭维要难受得多。因此,不管怎样,都要夸你面前的女士漂亮,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剂。

  话说回来,我们讲了两种让人喜欢的人,一种是“美人”,另外一种是“愿意赞美别人的人”。拥有这两种特质,容易让我们喜欢,也容易让我们因此而受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上当受骗也常常因为这两种原因。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特质对于两性的影响力略有区别,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男人上当受骗,往往因为第一种因素,即因为对方太漂亮;而女人上当受骗,往往因为第二种因素,即因为对方的花言巧语,不吝惜赞美的语言。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其实也一样,我们相信,如果一个老师注重外在形象,又愿意赞美认可自己的学生,那么,没有理由不得到学生的喜欢。(关于老师如何赞美学生,表达对学生的认可,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到。)

  第三,“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人带给我们一种自己是正确的感觉。人们趋向认为,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会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对于重要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人,我们会做出一些负性的推论。

  两个人接触,有没有共同点对于其后来的交流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中的原理我们平时可能并不知晓,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设想,假设两个人头一次见面,他们也希望能今后进一步沟通,那么他们在第一次的接触中会怎样通过谈话促进彼此的好感呢?虽然可能聊的内容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肯定相同,他们肯定在寻找彼此的共同点。比如,比较常见的,中国人一见面就会互相讨论一下彼此的地缘,询问一下对方是哪里人,如果两个人碰巧能是老乡,那么交流起来两个人会不由自主地亲热一些。

  有一些善于交流、招人喜欢的人就特别善于寻找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说夸张点,不管见到什么人,他都能和别人“拉”成老乡关系。比如,如果他是辽宁人,而你是黑龙江人,他就说咱们是“东北老乡”;如果你不是黑龙江的,是河南人,他就会说咱们都是北方人,是“北方老乡”;如果你不是河南人,你是湖南人,他会说自己也在湖南工作过多年,和你算“半个老乡”;如果你是海南人,他会说自己的前任女朋友是海南人,和你也算“半个老乡”……总之,不管哪里人,他都会和你找到一些共同点的。当然,在人际接触中,可以找的共同点有许多种,并非只有“找老乡”一项,工作相关的,生活相关的,娱乐相关的,等等等等,只要你和别人找到了共同点,找到了相似之处,彼此有了共同的话题,你们就会觉得彼此好感顿增,越聊越觉得对方可亲可敬,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为什么人在接触中交流双方找到了共同点,或者说发现对方和自己的相似之处就会开心呢?表层原因是这样一来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可以更进一步交流;而其中的深层原因,心理学认为是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都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那么什么时候觉得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呢?一种情境就是当两个人有共同点的时候,当一个人发现了另一个人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就觉得对方更可能认可自己,换言之,一个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他存在的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他的存在就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而当一个受到认可和肯定的时候,开心则是必然的事情了。

  反之,如果在交流中不找共同点,两个人一见面拼命找不同点,那么,人们就会觉得你不是反对我的观点,而是觉得你不认可我这个人。

  比如:我是辽宁人,你是黑龙江人,你说“咱们是东北老乡”,而我却说,“哪里是什么老乡,中间还隔着吉林省呢,咱们不算老乡”。

  你说,“我最近看奥运会了,很热闹”,我却说,“奥运会有什么看的啊,那么多国家争那几块牌,有什么意思啊,给我有什么关系啊”。

  你说,“那不看电视我们上网看看新闻,网上新闻很有意思。”我却说,“网上新闻都是骗人的,我从来不上网”。

  “那你平时干什么?”“你干什么我不干什么。”

  ……

  如果这样下去,沟通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与人沟通的前提是寻找彼此的共同点,那么,你找不找得到与他人的共同点,你善不善于去找这些共同点?

  回过头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怎么做的?我们在和学生接触的时候,是否首先去寻找了自己和学生的共同点?很遗憾,一些教师不仅没有主动去寻找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共同点,而是拼命去亮出自己和学生的不同,以此来表达对学生的不满。例如,有的老师常对学生讲,“你们这一届学生多么差劲,与前几界学生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孩子让人失望,我们当初当学生的时候……”,这些表达方式,只能给学生一个感觉,老师并不认可他们,和他们没有共同点,自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也不会高,影响力也会受挫。

  其实,基本所有的优秀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语,即“老师在你这样的年纪,也……”,这样说法有什么好处,很简单,表明和学生有共同点,暗示对学生现状的理解和认可,而这,则是进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础。例如,当一个女同学为了自己的恋爱问题而不知所措,颇感踌躇,找到老师后想说又不想说,欲言又止。这时候怎么办,有经验的老师一般会说,“老师在你这样的年纪,也有过青春期的困惑,这是人之常情,当年我……”,这样的表达,也容易引发学生对困惑的深入说明,以达老师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首先一顿训斥,表达自己对早恋的鄙夷,强调早恋多么影响学习,可以想见会是什么效果,下次有这种问题的时候学生会不会再来找你。

  然而,也有老师会说,这样一来,为了和学生找共同点,总去向学生叙述自己过去,会不会讲自己的秘密太多,最后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学生不怕或者瞧不起自己了呢?这也有一定道理,其实,和学生找共同点并不是要求老师都成为个人隐私的“暴露狂”,有的时候可以调整一下表达方式即可。比如还是上面的情境,如果一个老师觉得为了争取学生的认可首先暴露自己的隐私有些危险,完全可以这样说,“老师在你这样的年纪,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她也……”,然后把自己的经历放到这个所谓的“好朋友”身上说出来,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一种信息,“曾经有一个人,也和你有过相似的经历,但她就是老师最好的朋友,你这样的人老师理解,也一定可以成为老师的知心朋友……”。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和他们寻找这种共同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如何利用心理技术去和学生寻找这种共同点,找到之后又如何达到我们的教育影响目的?

 

如何与学生找共同点?—《教师心理学7

在人际沟通中,寻找两个人的共同点可以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若想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找共同点则是一种更显重要的手段,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必须,这与学生时期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

  人在青少年学生阶段,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自我中心的表现之一在心理学上称为“个人不朽(personal fable) ”现象,具体来说,青少年学生常常会错认自己经验的独特性,即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己的经验别人没有经验过,因此,谁都不理解他,跟人没法沟通,没有共同点,尤其是父母、老师。所以,青少年学生才会时常发出“没有人理解我”之感慨,与父母的冲突理由也常常是“你不理解我,跟你说也没有用”。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他们开始写日记,写日记的根源不在于完成作业,而是他觉得没人理解他,他写给自己看。通过日记,他们自己向自己倾诉心中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自我感觉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般而言,小学生可能是为了完老师的作业而写日记,中学生则更多为自我倾诉而记日记,大学一过,写日记的人就少了,因为生活中有了更多可以倾诉的对象,生活也变得更为理性一些,更主要的,人生走过了那个“自以为是”的“个人不朽”阶段,就不必麻麻烦烦写什么日记了。当然也有的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还一直保留着,但大多数的人放弃了。

  从“个人不朽”现象而言,打开青少年的心扉会更为不容易,而如果教师与其交流时适当地运用寻找共同点的办法,不仅会让他感觉到自我被认可的感觉,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个人不朽”的负作用,即让他()认识到,他()的经历并不特别,他()的苦恼老师理解,他()的问题完全可以老师倾诉。因此,和青少年学生交流时寻找一下彼此的相似之处非常重要。

  但是必须要说明,寻找共同点(或相似之处)只是教育的开始,它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之所以和学生找共同点,其目的在于学生最后受到我们的教育影响,让教师所说的话能进一步影响和改善学生的现状。可以说,寻找共同点,是一个“跟”的过程,即有意识地“跟”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而后面必须有一个“带”的过程,即将学生从当前的不良状态中“带”出来,让他()有更佳的行为和情感体验。这其实也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先跟后带”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引入到影响学生的师生交流中去。

  先跟后带,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治疗中用得较多的技巧,所谓“先跟”,就是建立亲和感,去肯定和配合对方的信念、价值观、规条,运用当事人自己的感知模式去引导当事人的一种方法。人际沟通效果中,文字占7%,声音占38%,身体动作及表情占55%,因此建立亲和感的快速方式就是模仿别人的肢体语言及声调(共占93%)。曾有位心理辅导员面对一个大叫大吵的小孩,倾谈多次也无效,最后辅导员学小孩大叫大闹,小孩突然安静了,慢慢将自己内心世界说出来,小孩觉得辅导员了解自己,进行了有效的沟通。

  “先跟后带”实质是“上推下切平行”的组合运用,是一个固定模式的应用,其程序为:“上推”——“平行”——“下切”,其要点是在“上推”时,重复对方的话、肯定对方的正面动机,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重视,在“带”时候,要提出一些让对方一定回答“是啊”“对啊”“是的”的问话,然后,通过下切的方法,将对方带到你想要他去的方向。(见李中莹:《NLP简明快心理疗法》,世界图书出版社)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先跟后带中的先“跟”,其实就是找交流对象共同点的过程,不过在这里,“共同点”不仅仅局限于谈话的内容,也包括对对方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认可和理解,而后带的时候,则一定首先要让其认可你的观点,提出一个对方最可能回答为“是”的回答,慢慢地,让其形成回答“是”的言语习惯,最后提出你的希望和要求,对方就被“带”到你所希望的地方。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先跟后代”的运用:

  案例一:

  期中考试结束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部分学生意志消沉,对学习丧失信息。甚至部分家长也觉得孩子不争气,没有用功读书,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在我的班级有这样的一位男同学。考试之前他做了充分的预习,平时上课也是认真的听讲,作业也是按时完成,但是考试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各方面的压力使学生的情绪非常低落。利用晚自习值班的时间,我和这位学生进行了交谈:

  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让你很失望?

  生:是的。

  师:心理很难受吧。甚至很委屈,对么?

  生: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努力,还是考成这样。(眼泪在眼眶打转)

  师:(递给学生面纸)你觉得考得最不好的科目是哪门?

  生:数学,物理。(难过地低下头)

  师:(拍拍他的肩膀)努力了就好。

  生:老师,我努力了还考成这样,我实在太笨了。

  师:怎么可以这样讲?虽然你这两门考得不理想,但是你的英语及格了,比班级平均分还高了好几分,这是你的成功的地方。要总队这次英语考试非常的难。你真的很不错。

  生:(抬头,看着老师)

  师:我上高中的时候,理科也不好。尤其是数学,经常考不及格。相比之下,我的文科就好了很多,所以我就学了英语专业。你看,你虽然数理逻辑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你的语言能力很不错。同学们反映,你的歌唱得很不错。是吗?

  生:还好。(害羞地低下头)

  师:马上就要校庆了,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校庆作自己的贡献了。

  生:我已经入选了校合唱队了,我们班就我一个男生。

  师:真棒!你看,你为我们班级争得了荣誉,也为校庆作了自己的贡献。有什么理由可以说自己笨?

