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显正街记忆》| 老街流影 西门口

西门,是指汉阳古城凤山门。从显正街出西门,西接西大街,南通南城巷,北衔北城巷,街上老人习惯称西门周边为西门口,东门周边为东门河。西门到东门,一条青石板路贯穿显正街。汉阳城墙1929年被拆除了,最后尚存在显正街与西大街交会处,颇有一点巍峨之感的凤山城门,不幸也于1952年被拆除。西门口、东门河就成为两个方位概念。

20世纪30年代残存的汉阳古城墙。麻建雄供图

19501960年代,显正街上大都是木砖混两层楼为主的房屋,那房屋虽不特别考究,但老街十分热闹。商铺店面密密匝匝,人车川流不息。其房屋临街立面都是木结构,一楼排条门板,二楼木板开窗。屋侧立面是青砖,顶是土灰瓦。街上也夹杂少量新中国成立前后建的两层红砖瓦房,也有一些晚清和民国时期留下的江夏式民居、深宅阔院和教会建筑。这些建筑高高低低,透出岁月的留痕。最高的建筑,是显正街天主堂;最新的建筑,是武汉市第五医院 (简称五医院)门诊大楼和住院病房;最古老的建筑,是共勉街牌坊;最美的学校建筑,是显正街小学;最大的江夏式民居建筑,应该是我家租住的这间大屋。

大屋的正对面是五医院当年的新门诊大楼,从街上一条约五丈长、逼仄的陡坡马路上去,就到了门诊大楼大门两边那条左右抛物线似的车道。大屋临街马路边,是一个小广场,那残留的水磨石的地面,被划分成若干两尺左右的方块,那是 原汉阳新华书店旧址遗留下的一楼地坪。1950 年代初,一场火灾,书店被焚, 新的书店就搬到鹦鹉大道。留下这片当时称为“豪华水磨石”的小广场,成为 街坊和伢们晒太阳、乘凉、玩耍,特别是跳房子的好场所。

我家住的大屋距西门口约百米。1950 年代末,西门口还保持着汉阳商业中心的地位。从天主堂、五医院,到西门口的显正街,两边是熟食店、茶馆、粮店、副食店、包子铺、刻章子铺、补胶皮套鞋铺、“冰铁铺”(补钢精锅的)、纸马铺、裱画铺等,它们一字排开,一家紧挨一家,热闹非凡。西门口 的十字街口,是显正街、西大街、北城巷、南城巷的交叉点,那周边街巷的商铺 作坊还要多,都想靠西门口近点,随么铺子都有,随么什都有卖的,街头里巷的人们,无事时都想去那里逛逛。往南城巷走的方向,又有一个大广场,成为西门 口的中心集市,南城菜场、高级粮店,生产著名冰川牌的武汉羽绒服装厂,都在这个区域,不晓得几热闹。

1960 年代开始,这里有些店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逐渐消失或改变了经营方式。

汉阳古城墙砖。张亮供图

西门茶馆是汉阳最大的茶馆,位于天主堂隔壁。茶馆店堂高阔,轩窗豁达,木柱横梁下摆着七八张木方桌、多条长凳,案几上摆着青花盖碗、紫铜茶壶。一溜排近一尺高的白铁大茶叶盒,用正楷颜体书写着“瓜片”“松峰”“龙井”“银针”“毛尖”“香片”等茶名。一个半人高的烧水土炉边白雾氤氲,全店堂都浸润在水蒸气伴混着茶叶的清香里。“文革”前,茶馆里还是摩肩接踵、稠人广坐。老人居多,喝点花茶香片,嗑点五香瓜子,听点评书楚戏,看点魔术皮影,打点撮牌“上大人”,谈天说地,“酝点泡子”(构思开心的事),好不热闹。

茶馆的评书开场了,茶馆跑堂前后忙活,茶客们坐在那儿静静听着。啪!惊堂木一拍,“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位艺人刚讲完一段,下面便发出“好!好!”的叫座“抬庄”(捧场)喊声。

茶客们“咵天”“吹牛皮”的是多数。茶馆隔壁巷子住的卖麻花的爹爹段子最多,如:“此火不为火,周瑜拜诸葛,筑坛借东风,那火才是火。”“此楼不是楼,孔明遇鲁肃,祢衡骂曹操,那'楼’才是'楼’(鲁莽)。”又如:“此烟不是烟,白蛇遇许仙,水漫金山寺,那'淹’才是'淹’。”麻花爹爹在背后还给茶馆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年一度过春节;下联是:一杯开水无茶 叶。横批:屁得有瘾(屁:小气)。麻花爹爹是街上儿子伢们的偶像,他走到哪里,总有几个伢围着他。

这茶馆,常常是偷闲人的聚集之处,那时流行斗蛐蛐(蟋蟀),因而,也有人把蛐蛐罐子拿到茶馆,与同道交流。这蛐蛐是三里坡捉的、还是显正街老屋基下捉的,喂米好还是喂青菜叶子好,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些人有时也斗斗蛐蛐,那蛐蛐斗起来,就