  生:(笑笑,挠挠头)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我们只要抓住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就能成功。乔丹,姚明篮球打得好,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说不定还不如你呢。

  生:()

  师:所以,在自己的薄弱环节,努力了就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要努力扩大优势,

  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你将来可以学文科,考声乐,考新闻,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生:老师,我知道了。我会做得更好。

  师:(拍拍肩膀)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欢迎你的探讨。

  生:谢谢。

  上面的案例,在“跟”的部分,老师先暗示对学生现状、情绪的理解,然后又谈及自己的高中时代,顺利显示了亲和力,促进了进一步沟通。然后,提出学生难以否认的自我优势,最后顺势提出自己的希望,将学生从考试失利的阴影中“带”了出来。

  案例二:

  我们都知道纠正网络成瘾的专家陶宏开教授,在一次央视的追踪报道中,他只是利用几个小时的谈话,就顺利地转化了一位网瘾少年。你知道他是如何沟通交流的吗?看下面的谈话片段。(注:周阳是沉迷网络的学生;周文凯是周阳的父亲)

  周阳:主题就是上网成瘾怎么解决。

  陶宏开:我没有谈这个问题,我没有说你上网成瘾,我并不了解你,我不想谈这个问题。说老实话因为你不是上网成瘾的问题。

  周阳:那我是家庭问题,我就是家庭问题。

  陶宏开:对呀,家庭问题。

  周阳:随便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刷碗。

  陶宏开:你主动去的?

  周阳:是呀我主动去的。

  陶宏开:那你还要孩子怎么样呢?

  周阳:结果第一次没刷成功,不小心碗刷打了,父母一下子唠叨我两三个小时。

  陶宏开:唠叨你两三个小时呀。

  周阳:从此之后我就想啊,我内心也起变化了,我想:行,我不干了。今后不管干什么事情,我都不干了。

  陶宏开:所以你要懂得孩子的心态,就是说你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这是错误的。很多孩子就这样被家长误导了,没有成功。所以为什么现在我到处讲课?就是希望首先我的主要对象是你们,因为孩子从生下来是无辜的,一张白纸,那你们做父母,你们认识到过没有你们自己有错误?

  周文凯:也感觉有。

  陶宏开:什么地方错了?

  周文凯:我感觉就是娇惯太重了。

  陶宏开:哦,娇惯的。我觉得从小教育来讲应该自然地去发展,一个孩子你让他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对吧?没有必要你强迫他做一些事情,那是错误的,那是错误的。

  ……

  在这一段中,虽然谈话内容比较杂,但教授的表现是首先站在周阳这一边,寻找自己与他的共同观点,以“跟”的方式解决周阳对自己的信任问题。我们再看交流的最后段落:

  ……

  陶宏开:你愿意让他们(父母)更快乐吗?

  周阳:让他们更快乐?愿意啊。

  陶宏开:你知不知道你怎么样才能使父母更快乐一些呢?

  周阳:要让他们快乐就自己少打电脑,就是自己做得优秀一些。

  陶宏开:说得非常好说老实话,这对自己有好处,懂不懂我的意思?另外你别搞错了,我从来没有说不打电脑。我是怎么说的?

  周阳:你说上网不要成瘾。

  陶宏开:那也不是我说的,我说电脑是用的而不是玩的。懂不懂我的意思?

  周阳:懂。

  陶宏开:我会把电话号码给你,你还愿意跟我沟通吗?

  周阳:愿意。

  陶宏开:那我真正希望你今后有一个新的起点走向更成功的人生,好不好?

  周阳:谢谢。

  陶宏开:今后有什么事情跟我交流。

  周阳:好。

  陶宏开:来跟你爸爸妈妈也握握手,表示爸爸妈妈带你过来……

  周阳妈妈:太感谢你了教授,谢谢 !

  很明显,在这里,陶宏开教授开始展开“带”的技巧,首先提出一个正常人无法否定回答的问题“你愿意让父母更快乐吗?”,然后步步紧逼,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

  (注:关于陶教授改变网瘾少年更多心理分析,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见:http://www.xlxcn.net/archives/245)

  可以说,陶宏开教授,包括很多的善于和青少年沟通交流的老师,也许并不熟悉和认可“先跟后带”技术,也许并非刻意寻找交流对象的“共同点”,但是,在良好的沟通的影响之后,往往可以看到这些技术的身影。如果做教师的,能更主动地运用这些符合心理学原则的方法技术,那么教育影响学生,也许不是一件难事。

  最后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这是一位小学女老师讲的她自己的例子:

在她的班上,孩子们都喜欢一部动画片:《奥特曼》,但是她觉得,里面超人怪兽之类的,打打杀杀,并没有什么教育意义。题外话,孩子们喜欢奥特曼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奥特曼中的那些超人们,浑身充满能量,满足了一个弱小孩童的力量渴望。然而,对这位老师的任务就是虽然不能剥夺孩子们对动画片的喜爱,但是她希望孩子们能看一些更有意义的内容。然而,她也知道,贸然制止孩子们看这部动画片,不仅可能不被孩子们认可,而且还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于是,她转换了一下交流策略,首先表示,老师和他们一样,也喜欢奥特曼,也喜欢看动画片,说到这里,孩子们欢呼起来,毕竟,找到一位有着和他们一样童心的老师并不容易。在获得孩子们的认可之后,老师又继续,她说要给学生们介绍一部他们没有看过的,又比奥特曼还精彩的动画片,孩子们当然喜欢。所以现在,在她的班级,她和自己的学生都在看一部相当古老的动画片:《皮皮鲁和鲁西西》。

 

要让学生害怕你吗?—《教师心理学(8)

在如何教育、管理学生的正规文献中,许多专家,当然也包括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所谈的多是如何去爱学生,如何亲近学生;但是,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以及教师们私下的聊天时,却很多时候谈及如何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如何让学生“怕”自己。这里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让学生“亲近自己”更适合公开谈论,而让学生“怕”自己却是一个做得说不得的事。那么,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怕”我们吗?

  我们先举一个万玮老师的例子:

  案例:我工作的第一年……

  我工作的第一年,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事实上,我们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欢迎。那时,我不知道怎么做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我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近。课堂上,我给他们讲故事,用故事说明道理;课后我和他们平等地交流,他们也邀请我参与他们的活动;春天来了,我带他们走出校园,到野外去踏青,去熟悉各种农作物和植物;双休日,我领着他们去溜冰场溜冰,去娱乐公园游玩。我们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一起都很顺利。

  可是,问题在第二年伊始很快暴露出来。学生进入初一,逐渐表现出心理上的叛逆,没有经验的我处理不当,进退失据,很快便陷入巨大的迷惑和痛苦之中。而很多事情,一开始没处理好,导致后来彻底弄僵。初二的时候年级重新分了班,我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糟,因为那些调皮的男生还在我的班里,别的班级的调皮的学生又加入了进来。

  那时的我虽很努力,可是对学生已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力。我说的话再正确,他们也不一定听。即使他们知道我是为他们好,他们也不照着做。那时的我经常痛苦得无法入眠,我不断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面对着一群处在他们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男孩,我体会到了黔驴技穷的感觉,也终于明白因为我一开始的“一着不慎”,而造成后面的“满盘皆输”。到了初二结束,因为我这个班级频频“出事”,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我终于被学校撤去班主任的职务。

  来源:万玮著:《班主任兵法》,p.1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月第一版

  你看,在万玮老师初当班主任的时候,对学生也是充满爱心的,学生也是喜欢他的,但是,最终却遭到了管理学生上的挫败,丧失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影响力,原因何在?很简单,缺乏教师应有的“威严”。

  教师为什么需要学生怕一些呢?

  从学生层面来说,中国人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学生本质上都是善良的,但其实,人性就其本质而言,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本能欲望不加克制的话,那么,学生在显现善良、可爱一面的同时,他们的自私、懒惰的本性也会自由发展,而有效节制他们欲望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教师的“敬畏”之心。

  从教师层面来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领导者人格、能力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这是一种个人权力,是一个领导者“信”的根源;二是由领导者的合法权、强制权等权力所构成的权力,是一种职位影响,是一个领导者“威”的根源。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自然也拥有这两种权力,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专业能力对学生产生非权力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师角色、奖惩权力也对学生产生着职位的影响。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管会不会作废,作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种职业权力来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从现实情况来说,虽然我们现在更多的时候喜欢谈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如果没有威严,学生对老师没有一点敬畏之心,那么,其教育影响的效果也会是打折扣的,甚至会影响到教师自身在学校的生存,在专栏所谈到的例子中,就是学生对教师不怕、甚至丝毫不在乎导致教师失去了班主任的职务。此外,作为中国教育的现实,常见的班级学生人数也有450人之多,那么多的学生即使是喜欢自己的老师,肆无忌惮地表达这种喜欢都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影响,如果一点都不“怕”老师,那学生最后肯定就“疯上天去了”。

  因此,教师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时候,适当树立自己的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威严”,让学生心存敬畏之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然而,虽然说教师在教育影响建立适当的“威严”,做到“不怒自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角色状态,管理起班级效率也比较高,但作为教师必须清楚的是,教师不能始终依赖“威严”来管理学生。例如,当年在中国叱诧风云的马俊仁教练,他在带长跑队员的时候多采用的是通过惩戒,让队员“害怕”的手段,虽然在前期的教练管理工作中,运行良好,也带出了几位出名的世界长跑冠军,但是,在后期,这种管理模式却导致教练和队员之间矛盾丛生,最后引致“马家军”的解散。此外,教师的“威慑力”和“亲和力”所体现的是教师“威与信”的两极,这两点在现实的表现上是有些冲突的,教师如何做到既“威”且“信”,而不是时“威”时“信”,让学生产生不可捉摸,变换莫测之感,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的教育者的管理者,首先要清楚,教师的“威严”虽然是必须的,但何时树立这种“威严”?以什么样的方式树立这种“威严”?在什么情境下表现这种“威严”?我们在后面相关章节中会陆续谈到。

  到这里,我们已经谈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魅力”、“能力”和“威慑力”,其实不仅仅是教师,从一个小小的班主任,到一个国家领导人,都需要这三种因素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一些民主国家中,领导人常常需要通过人格魅力的展现来亲近选民,如美国前总体小布什,到幼儿园给孩子讲故事,当着农民的面生吃玉米,等等都是这类体现;而在一些集权国家中,领导人则常常通过展示威慑力来控制自己的百姓,当年的萨达姆就是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统治,所以到最后能以近乎100%的选票去“当选”总统;还有一些领导人,会通过展示自己的领导国家能力来增强影响力,比如,通过朝鲜领袖金日成就建立了“主体思想”,使自己成为建设国家的理论权威,并据此展开对百姓的领导。
   总之,不管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教师,专业能力如何?人格魅力如何?威慑力如何?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管理的质量,所以,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有意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魅力和威慑力。然而,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如果作为一个人,我专业能力超人,人格魅力超群,威慑力无敌,即我这三种能力都那么高的话,管理国家都可以了,还为什么在这里当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来“委屈”自己呢?一个人有能力、有魅力,还有威慑力,在哪里不能找一个当领导的好差事?确实如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即使有意学习和锻炼自己,这几种能力一般也不会都强于他人,对教师有这样的要求对大部分人而言确实也勉为其难。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学生面前定位自己就只能是说一说的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说,作为老师,不一定能力、魅力和威慑力都强,但必须要和你所教的学生特点相匹配,换言之,你的三种能力虽然不是项项都强,但恰好满足了管理学生的需要,那就够了。其实,就学生而言,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情境下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受影响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教师不一定做有超强影响力的人(当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人更好),但要做学生的“重要他人”。

 

做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心理学(9)

所谓重要他人,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起过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回到教育领域,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那么他()的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一定更有成效。然而,很明显,教师并不必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一个人在成长变化的过程中,重要他人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就一定要了解学生心灵成长的规律。

  1.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

  学前阶段之重要他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生的不同阶段,重要他人会发生一些变化,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无疑就是我们的父母。一般来说,在个体离开家庭,上幼儿园和小学之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无可替代。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也是做人家父母最舒服的时候,自身权威意识膨胀,孩子的崇拜也无限。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两个小孩子见面,互相不服气,然后相互比爸爸,都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天地下最伟大的父亲。

  一个说:“我爸爸最厉害,他是警察,有枪,可以打你爸爸!

  另一个当然也不甘示弱:“我爸爸更厉害,他是市场买菜的,我们家买菜不花钱!

  ……

  你可以看到,不管爸爸是什么身份,什么社会地位,总之,只要你是爸爸,就会受到孩子无原则的认可和崇拜。

  【专栏:在你吃奶的时候就决定了】

  温州的一位女士怀疑自己事业有成的丈夫有外遇,便雇了调查公司对自己丈夫的行踪展开调查,数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她的丈夫是清白的。据该婚姻调查公司说,在他们接手的250多起婚外恋调查业务中,其中有20%%的妇女调查丈夫婚外恋皆为无中生有的事情。一些社会学家也认为,这种不信任配偶的无端猜疑,正逐渐成为危害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婚姻中的不信任的呢,这些夫妻间的猜忌又源自何处?

  一些心理学家努力向自然科学家学习,试图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对人心的假设;另一些的心理学家则直接利用天才的头脑,提出了对人心本质的充满魅力的观点。埃里克森属于后一种人,他沿着弗洛伊德的脚步,对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性的描述。人生的不同时段,会有着不同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解决,则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夫妻间的猜忌和不信任推而广之,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那么,人的信任感的形成是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呢?在埃里克森看来,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所要解决的任务,就是基本的信任感和不信任感,这个时间大致从出生到1岁之间。此时的我们,由于能力有限,主要的活动只有一项,吃奶,这也是我们当时快乐的源泉。而母亲则是满足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人物,我们的生存和幸福都依赖于她,我们与母亲的交流,是我们最初的人生经验。

  然而,在吃奶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母亲。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我们遇到的是一位慈爱而敏感的母亲,她能敏锐地感知到我们的需要,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出现在我们身边,通俗一点说,想吃奶的时候她就能过来满足我们。那么,我们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种满足和信任,觉得自己不是无助的,他人是可以信任的。即使母亲某一时候不在我的身边,我也不用担心,因为和她接触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我需要她的时候,她是会按时出现的,我们不必焦虑和烦躁,安心睡我们的大觉就是了。一位慈爱而敏感的母亲,喂养出来的是一个对他人具有充分信任感的人。

  但是,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位粗心大意的母亲,有的时候她高兴了就让我们喝点奶,有的时候不高兴我们怎么哭都没有办法,我们就是在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环境中成长。如果这样,我们会觉得母亲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这个世界也是不可信任的,母亲离开的时候我只有大声哭喊,因为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回到我们身边。一位粗心大意的母亲,喂养出来的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怀疑和不信任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对他人,对你的老公不信任的现实,其实在你吃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如果你在生活中遍布着挫折和烦恼,对他人充满了恐惧和怀疑,你可以回家问问你的母亲,当时你吃奶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小学阶段之重要他人

  然而,好景不长,当孩子们飞速中成长为一名小学生的时候,父母的权威地位无疑被孩子的老师所替代。说起来,和大学、中学老师比较起来,不见得小学老师的水平是最高的,但论起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却绝对非小学老师莫属。所有的小学生都有一句口头禅,“我老师说……”,这时候的家长往往有些酸溜溜的,为自己逝去的权威地位,有时候也不满地来一句,“你老师就没有错的?”,孩子却不依不饶,“我老师当然是对的了”。

  有小学老师讲过一个可乐但真实的故事,他上课的时候背过去写板书,有学生做小动作,老师转过身来的时候,根据经验作出判断,就是那几个学生搞的鬼。于是就批评学生:你不要以为老师背过身去就看不见,老师背后长眼睛的。结果小朋友回家和妈妈说:妈妈你知不知道,我老师可厉害了,后面还长眼睛呢。这些事例说明,小学生对老师的话基本是没有怀疑的,有时候相信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所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一般能力测验之后,随机选出一些学生,对老师撒谎说,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前途远大。半年之后,当罗森塔尔重新回答学校的时候,却发现他当初的谎言成为了现实,那些他随机选出来的学生果然各方面茁壮成长,甚至智力水平都有所提高。罗森塔尔认为,正是他老师们宣传这些学生有潜力,老师有意无意中对这些学生的发展有所期待,而这种期待却真的将学生们的潜能激发出来了。这就是教育上有名的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还借用古希腊神话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的实验几乎每个做教师的人都知道,但你是否知道,实验中所用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吗?是的,是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个人认为,如果这个实验放到大学、甚至中学,并不见得会得出如此结果。然而,这种神奇的效应出现在小学师生的身上,就不足为奇了。从对学生的影响力来说,小学老师无疑是最值得骄傲的,她的简单一个任务,可以指挥到几十个随时听命的家长;她的一个期待眼神,都会造就一个努力向上的儿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小学老师的一些话,这些话,一直以来也是促使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影响大,责任也大。小学老师从当老师层面来讲是最牛的,说什么话学生都相信。但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老师麻烦事做多,因为小学生相信你,什么事情都告老师。小学老师是好当的,因为我们正赶上了孩子把老师作为最权威人物所推崇的时候;小学老师也是难当的,因为我们不小心的一句话,可能伤害的是学生的一辈子。

  中学阶段之重要他人

  意思的是,当孩子们一到中学,老师的权威地位又受到了挑战。心理学家将人生中的一个发展时期称为“暴风骤雨”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这个时间,说起来,应该是在小学末端开始,终点应该是大学左右了。如果根据中国的学校现实,应该是中学阶段的学生表现得最为明显。

  或早或晚,“忽如一夜春风来”,我们的孩子们突然间发育起来,女孩子真的是“十八变”一般,一下子就出落得婷婷玉立了;男孩子的发育有些怪,开始的时候象个豆芽菜,以后再慢慢充实。所以初中的孩子,女孩子更耐看一些,她们一下子就象大人了;而男孩子则好像长得很快,但不大规范,需要慢慢成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子,他们的表现不再象小学时候那么乖巧了,他们要努力证明自己,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

  就象当初他们的父母曾经有过的失落一样,在初中阶段,该轮到做老师的失落了。初中生做起事来,大人不象大人,孩子不象孩子,但不管怎么样,他们有一个目标,就是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再也不是父母老师的乖宝宝了。为了拥有这种独立感和成人感,他们会不惜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生,包括未来的整个青春阶段,很多人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众不同,为了让老师和父母生气,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的存在。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在放弃了自己的母亲老师为权威人物的时候,他们会更为重视自己的友谊,他们更为重视的是自己能否在同龄人群体中找到共鸣,能否得到朋友们的认可。这个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可能不是老师和父母,而是自己的铁哥们和铁姐们。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老师的权威容易遭受到挑战,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很难建立起来。面对着一群处在“暴风骤雨”阶段的年轻人,作为他们的老师,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再碰上更年期的家长或老师,那可真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

  有经验的中学老师都知道,当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而应该在私下里进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一个学生,搞不好会受到学生激烈的反应,他()会更不听老师的教导,甚至导致师生之间直接的对抗。为什么么在众人面前去批评一个学生,他()反应如此剧烈呢?是因为中学生不怕老师的批评吗?当然不是,作为一名学生,总体而言,还是害怕老师批评的,但中学生比较特别的是,他()虽然害怕老师的批评,但他()更怕周边的同学瞧不起自己。每一个在课堂上受到批评的中学生都知道,当老师批评自己的时候,身边有许多人正在看着他()此时的表现,这里面有他的同学,有他()的朋友,甚至有他()正单恋的对象……如果此时在老师面前“服软”了,老师批评,那么以后如何在这些人面前“混”啊,所以,千万不能让这些人看到自己丢脸,不管自己对不对,但跟老师对着干总能保证自己的一点自尊心,就硬着头皮顶上去了。

  一个中学教师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当她初为人师的时候,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在课堂上曾当众批评一个女同学。这个女同学平时看起来乖乖的,批评的时候语气也不是特别严厉,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批评的时候这个女生反应非常剧烈,和她当场顶撞起来,令她非常难堪。最后事件的收场是她将这名女生叫到办公室,推心置腹地和她聊起课堂的表现,并询问女生,“你在课堂上为什么不给老师点面子呢?”“老师,你也没给我面子呀!”这名女生回答。说到后来学生老师都因为课堂上的言行委屈得哭了起来。

  【专栏案例:课堂师生吵架 15岁少女自杀】

  本报讯 (记者 程文)15岁,正值豆蔻年华,但她还是走了。前晚940分左右,深圳福田区益田村教苑中学初三(2)班女生小欣(化名)跳楼身亡。其母亲说,当天上午小欣因上课看小说与老师发生过争执,下午在家没去上课,学校要她老师道歉后才能上学,而小欣坚称“老师侮辱了我,我向她道歉,她也得向我道歉。”学校则表示,老师没有这样要求。

  小欣的表姐说,当晚小欣跟她说有事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听到她跳楼了。小欣家住深圳益田村益荣居某栋楼,一共有18层,她家在四楼。据14楼一住户反映,当时他看到窗户外有东西掉了下去。小欣父亲说,他家所住的单元除了楼顶是开放之外,其他各层窗户都是封闭的,可以推断,小欣是从顶楼18楼跳下。

  现场目击者称,令人惊异的是,从18楼跳下的小欣坠地后竟然能说话,叫了声“身上很疼”。记者了解到,小欣坠地处是一块茂密的草丛,因此有一些缓冲。

  小欣被送到深圳市二医院。当时主治医生邓医生说,小欣受伤极其严重,昨日凌晨120分许,小欣被送往重症监护室。但奇迹没有再次出现,昨晚640分左右,抢救21小时后小欣永远地走了。

  家长说:小欣称“老师侮辱了我”

  前天晚上11时许,记者在深圳市二医院抢救室大厅见到小欣的父母。小欣母亲介绍,小欣是深圳福田区益田村教苑中学初三(2)班学生。前天上午9时许,小欣在语文课上看小说,因坐在第一排,被老师看到,在被老师说了一下后,小欣抬头看老师,老师叫小欣不要用这种眼神看,小欣回答自己没休息好。

  “争吵时,小欣把小说放在桌子上并推了下桌子,小说掉在地上。她起身要捡时,老师不让捡,双方发生争执。老师捡起小说将其撕烂并甩在小欣脸上。”小欣母亲说。

  正巧当天上午小欣母亲到学校交学费,在过道看到小欣和班主任在一起,学校告知小欣要老师道歉才能上学。但小欣坚称“老师侮辱了我,我向她道歉,她也得向我道歉。”小欣母亲说。

  教苑中学位于益田村内,离小欣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因临近中午,小欣母亲将她带回家,整个下午都待在家里开导小欣。

  “孩子除了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外,还是很乖的。”小欣母亲介绍,为怕小欣出事,还专门喊来小欣表姐到家陪伴。自己一直努力说服小欣给老师道歉,“我替她写好的检讨书还在家里桌子上。”

  “晚上吃完饭,孩子还笑嘻嘻的,感觉状态不错,也和班主任通电话肯老师道歉了。看到孩子没啥事了,大概晚上820分的时候,我去公司。没想到我一走就出事了……”

  小欣母亲去公司之前,小欣称在卧室休息一下,家里有表姐和她做伴。“我在客厅看电视,大概9点半,小欣说自己有事出去一下,看到她没事,我也没在意,但没过一会就听楼下在喊有人跳楼。”小欣的表姐哭着说。

  学校说:没要求必须道歉后再上课

  昨日下午,教苑中学在给记者提供的一份书面说明中,介绍了当天上午课堂上发生的情况:当时小欣上语文课时看《简单死亡》(英国彼得·詹姆斯所著)被老师发现,要其认真听讲时,小欣老师翻白眼。并将小说啪地放在桌子上后将桌子推老师,同时书掉了下来。生气的老师捡起小说后撕下封面对小欣扔过去,封面飘到小欣肩膀位置。该书还在学校,仅撕掉封面,可以去学校查看。

  这时,小欣质问老师“难道你当老师的就可以不尊重学生吗?”,听到学生质问后,老师当即回答:“当你要求老师尊重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尊重了老师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要求得到尊重的时候,老师的尊严也不是可以被你自由践踏的!”听到老师回答后,小欣再次将桌子推老师,然后冲出教室。

  下午2时许,小欣母亲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学校称老师没有要求学生必须道歉后再上课的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和家长一样,感到非常的痛心。”教苑中学严校长说。针对小欣家长对学校提出控诉的要求,校方表示会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处理。

  目前,该事件已上报深圳市教育局,警方也介入调查。

  她的最后12小时

  41日上午9许,小欣在课堂上看小说,被老师发现,两人发生争执。

  临近中午,母亲将小欣带回家,整个下午都待在家里劝她给老师道歉。

  吃完晚饭,小欣和班主任通电话肯老师道歉了,“还笑嘻嘻的”。

  晚上820分,看到孩子没啥事了,母亲前往公司。

  晚上9点半左右,小欣跟表姐说有事出去一下,没过一会就跳楼了。

  课堂上看了课外中遭到老师的批评就可以自杀,悲剧事件的起因不是老师的批评,而是课堂上的当众批评,因为中学生,太在乎自己在同龄人心目中的形象了。其实,作为中学老师而言,如果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措施能真正收到实效,能真正在自己的学生心目中产生影响,那么他()最需要做的,也不是很复杂,那就是:放下自己的身段,去做学生们的朋友。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学生是只认朋友,不认老师和父母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绝对是以能够做他们的朋友为前提的。

  大学阶段之重要他人

  如果生命历程比较平稳,顺利地升到了大学,这时候朋友对于个体而言还是很重要的,但这时朋友有了分化,朋友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尤其是,当谈了场恋爱的时候,恋人的影响就更大了。有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谈起,人生在哪个阶段最容易“重色轻友”,答案很明显,就是大学阶段。

  当大学生谈起一场恋爱,给人的感觉有时候就像参加了邪教组织,或者“被传销”一样,精神亢奋而又迷迷糊糊。为了亲密的爱人,他们可以对周遭的一切视而不见,所以,在大学校园中,不论是在操场,还是在食堂,你都可以看到落在爱情之河中的莘莘学子忘情地偎依在一起,时不时也有些“少儿不宜”的举措。很多大学岁数比较大的领导者们,觉得恋人的举措实在不雅,于是在许多场合都布置了摄像头或者标语,以提醒恋人们的言行。什么“本处已按摄像头,注意自己言行”啊,什么“禁止在食堂相互喂饭”啊之类的,甚至有些学校还会在夜半时分出动“纠正风气”小分队,在校园的小树林里用手电筒照来照去……但这些举措,效果往往不见得明显,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生正处在这个阶段,爱情使他们忘记了一切清规戒律。

  大学生求爱的场景为何可以如此疯狂,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一爱就糊涂了,就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他的整个身心已经只属于自己的意中人了。

  其实不仅大学生谈恋爱,现在的中学生也谈,不过,中学生和大学生谈恋爱的表现有所区别。大学生谈恋爱的时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我的眼里只有你”,不等到他()失恋,周边的人可以就当没有这个人了。而中学生谈恋爱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具有炫耀功能,两个人虽然也是有了心心相印的感觉,但有了恋爱对象之后,觉得自己在同学朋友面前更有面子,更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这可能是更为深层的中学生谈恋爱的目的。

  由于我们讲的内容多是针对中小学的,大学生的内容点到为止,不多谈了。

  决定你一生的4个人

  父母、老师、朋友、恋人……在人生的历程中,不同阶段,对我们起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有所变化的,适当的时候能否遇到适当的人,是我们的造化。有些人会陪伴我们一生,有些人只会陪伴我们一段路。

  其实每个人在谈及对自己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时,每个人都会心中有所震颤,甚至某种原因,一些人会不愿意,或者是不敢提及自己的“重要他人”。因为,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在心灵上是印刻着他人的深深痕迹的,有时候,这种烙印如此之深,会象我们的伤口一样不敢触及。

  一个人生下来,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一个不断向外延展的过程,重要他人的变化在所难免。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在幼儿时期你遇到一位什么样的家长,在童年时期你遇到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在青少年时期你遇到一位什么样的朋友,在青年时期你遇到一位什么样的恋人,你的一生,会因为这样的4个人而改变。

回过头来,这里谈了人生发展中重要他人的演变,但我在这里不是讲发展心理学,我更多想谈的是根据人生发展中“重要他人”的演变规律,我们当老师的能做什么,如何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做好教师自己的定位。接下来,我会重点讲一讲中小学老师的自我定位问题。

 

如何与学生交朋友(上)—《教师心理学(11)

前面谈到,人生重要他人发展的顺序是:学前——父母;小学——教师;中学——朋友;大学——恋人。按照如此的规律,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如何定位自己呢?很简单,既然他们最在意朋友的看法,那么教师要想将思想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去做他们的“朋友”。

  在小学教师的定位部分,我们曾谈到“妈妈型老师”和实习老师,小学生喜欢“妈妈型老师”而不认可实老师,但是,到了中学,这两类老师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就产生了变化。“妈妈型老师”在小学是受欢迎的,因为可以填补小学生离家在外之后母爱缺乏的空白,但是“妈妈型老师”在中学(甚至是小学末段起)就不见得受欢迎了,因为中学生阶段正是人生的青春期,很多时候正在强调独立,强调自我,这个时期也是亲子冲突比较多的时期,对某些学生而言,在家里,就最讨厌自己的“庸俗”的妈妈了,结果一到学校,又遇到一个“妈妈型”的老师,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烦心的事。

  对于实习老师则不同了,虽然在小学不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其不像老师,但却可以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朋友依赖”的阶段,而实老师恰恰像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哥哥、姐姐,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位刚刚实习回来的大四学生跟我讲,到中学后,他们几个实老师简直成了学生们的“心理宣泄中心”,学生和他们谈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秘密,包括对学习、对友情的观点,也包括对学校的不满,对老师的失望,等等。

  可以说,做学生的朋友的观点对教师而言并不陌生,当前流行的一些教育观念层出不穷,不管是“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好,尊重的教育也吧,都把师生关系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上,一些中小学教师也曾在班级放言,希望学生把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但是,学生有了心理话,还是不老师说,所以,有的老师也因此苦恼。他们说:我们不是不想和学生交朋友,但学生不把我们当朋友,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然而,我们必须要清楚:作为一个人,他的父母是没有选择的,他的老师也是没有选择的,但是,朋友却是可以选择的。因此,做学生的朋友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朋友不是说想交就能交的,当老师的还想和教育局局长交朋友呢,人家和不和你交呀;学校门口的乞丐还想和你交朋友呢,你又愿意交不交呢?所以,对于中学老师而言,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自己塑造成学生可以选择、愿意选择的朋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自我反省一下,我们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换言之,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当然是“有用”的人了,这里的“有用”,即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可以困难时候借钱的朋友;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比如失恋时候可以倾诉的朋友。那么,作为老师,要想与学生交朋友,就必须首先成为学生心目中“有用的”、值得交的人。

  我们认为,一个学生乐于交朋友的老师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有能力,会绝招”

  中学老师之所以愿意和教育局长做朋友,原因在于教育局长的能力大,可以办事。从学生的角度讲,他们也不愿意把一个知识贫乏、缺乏能力的老师当朋友。当然,这里的能力要求并不是说,中学老师应该读完大专读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这样没有穷尽的学习下去,学生就认可你了。其实,作为中学教师,让学生认可、佩服的关键并没有这么复杂,你只要会一些学生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就足以让他另眼相看了,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那些中学生所喜欢的老师都会一两手“绝活”的。

  学生们都会景仰这样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虽然拿来了教材和讲义,不过,在讲课过程中就从来没有打开过,但是这一点不影响讲课,因为教师几乎讲所有的授课内容都背下来了,哪一页哪个概念是重点,哪一页哪道习题要多看,甚至作业是练习册上的哪几道题,……他()不用打开任何参考资料,所有的授课内容信手拈来,这些东西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教师的头脑之中了。

  可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特别难,因为熟能生巧嘛,很多老师同一门学科已经讲了多年,只要用心下点功夫,都会做到。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会得到学生大大的敬佩,因为他们做不到。当然即使做到也不必要面对学生而骄傲,理由很简单,教师能做到是多年只讲这一门课,而学生做不到是因为他们一年要听许多门课。所以,作为中学老师而言,也不一定能力有多么多么强,只要有些东西,你能做到而他()做不到就可以“俘获”学生的心。

  案例:任小艾“潜水镇学生”

  任小艾“潜水镇学生”的故事,大概不少班主任都听说过。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任小艾就没有能“攀上高枝”。她所在的学校,在北京市朝阳区,在24所市重点中学排名中列倒数第三。学校的校名是119中学,有人开玩笑说:119中,火情不断,老出事!学校教导处,有一张特别的办公桌和椅子,那是给派出所的专职人员准备的。远近闻名流传着一句人尽皆知的顺口溜: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

  一群初中生哪把一个年纪轻轻的女班主任放在眼里?任小艾刚走马上任,就遭遇到了下马威。

  一天,老师给学生上体育课。这是一堂游泳课。说起游泳,那可是她的拿手好戏。5岁那年,任小艾被游泳体校招去参加游泳训练。一直到高中毕业,她参加过多次比赛,在北京市拿过前三名,可学生哪里知道这些?

  所以,当老师提出要和他们比赛——看谁的潜水时间长的时候,男同学们跃跃欲试,来了劲头。

  “预备——扑通!”纵身一跃,老师率先入水。学生也“扑通”“扑通”地紧跟其后。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几拨学生都熬不住了,他们一个个抹着满脸的水珠,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空气爬上栏杆扶手。

  可水池里毫无动静。有学生在鼓掌。

  依然没有动静。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急性子的忍不住探出身子向水池张望。

  时间一分一秒继续流逝,老师却一直不见上来。学生渐渐地开始恐慌,最后害怕了:老师不会出不来吧?这种恐慌迅速蔓延,他们在岸边大声在呼喊:“老师——”。

  这里候,“哗……”老师从水里探出了头。孩子们一片欢呼。

  从那以后,再没有一个不佩服的了。

  任小艾会游泳,有这项运动爱好,就可以让学生受益。她所教过的学生,在初三和高三毕业时,每个人都考取了深水合格证,都会游泳了。学校搞运动会,她带的班提前一两个月就进行训练。所以只要参加学校运动会都是拿团体总分前三名。

  很明显,一个人的潜水能力和一个人的教育能力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任小艾的教育案例恰恰说明:如果教师有点“绝招”,展现出一两件学生难以完成的事,即使是与教育无关的,但也便会得到学生的敬佩,继而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案例:从自傲到谦卑

  初一年级有几名很聪明的男生,最近成了老师们头疼的对象。他们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而且多才多艺。只是,看不起同学倒也算了,竟然也看不起老师来了!一开始我也不以为意,但是反映情况的老师多了,我倒暗暗关心起这件事情来。

  几周之后,有一位数学老师突然开始在每个周三的下午出去参加培训,这样他那天下午的兴趣选修课就没法上了。在教导处,我随口问道,哪个年级的选修课?他说,初一。我心中一动,忙问,蔡智在不在你班上?在啊。他说。太好了,我脱口而出,你去吧,你的课我来上。

  蔡智便是这几名学生中的一员,真是天赐良机啊,我心里想,正好借这个机会会会这几名学生。我拿到初一数学思维训练选修课程的学生名单,不禁乐了。这个年级几名最骄傲的学生都在这个班里,不过想想也合乎情理,这些学生聪明,脑子转得快,数学一定也是他们的强项。

  我们学校的兴趣选修课安排在每周三的下午,一周上一次,每次一个小时。想到要给这些“刺头”学生上课,我不禁生出一种盼望来。

  星期三下午来到了,我拿着讲义走进教室,面对着有些诧异的学生,我说,老师因为以后周三要外出开会,所以以后的课就是我来上了,下面点名。于是我就面无表情地开始点名,每点一个名都要很认真地看这名学生两眼,看得他浑身起毛之后,又点下一个名。点到蔡智时,我故意多打量他几眼,说,哦,原来你就是蔡智啊!蔡智昂着个头,反问道,我怎么了?没什么,我听说你做题速度很快。老师你怎么知道的,蔡智嘴一咧,得意地笑起来。

  点完名,我开始上课。我说,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水平挺高,所以今后每次我们上新课之前都一起来做一道题。每道题的答案都是一个数字,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十分钟之后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答案报出来,我们来看看哪位同学能做出正确答案。说完,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目,有一个人要吃10块巧克力,每天至少吃1块,共有几种不同的吃法?

  学生们紧张地算开了,看着他们在纸上一一地列着不同的情况,我就不禁好笑。答案是29次方,也就是512种,如果一种一种地列出来,只怕做一天也不一定做对!

  10分钟到了,我开始按照花名册的顺序让学生们报答案,很多人都是一个一个数的,数出来的答案都很离谱,大部分都只有几十,个别超过一百。蔡智本来报了一个答案是两百多,大概是后来觉得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不过100,于是提出来改成97。我问他,你确定了吧?确定了,他点点头。好啊,我也点点头。后面有一名学生报出455的答案,惹来其他人的一阵哄笑。我把每个人报的答案一一记下来,然后我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道题目的答案究竟是多少,看谁的数字最接近正确答案。我,有一个声音说。我,另一个不知好歹的声音响起来。我说,你们先不要争,我来教大家方法,待会儿你们自己算一算就知道了。

  我说,10块巧克力太多,我们先从简单的讨论起。如果只有1块巧克力,那么有几种吃法呢?1种,很多声音回答道。很好,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1。如果有2块巧克力呢?2种,几秒钟后答案趋于一致。非常好,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2。那么,3块巧克力呢?学生很快说出了4的答案。我又写下了4。有同学小声嘀咕道,2倍。有同学已经发现规律了,我肯定道。我们再看一下4块巧克力的情况,看是不是符合这个规律。学生们花了半分钟的时间确定了有8种吃法。好,1248,我们大家看出规律了吗?后面一个数字是前面一个数字的2倍,学生们此起彼伏地叫起来。那么,按照这个规律,你们算一算10块巧克力应该有多少种吃法,然后比较一下你们的答案。我看着他们,脸上似笑非笑。

  最终答案是多少?我问道。512,学生们回答。我们的答案中最接近的是455,我严肃起来,我记得好像一开始还有人嘲笑这个答案,谁刚刚在笑话别人我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很失望,我们这次没有一个人做对答案,还有一些人的答案比较离谱。我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看着蔡智,蔡智不说话,可是脸孔有些红。以后每天我们都会做一道这样的题目,我说。

  接下来的课,我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把刚才那道巧克力的题目又重新解答了一遍,听懂之后,这些学生都像猫一样“妙啊妙啊”地叫起来。

  以后每次课,我都会编一道这样的结果是一个数字的数学题,让他们做,因为每次的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每次做出正确答案的人都很少。我绝不放过机会,每次都趁机对那几个比较骄傲的人冷嘲热讽一番。他们虽然沮丧,但是因为自己确实不争气,没算出正确答案,也无话可说。当然了,每次我都会把这类题目的解法很透彻地讲给他们听,有时候还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每一次上课,他们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也都学到了很多解题的方法。

  同时在每一次上课时,我都会点名,其实这近20名学生我眼睛一扫就知道都来了,但是我仍然每次都煞有其事地点名打勾。前后也不过多花一分多钟,但是给学生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果然,在我上课的日子里,没有人迟到,更没有人缺席。

  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学生在我的面前就比较“谦卑”了,有时候在校园里见到我,他们还会问我,老师这个星期三做什么题?我摇摇头,这个不能告诉你。他们便悻悻地走开。

  万玮老师的例子和任小艾老师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次万玮老师是在学科专业领域展现了自己的高超之处,从而获得学生认可的,先前“不可一世”的骄傲学生因为对老师能力的佩服而变得“谦卑”。其实,各科老师都科学用心琢磨两个在学生看来做不到的“绝招”,以提高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敬佩的。比如,数学老师板书时候“圆”画得特别圆啊,历史老师可以随意说出历史事件的年代啊,或者地理老师在黑板上可以手绘地图啊,等等,等等。有“绝招”,并恰当地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就等于向学生暗示,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值得敬佩的人。如果此时你又表现出愿意与学生交朋友,他()可能就更容易接纳你了。

  当然,如果你的能力展现不仅让学生感觉到敬佩,还能让学生感觉受到尊重,就更好了。那么,有没有可以速成的“绝招”,既能让学生敬佩,又能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呢?有的,那就是当一个老师刚刚接触一个班级时,迅速记住每位同学的名字。

  案例:记住学生的名字

  在每个班组上课,郭国霞老师都能够迅速记住学生的名字,有教师问起老师有什么密诀,老师笑着说;一颗对待学生的真心。那是每年六个班,每班将近70名学生,总数达400名学生啊。

  一个教师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谈心、帮助,是不可能记不住学生的名字,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教师是与人交流的职业,你不与学生交流,你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或是你根本不想记,更甚之你从来就没有问过关心过哪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怎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你所教的科目怎么能得到学生的喜爱?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作为普通的一员,在众多的人群当中,被领导或者长辈准确地叫出姓名,往往倍感亲切与温暖。作为学生,我想也会感同身受,能被老师叫出自己的名字,师生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师生关系也很易融洽。

  曾经有人问一位擅长销售游戏的人:“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他的答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通常能叫出对方的名字,会使对方感到亲切、融洽;反之,对方会产生疏远感、陌生感,进而增加双方的隔阂。

  吉姆·佛雷10岁那年,父亲就意外丧生,留下他和母亲及另外两个弟弟。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很早就辍学,到砖厂打工赚钱贴补家用。他虽然学历有限,却凭着爱尔兰人物有的热情和坦率,处处爱人欢迎,进而转入政坛。他连高中都没读过,但在他46岁那年就已有四所大学颁给他荣誉学位,并且高居民主党要职,最后还担任邮政首长之职。有一次有记者问起他成功的秘诀,他说:“辛勤工作,就这么简单。”记者有些疑惑,说:“你别开玩笑了!”他反问道:“那你认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记者说:“听说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1万个朋友的名字。”“不,你错了!”他立即回答道,“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人,少说也有5万人。”

  法国皇帝,也是拿破仑的侄儿——拿破仑三世得意地说,即使他日理万机,仍然能够记得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 他的技巧非常地简单。如果他没有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名字,就说,“抱谦。我没有听清楚。”如果碰到一个不寻常的名字,他就说,“怎么写法?

  在谈话的当中,他会把那个人名字重复说几次,试着在心中把它跟那个人的特征、表情和容貌联想在一起。 如果对方是个重要的人物,拿破仑就要更进一步。一等到他旁边没有人,他就把那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仔细看看,聚精会神地深深记在他心里,然后把那张纸撕掉。

  这样做,他对那个名字就不只是有眼睛的印象,还有耳朵的印象。

  我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伟人,我只想记住学生的名字,郭国霞老师说。

  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有些自恋情结,对于现在这些正处在自我中心的中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如果一个老师,在刚刚接触学生不久,就能流利地叫出学生的名字,不仅让学生惊讶于你的记忆力,(这一点足以让他()佩服了),而且,还有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另外,对于那些“调皮捣蛋分子”也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老师这么厉害,对我的名字如此熟悉,是不是对我的‘案底’也了如指掌啊?

  当然,带一个班级时间长了,班主任自然会记住自己学生的名字的,但是,那样的话,就不会起到这些效果了,所以,我在这里的建议是:在接触一个班级的学生之前,要提前下点功夫,多研究研究学生的档案,争取在学生们彼此还没有熟悉之前,先自然地喊出他们的名字,让他们既“惊”且“喜”,这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容易让你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从而成为他们的朋友。

  专栏:6个记住别人名字的小技巧

  当别人向你打招呼时,却不能叫出他的名字,你是否会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呢?我真是羡慕那些有着超强记忆力的人,但是我现在有了这6个技巧,所以我也可以轻松地记住别人的名字了!

  展示你对别人的兴趣——我在与人见面时,总是集中于给别人塑造一个自我的好形象而忽略了聆听对方的谈话。说起来,还真是讽刺,这往往使对方对你印象下降。

  重复一遍名字——你可以重复一遍他的名字来确认自己是否记忆和发音正确。如果他的名字比较难记的时候,你可以多重复几遍。

  多多使用名字——当你与对方交谈时,尽量多使用对方的名字,不一会儿你就会记下来了。

  将名字对上人——将你记忆的名字与对方的相貌相互对应,心里重复这个联系并且记忆多次。

  使用相联系的词语——如果对方名字和你所知道的某些词语或者与你的朋友的名字有着相似之处,那赶快将这个相似点记下来。

  写下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多翻几次笔记本,久而久之就印入你的脑海了。

  名字作为每个人特有的标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去尝试记住别人的名字,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和表示你对他们的重视,同时也让别人对你产生更好的印象。

真的要和学生交朋友吗?-《教师心理学(13)

虽然谈了中学教师和学生交朋友的重要性,也谈了和中学生交朋友的一些要点,然而,一些教师仍然对于是否应该和学生交朋友存在顾虑。可以说,这种顾虑也不无道理,一些教师就是因为和自己的学生交友不当,引发了未曾想到的一些问题。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实老师吧,作为中学生,是愿意有一群和自己年龄最贴近、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交流的,那些实老师,也往往深受理想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也非常愿意和学生们做朋友。实习的时间往往一个多月,而这一个多月,也如同新婚的“蜜月”,师生之间关系亲密异常,甚至不分彼此,学生的一些心理话,相对于自己的班主任,也往往愿意给这些实老师听。这种师生关系的“蜜月期”会随着实习的结束而自然终结,在欢送实老师之后,留给这些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是彼此的感动和思念。然而,我们必须追问一句,实老师和中学生的关系,是不是就是理想的中学师生关系呢?这是值得怀疑的,就如同结束了“蜜月期”的新婚夫妇一样,在开始柴米油盐的日子之后,会产生以往不曾想到的更多的冲突和摩擦;同样,如果实老师把这个实习期进一步延长,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还会如此和谐吗?

  和实习老师不同感受不同,对于那些已经真正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而言,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在和学生交朋友的经历中往往心灵受过伤害。他们在和学生交朋友过程中,也曾经历“蜜月期”,但随之而来的,往往并不是良好友情的继续,而是一段难堪的从教经历。这些老师,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想,试图从平等、尊重、友善的角度出发,也真心真意地想和学生交朋友。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新奇,也愿意和这些老师亲近,但一般用不了多久,至多一两个学期,这些曾经和老师亲近的同学变得陌生和敌对起来。换言之,那些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所换来的结果是,学生更不听话,更难以管教了。

  一位老师和我讲过她刚从事中学教育的经历,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她有些看不惯那些老教师整天面对学生阴沉着脸的样子,想采用一种民主的、朋友似的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当然,她最初的努力是收到成效的,许多学生都把她当成了知心朋友,有秘密也和她分享,有活动也常邀她参加,她也倍感欣喜。然而,不久后,她就感觉到了这种与学生亲密无间关系所带来的麻烦,因为学生把她当朋友嘛,所以很多学生在她面前也不把自己当外人,随意出入她的办公室,甚至她办公桌上的杂志、物品之类的也常常不翼而飞,过不多久可能又完璧归赵,追究下来,都是那些自称老师“朋友”的学生们干的。而到后来,问题愈演愈烈,学生也不怕她了,她的一些建议学生也都不听了,因为这些原因,班级在各方面的年级评比中,都名落孙山,搞得她十分落寞。

  所以,这位老师和许多逐渐成熟起来的教师一样,在学生面前逐渐收起了微笑的脸孔,时刻表现出苦大仇深的样子,时不时找几个“倒霉蛋”训上一顿,以杀鸡儆猴。他们也知道,这样一来,自己和学生的心,也越来越远了。然而,班级的管理毕竟逐渐正常了,自己在校园内生存下来也不成问题了,他们似乎也逐渐变得更有经验,并逐步得出一个有些悲哀的共识:“所谓的和学生交朋友本身就是不实际的,老师就不能给学生好脸子,否则他们就上天了!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中学教师,真的不能和学生教朋友吗?

  我们认为,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本没有错。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想在学校中获得生存,没有什么教育理想,可以不和学生交朋友,但要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真的抓出实效,真正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还真的必须和学生交朋友。一些老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根源不在于“给学生好脸色”了,或者和学生交朋友了,而是不知道如何怎样和学生交朋友。换言之,我们的观点是,与学生交朋友不是问题,这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然条件,问题是如何与学生交朋友。

  我们成年人也需要朋友,但成人世界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善于适当地表达友谊同样也会让自己的心理很受伤。在面对我们的学生时,与他们结交为好朋友对教育影响有益无害,但交朋友不等于“滥交”,不等于不分时间场合你对友谊的渴望和追求,具体而言,和中学生交朋友,要有一个时机的把握,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刚接触学生的时候,便贸然地发展和学生的友谊是不恰当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才能和学生交朋友呢,在后面“班级管理的情境策略”部分我们会涉及到。

学生为什么会改变—《教师心理学(14)》

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人们的行为背后,总会有一些理由,而这些理由归纳一下,往往属于以下几类:

  一是认知观念的原因。

  比如说你今天来这里认真地听我讲心理学,其原因可能在于你认为现在当老师学生难以管理,又聪明有调皮,还打打不得骂不得,所以应该学点心理学来对付一下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所以便来了,来了便认真听讲。这也可以称之为“脑的法则”,即头脑中的认知观念在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二是社会互动的原因。

  今天你来这里听我讲心理学,并非是因为你对我所谈的学生心理特点多感兴趣,而是迫不得已,今天教师培训,大家都到场了,你也不好意思不来。况且,很多时候,教师培训还要点名、考勤,如果不出席的话,可能不会发某某证件等等;大家都来了,自己不来也不好,所以,在这里,是因为别人的压力导致你来到这里学习心理学,这是属于在别人的影响下产生的行为,这里我们也可以用“脸的法则”来概括,换言之,是由于人际互动的规律导致了你行为的变化。

  三是情绪情感的原因。

  今天你来这里认认真真听我讲心理学,没有别的理由,是因为今天你的运气比较好,来上课的路上就捡到了一个钱包,心情愉悦,看什么都顺眼,听什么课都觉得好听,所以你在仔细地学着心理学,在这里,你的行为形成主要受到了自身情绪情感的影响,这可以概括为“心的法则”。

  四是行为习惯的原因。

  为什么你会认真听我讲心理学,其实认真听课已经是你的习惯了,这些天来,一直参加培训,你已经养成了下午要听点课,学习点什么的习惯,下午要是不上课还真是不习惯(当然要养成这种习惯还真不容易),所以你很自然地坐在教室中来听我讲课了。由于习惯而引发的行为这可以概括为“体的法则”。

  总之,人的行为生成可以归结为认知观念的原因、社会互动的原因、情绪情感的原因与行为习惯的原因,简化一下,是“脑的法则”、“脸的法则”、“心的法则”与“体的法则”。做为一名教师,要影响你的学生,必须要研究这些法则,充分利用这些法则,才能让学生朝着你的教育目标演进。教育影响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些法则综合运用的过程。

  随后我们要展开的,就是分享一下在心理学上,这些法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通过这些法则,如何演变成教师的主要工作策略。记得古龙有一本有名的小说,叫《七种武器》,我这里也学学他的样子,讲讲老师对付学生的“七种心理武器”。

如何对付“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教师心理学15

我们首先从“脑的法则”说起,即谈谈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转变学生的观念。记住下面的心理法则:

  心理法则:好人有好的行为,坏人有坏的做法,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理平衡。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追求心理平衡。怎么样才能平衡呢,一个自以为是好人的人,他()做了好事心理就平衡,一个自认为是坏人的人,做了坏事也心理平衡。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平衡状态,在他的内心世界,觉得是舒服的,也不会试图对自己做出改变。然而,当一个人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时,他就会觉察到不舒服,比如,当你们在听我讲课的时候,即使知道这个教室内有一些重要的电教设备看管并不严,但你可能没有想到下课之后,趁着课室管理的松散偷点东西回家,因为我们都是做老师的,大部分人也都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在他人面前也要为人师表,怎么会偷东西呢,即使偷也会感觉内心不安,因为作为一个好人来偷东西,自然会体验到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然而,如果今天进入教室里的有一个职业的小偷,那么他看到课室管理如此松散,就应该会采取行动,偷一点东西了,不偷反倒心理不平衡了。老百姓有句俗话,叫“贼不空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窃贼,看到机会而没有下手,会因此而懊悔;而一个好教师,也会因为对学生的误解而耿耿于怀,这很容易理解。

  类比到学生身上,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错误,不同的学生修正起来难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老师认为是好学生,家长认为是好孩子,自我感觉也良好的孩子,他们犯了错误,很容易改正。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用做过多批评,只要向其表明,他()犯了错误,那么他()自己就会懊悔不已,随后在深深自责中修正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学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比如说,有些学生,老师认为他是班级的“害群之马”,家长也觉得他“不可救药”,个人也觉得自己“天憎人恶”,那么,他做起坏事来便心安理得了,既然我不是好人,为什么要做好事呢,做好事也对不起大家对我的这么这么多称号啊,所以,他们往往拿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就这样了,随你处理。相对于前一种学生,处理起他们的问题就困难多了。

  我们这里所谈及的心理平衡问题,可以用心理学上一个经典的理论加以解释,那就是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费斯汀格认为,假如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例如一个学生有这样两种认知:“当学生不应该迟到”,“我迟到了”,这个人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因为由“当学生不应该迟到”可以推出“我不应该迟到”的结论,而自己当前的行为恰恰与这一结论相反。如果这种现象出现了,那么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因此,对于学生犯错误,好学生之所以心理痛苦,恰恰是因为心中存在“好学生不犯错”、“我犯了错误”两种失调的认知;后进生之所以无所谓,是因为在其心目中,存在的是“后进生常犯错”,“我犯了错误”两种并不失调的认知。

  根据认知失调论的观点,当一个人处于认知平衡状态时,他并不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也不需要改变态度和行为。所以,如果一个学生拿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针扎不透,水泼不进,“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语),那么,确实也是让老师头疼。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人至贱则无敌”说的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就这样了,你能把我怎样?”很多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简直失去了耐心,有时候甚至在心底里骂上一句,“死猪不怕开水烫”,没办法。

  对付这样的学生,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

  道理很简单:既然死猪不怕开水烫,那么,什么猪怕烫呢?

  活猪。

  那我们怎么办?

  很简单,救活了再烫。

  当然,这里我们用“活猪”、“死猪”来比喻学生并不恰当,但话粗理不粗,这个思路恰恰说出了对付“破罐子破摔”学生的关键所在,即:一些学生之所以犯错之后还丝毫没有悔改之心,恰恰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用一个较低的自尊心来达到与犯错行为的协调,所以,他()才能拿出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怎样”的态度而毫不愧疚。所谓“将死猪救活再烫”,转换成一般表达就是先帮学生找到自尊心,然后再批评他。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呢?记住:

  教师的第一种武器:赞美。

  通过赞美,表达你对他的认可,帮他()找回本该就属于他()的自尊心,提高其自我认知,自尊心提高后,再让其分析自身问题,体验心理失调,最后让其感觉到做了蠢事,进而完成转化。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批评一个学生的前提是他()有自尊心。只有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面对自己错误才能有所愧疚;只有一个对自己有良好期待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才会感到认知失调;也只有认知失调,对错误有所愧疚的人,才能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当一个屡屡犯错的孩子,被老师叫住,“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走在路上的时候,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教师刮起的暴风骤雨,那么,如何应对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呢?聪明而又错误不断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将自尊心放低,将良好的自我期待收藏起来更容易自我保护,因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的人与犯错误之间还相对协调,不会引发更多的心灵痛苦,所以当着老师的面,表现出我就这个样子了,你尽可能批评吧,我无所谓。

  一个本来就犯了错误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时候竟然拿出无所谓的态度,没有经验的教师看到此情此景,往往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一通情绪高昂的训斥,一顿脸红耳赤的说教,声音够大,情绪够烈,但有效果吗?有的可能仅仅是发泄自己的怒火而已,得到的往往是学生走后的挫败感。

  有经验的教师会怎么做呢?()知道,学生之所以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其实并非真的无所谓,生活中的每个人,即使那些人人皆知的所谓“差生”,他们也对自己有良好的期待。这种无所谓的表情,只不过是面对可能的批评所做出的自我保护姿态,用低自尊来平衡自己的错误,避免认知失调的痛苦,进而躲避自我成长的修炼。而人又只有在心灵痛苦的时候才会寻求改变,认知平衡不会产生变化的需要,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回他的自尊心,培养他()的高自尊,然后再点出错误,引发失调和改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交流是往往从赞美和认可开始的:

  首先,聊些家常以放松学生顾虑,顺势迷惑一下学生,让其不了解此次谈话的目的。典型的语句如“近期怎么样……”之类的。

  其次,主谈学生优点,帮其建立自尊心。比如谈到“你学习虽然一般,但同学关系非常好,讲义气众人皆知,老师我也对你充满期待……”之类,边谈边观察,当看到学生放松警惕,面露轻松,自我感觉逐步升腾之际,自尊心回来了,谈话的关键也到了。

  最后,一剑封喉,点出其错误:“既然你这么好,为什么犯那么愚蠢的错误?

  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起始。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所拥有的“有自尊心的学生应该积极进取”,“我犯了错误”两种认知虽然会导致失调,进而引发心理痛苦的体验,但最后的改变并不一定符合教师的期待。因为根据认知失调论的说法,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不仅仅一种,至少下面这些都是可能的选择:

  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当学生在“有自尊”和“犯错误”两种认知引发失调时,他()可以通过改变“犯错误”的认知来恢复平衡,比如,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来平衡自己的高自尊。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如学生可以在“我有自尊心”,“我犯了错误”之后,再增加一个“谁都会犯错”来获得新的平衡。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如学生可以在认知上降低“犯错误”的权重来平衡高自尊,即形成“我是各有自尊的人,我犯了错误,但错误不大”进而达成心理平衡。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即学生的未来不再犯错来平衡高自尊,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但很明显,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这四种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破罐子破摔”学生的时候,通过赞美培养自尊心,进而引发认知失调仅仅是工作的开始,我们在行为改变之外,还必须截断他()不通过行为努力就恢复平衡的道路,比如,认真调查取证,让其对错误无处抵赖;再比如,告诉他“谁都会犯错误,但不是谁总是犯错误”,再比如,提醒他所犯错误并不是小事,影响很大,等等。

如何应对“叛逆”的孩子?—《教师心理学16

在“破罐子破摔”的孩子之外,“叛逆”类型的学生也常常让教育工作者头疼,具体来说,所谓“叛逆”的学生常常是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听话,教师说东,他偏偏向西,你说不准染发,他专门在额头染一撮,你说不准留长指甲,她偏偏留一只,你说不准将mp3带到教师,他()专门买一个更先进的mp4进教室……总之,他们处处跟成人对着干,还总愿意给老师挑毛病,有的时候明显强词夺理,但就是不停人劝。这样的孩子,如何应对呢?他们为什么要跟大人对着干呢?他们难道不知道,教师、家长都是为他们好吗?

  其实,在成人应对这些难搞的叛逆少年之前,我们必须理解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的叛逆有其令人欣喜之处,这亦可能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能够独立去认识和应对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孩子发育到一定阶段,受自然成长定律的安排,一定要学会独立,也自然从身心深处产生出独立的需要。那么,什么叫独立,怎样才能标志自己独立呢?很简单的一个表现,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换言之,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独立思考的人;所以,青少年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表现出一些想法与成人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青少年心理表现中的“认知独立性”。但是,有些少年学生,为了表明自己的这种“独立性的需要”,偏偏的、故意的表现出和成人世界的不同,有的时候就成了“叛逆”了。

  因此,从心理发展上说,叛逆心理其实源自青少年认知独立性的发展。一个叛逆的少年,首先应该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为只有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独立性的需要,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发现成人世界的不足,对成人世界产生批判,进而表现出叛逆。反之,一个一直没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个始终听话的孩子,可能是一个智商发展不高的孩子;也更可能在未来的独立求生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他()可能成长为一个懦弱的男人,一个嫁不出去的女人。

  专栏:为什么她们喜欢李宇春

  她们是谁?她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玉米。意思是超级女声李宇春的fans。“玉米”由什么人构成?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个人觉得她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性是一群1520左右的年轻女孩子构成。为什么是她们,为什么她们喜欢李宇春这样一个歌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其一,李宇春代表着一种叛逆精神,这对于无数中学生左右的女孩子而言,无疑具有一种替代满足的功能。不管真实的情况如何,对于一个忙忙碌碌、整天活在家长和教师的催促下的女学生而言,李宇春不是因为刻苦学习,不是因为考大学,找好工作获得的成功,她仅仅因为爱好唱歌如此简单的事而一夜成名,这样的经历让多少青春期的女孩子心生羡慕。她那不必面对学习的潇洒,那略带叛逆、漫不经心笑容是如此迷人,这是每一个生长在校园压力之下女孩子的心中梦想。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不开心的,而李宇春的出现,给她们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即使不学习,唱歌也一样获得成功!

  其二,李宇春所代表的一种中性形象,潜意识中满足了女孩子们对异性的渴望。和别的超女不同,作为女性的李宇春,并不是以一个清纯乖乖女的形象出现的,她是一个略带男生气质的女生。可以说,更多的时候,她是以一种模糊了性别界限的形象出现的明星。这种非男非女的中性的清纯气质,恰好可以满足一下玉米们对于异性的朦胧情感。喜欢李宇春的女学生们,多处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在中国这种传统社会的影响下,喜欢一个赤裸裸的肌肉男,比如施瓦辛格,那样做的话似乎“性”的意味太浓,她们内心深处也不好意思,况且女性在这个时候,关于两性关系,更多想到的是喜欢和爱,而不是肉体上的性。所以,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女生们的偶像,中性装扮的明星们有时候更受欢迎,他()们象异性,但又没有“性”。这样一来,那些象女生的男生,或者象男生的女生就会更受到她们的欢迎了。比如,早些年前的林志颖,比如,现在的李宇春。

  其三,“玉米”们喜欢李宇春,一个重要的原因恰恰是成人世界不大喜欢李宇春。对于李宇春,家长们、老师们也喜欢并不多,许多成年人也总是感叹,为什么孩子们会喜欢这样一个“不男不女”的歌手。其实他们不明白,他们的这种态度,恰恰构成了年轻人喜欢李宇春的理由。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凡是都听家长老师的话,是不长大、不成熟的标志。在这个时期,他们一定要做一些成年人反对的事,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立性,才能表明自己是个成年人了。做成人世界不允许的事,那样才会更有意思,这样一来,你越反对,我就越喜欢。其实,每一代人,都会对自己的下一代有不满;而每一代人,都是经历了对上一代人反对而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那些喜欢李宇春的孩子们也是一样。

  每一代人,因为反抗主流的价值观念而成长,人类社会,也因为年轻人的不满意而在进步。其实,你看看如今的青少年,面对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想叛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还记得电影《红衣少女》吗?改革开放之处,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足以让人侧目了;但今天呢,即使你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大家也见怪不怪了。所以,今天的青少年,即使想独立,想叛逆,想跟成人世界对着干,也需要更多的创造性的古怪想法才可能达到了。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理解青少年独立成长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一极端,演变成“叛逆”,专门跟成人对着干,那么就令人头疼了,也有的青少年只为叛逆而叛逆,进而误入人生的歧途,就需要我们适时地教育干预一下了。

  那么,如何去应对这些所谓的“叛逆”学生呢?我们还记得前面所谈到的如何对付“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吗?虽然两类学生的表现有所差异,但对付的方法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赞美和认可,表达出你对他()的理解。

  叛逆学生什么表现?不就是处处跟你对着干吗?什么时候他()会满足,不就是不听你话,把你气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吗?那我们的策略很清楚:你跟我对着干,我不接你这一招。你故意出新搞怪,我偏偏不为所动,不因此生气,相反,我理解你、认可你、尊重你的这些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言行,因为我也曾经年轻过。

  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对青少年而言,他们的许多叛逆表现,恰恰和“罗密欧与茱丽叶效应”相关。其实不仅青少年,不仅爱情这样,人性本身就如此,越是禁忌的东西,我们便越发地想尝试一下。比如,“雪夜闭门读禁书”成为古代读书人生活中的一件快事。现代人也这样,互联网这么发达,成年人也许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色情书籍,但哪一部影响最大?《少女之心》。为什么,不仅因为当年手抄本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被禁止得太有名了。

  对于那些叛逆的少年来说,他们之所以去做某些事,本来并不一定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有人禁止他们去做。如果一个叛逆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没有引起成人的更多关注和反对,人们表现出理解和认可,那么做起来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叛逆的问题可能也因此而解决了。

  许多人很喜欢看《家有儿女》这部电视系列剧,其中有一集的故事很有意思。某天王巨星要来本城市进行演出,这个明星是刘星和晓雪的偶像,这样的人物到自己的城市来了,他们一定想要去现场为自己的偶像呐喊助威了。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爸爸夏东海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给他们买了明星演唱会的门票,不过,爸爸对姐弟两人去演唱会不放心,便多搞了一张票,他要和孩子们一起去看看天王巨星。所以,三个人幸福地唱着、跳着出发了。

  演唱会的具体情形未知,出发之后的下一个镜头是刘星和晓雪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而爸爸夏东海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样子。为什么去看自己的偶像,回到家却是这个样子呢?刘星忍不住道出了其中的原委:本来是去看自己的偶像,可一到现场,刘星和晓雪还没有兴奋起来呢,爸爸却表现得比谁都高兴,大喊大叫的样子吸引了许多人,搞得两个人很没有面子,一点也没有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欢愉,所以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为什么看到了自己的偶像却不觉得兴奋?这其中的心理原因在于,青少年之所以喜欢偶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偶像的离经叛道让他们有替代满足之感,有属于自己的偶像也是个体独立的一个体现。但是,在《家有儿女》这一剧集的情结中,刘星和晓雪所喜欢的偶像遭到了爸爸夏东海的认同,这样一来,由崇拜偶像所带来的个体独立需求得不到体现了,而且爸爸的表现也让孩子们怀疑自己:爸爸如此兴奋,我们怎么和爸爸喜欢一样的偶像,我们的欣赏水准这么土吗?真没意思。

  关于“他们为什么喜欢李宇春”的小文写于两年前,那个时候正是许多家长觉得李宇春“不男不女”的时候,也是孩子们为偶像疯狂的时候。今天,更多的成年人认可了李宇春的努力和成长,而今天喜欢李宇春的那些孩子,也变得更为理性了,他们不再因为老师、家长们的反对而喜欢李宇春,他们仅仅是喜欢李宇春这样一个人。

  对付那些叛逆孩子的关键,他()跟你对着干,你不能跟他()对着干。

转化学生从哪里开始?—《教师心理学17

书刊杂志、报纸电视或者真正的教育培训中,我们常常看到或者听到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感人教育事迹。在改变后进生的案例中,这些优秀教师的表现让人神往,常常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学生,在优秀教师的一次促膝长谈之后,或者在一次有些传奇的教育事件发生之后,孩子就转变了,就从此天天向上、茁壮成长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也受这样的案例的影响,常常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案例中的教师一样,“快刀斩乱麻”地工作,学生能在当头棒喝中接受教育并转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样的事情往往没有发生,对更多的教师而言,日常教育中遇到的更多是改变学生的艰辛与教育无效后的挫败。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优秀教师的教育案例呢?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清楚那些“神奇”的教育案例与真正的教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那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描述这些教育案例时,为了节省时间,为了集中要点,为了更充分表达教育的科学和艺术……经过加工、整理、修饰,这些教育事件也逐步变得精彩甚至有些神奇起来。这样一来,好像学生是一下子就被转化了,其实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的。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留意人人都有的,而中国人又常备的善于“偷懒”的观念。说句玩笑话,在我们的古老文化中,似乎就存在一种懒惰的、希望不劳而获的思想。比如,佛教东传过程中,在达摩祖师那里,“面壁十年图破壁”,本来是一种苦修禅法;但到了中国一发展,便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禅法了。政治上常希望几年之内超英赶美成为现实,而教育上,多快好省教育学生也成为许多老师的理想。但必须清楚的是,学生的问题常常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希望一两次教育而立即改变一个人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要讨论的是,那么多优秀教师谈到的“失足少年”幡然悔悟的事都是编的吗?当然不是。不可否认,有一些学生确实是在教师的激情感召下而重新调整了人生的航程,也有一些教师仅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两次谈话就可以让后进生醍醐灌顶,健康成长。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这些案例更多的只是一些个案而已,并不具备普遍性。对于大部分基层工作的教师而言,改变学生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既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教育转化就是慢慢发生的,用具流行的话语,“教育是慢的一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学生逐渐变化的。那么,这些变化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教师应当拥有的第二种“武器”:承诺。

  从小要求到大转变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把青少年分成两组,其中的一组人让他们讨论一个关于助人的倡议书,同意的在上面签名;另一组则什么都不做。过一段时间之后,跟他们讲述一个志愿服务的任务,希望他们能放弃一些休息时间,参加某种志愿助人活动,结果,相对于另一组,那些讨论了助人倡议,尤其是在倡议书上签过名字的人,参与后来的志愿活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言而有信的(不论好人坏人),承诺的行为都有义务去履行。一项承诺,就是一个对自己的郑重期望,一个自己未来行为的操作指南。当然,这项原理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如果要一个学生发生行为的转变,应该是从承诺开始的。具体操作的行动策略应该是:“不承诺→小承诺→公开承诺→行为转变”。从教师的角度说,要想学生大转变,教师先提小要求。

  大的转变往往是从小要求开始的。

  许多教师的成功案例也都说明了这一点:

  全国知名班主任魏书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自己的一个案例:一个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每天学习的时候也是毫无兴致,常常趴桌子睡觉。当老师发现之后,便和他说,“反正天天在这里百无聊赖,还不如找点事情做。这样吧,”他建议学生,“反正本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生字也不多,你就把语文中课后的生字看一看,如果一段时间后能新生字能全背下来,我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表扬你”。学生一看反正任务也不多,而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得到表扬自然也是脸上有光的事,于是就答应了。

  过了不久,老师检查,果然学生把新生字都背下来了,老师也按照原先的约定表扬了他,学生当然也得意洋洋。老师趁热打铁,继续提要求,“既然生字都背下来了,生词也不多,顺便也背一下吧?”学生于是开始记忆生词,然后,老师步步紧逼,“既然生词都背了,再造几个句子吧?”过一段时间,“既然句子也造了,不如再写篇作文!”……在教师的从小到大的不断要求下,学生也就不断地进步和成长了。

  语文成绩可以这样进步,数学成绩也一样。我听过另外一位知名教师讲的例子,和魏书生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只得了18分,学生自己也不满意,觉得很懊丧,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数学老师找到他,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先安慰了他,然后提醒他在数学上的潜能,最后帮他分析试卷,并替他惋惜起来,“你看看你这次的数学卷,多可惜,本来判断题有十分,乱猜按照概率都能得一半分,而你竟然都没有做,太可惜了。”学生也认同了老师的分析,老师的要求便跟进了,“这样吧,下次也不要求你多,只要你比这次多5分,判断题都做一下,我就会给你一个特别的奖励。”

  学生一看老师这么关心自己,又举手之劳的事情,便答应下来。认真听了几堂课,其实现在的学生都聪明,只要一听课,成长的就不止510分了,他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于是老办法,老师的要求也便不断加码了,再加点,再加点……学生的成绩遂得到了改善。

  小要求促进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科成绩可以用此策略,思想教育也可以用此策略。下面的例子同样是一位全国知名班主任的教育案例,许多年前我听她这样讲过,不过现在她一般不在举这个例子了,我一会再说为什么。先说案例:

  一位初中女教师,和班级的学生关系搞得不错。学生们也把她当朋友看,有些什么心事也愿意跟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女老师交流。一天,一个男生找到了她,谈起了自己的心事。原来,男生喜欢上了本班级的一个女孩子,想向对方展开追求,但又怕遭到拒绝,就来老师这里来征求意见。换言之,这就是传说中的早恋了。

  遇到这种青春期的恋情怎么办,这也是许多教师比较头疼的事。当然,案例发生的时间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那个时期,其实包括现在,许多老师遇到学生恋爱问题的整体思路是:见一对拆一对,拆散一对是一对。案例中的女老师也不例外,她的目标也是想把这种早恋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但很明显,不管是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未成年人,爱上一个人都是甜蜜而幸福的,不容易的,青春期的恋情拆散更不容易,怎么办?

  女教师的办法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谈到的“从小要求到大转变”。她先是感谢学生对她的信任;然后表示,在这个年纪对异性有好感实属正常;在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之后,对话的重点来了:

  师:你看上了这个女孩子,你觉得她哪点好呢?

  生:哪点好?哪都好啊……(以下省略2000)

  师:哪你觉得她有什么缺点没有?(注意,有转折,关键点来了)

  生:缺点?没觉得她有什么缺点呀?(当然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师:你看看,不理性了不是。人哪能没有缺点呢?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表白肯定是不合适的。

  生:哦。

  师: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先别着急表白,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先回家仔细思考一些,她究竟有什么缺点,找到之后你再来和我谈,然后我再帮你分析以后的对策。(“小要求”终于出现了!)

  生:好吧,谢谢老师。

  几天之后,学生找到老师,向她报告。

  生:老师,我终于找到她一条缺点……

  师:找得好,这样你就会理性一些了,但人哪能只有一条缺点呀,肯定还有,你先别着急谈恋爱,这样还是不理性,回去再找找。(典型的逐步提高的要求)

  几天之后,学生找到老师,说他的新发现。然老师再继续要求,“肯定还有……,再去找……”。事情的最后结局是,学生有一天找到老师,说了自己“理性分析”的结果,“老师,我现在发现她缺点太多了,一点不值得我去爱”。教师的目的达到了,成功地阻击了一对未成年人即将开展的爱恋。

  当然,对于这个案例,教师的处理肯定是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也是这位知名的班主任现在很少谈及这个案例的原因。关于学生的“早恋问题”如何处理,现在的教育界也没有大家都认可的通行做法,但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至少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原理原则。这样的处理,虽然现在消除了早恋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也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婚恋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说,经过“爱情理性”的这么一辅导,学生养成了对任何一个女性都要找一番缺点的习惯,以后人家一介绍女朋友,他别的不想,先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毛病,这样的恋情就很难真正的展开了,因为俗语说得好嘛,“爱情本来就是盲目的”。

  然而,不论事情的对错,从另一方面看,案例中的女教师对学生的预期转化毕竟实现了,她的教育影响是到位的,她的实施策略,就是我们所谈到的“武器”:承诺。

  也许有人会说,这三个教育案例,确实是从小要求促进大转变的,这里面也没有什么“承诺”的问题呀。其实,这里所说的承诺,不仅包括语言的、文字的,还包括心理上的,即在心理上,认同并答应要去做某事,也是一种承诺。小要求是外在因素,是教师发出的;而承诺则是内在变量,是学生反应的。正是教师的小要求,引发了学生心理的最初承诺,最后教师逐步提要求,学生渐次履行承诺,达到教育转化、行为改善的目的。因此,如果内外因素都考虑到,可以拓展一下,将这种策略称之为“要求-承诺”策略。

  但是,大家清楚,并不是每个承诺,都能达到最终行为的改变。就像当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的,“戒烟是件很容易的事,我已经戒了一千多次了”。戒烟的承诺很容易发出,但最终的戒烟并不容易。那么,教师要提什么样的要求,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承诺,才更利于对行为的促进呢?

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调适

自我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体所关注,而且也是心理学重要研究课题。在此主要涉及教师的自我认识与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

  ()自我认识

  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许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他们或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或是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这两方面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因此,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要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所带来的误差。

  正确地对待自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有接纳自己或自我接受问题。一个缺乏一定程度的自我接受的人,绝不可能有其真正的成功与幸福。人无完人,每个人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容颜、身材、才能及财产等。自我接受就是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许多人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基本问题就出在对 “自我”的观念上:一种是认为真实的我不完美,因此排斥它,憎恶它。他们想创造一个虚构的理想的自我来取而代之,结果反而使自己的心理受到伤害。另外一种是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结果傲视一切、有恃无恐,这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会到处碰壁,因而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正确地处理好自我接受的主要方法是:一是,要有适当的抱负水平,尽可能使自己的能力与现实接近。二是,社会比较的标准要广泛,避免用自己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中去。

  ()自我职业观念

  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体现出的态度。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与增进。具体应当做到:

  1.树立教师事业的信念

  你是否喜欢教师职业,会一生乐此不倦、安贫乐道,且深信教育对社会是有贡献的。如果个人能肯定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由担任这一职务而发生的许多生活上的困难问题,都会逐步地加以解决和适应。教师虽然工作繁重、生活清苦,但是,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有了这种心情与心境,那么教师就已经具备有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2.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社会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改革,教育也如此。其实人天生就有一种探究反射心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就是新经验的接受过程,但是这种变化也会带来难题和威胁。人们常常保持现状,因为人们情愿遭熟悉之难,而不愿受改变后的陌生之苦。应激研究泰斗塞利 (H. Selye1980)曾说: “很多人停滞在一个阶段不进步,就是因为不愿改变现状”。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仅自己研究课程,改进教学,不断进步,而且接受他人的新方法,不断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永葆激情,才会因成功而快乐。

  3.培植人的信与诚

  对人要信任,处处以诚待人,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良好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教师是一种帮助人的职业,要与各方面人打交道,其中主要有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教师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教书育人。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所以称为教师,就因为他有教育的对象——学生。师生关系既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同时信任学生,接纳学生,鼓励学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随笔: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小学生 心理 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教育策略(转载) (修改)
封面故事 | 对话郑立平:班主任要做终身学习者
克服急躁情绪,让学生在和谐快乐中成长 (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论文)
严师出高徒吗?我有疑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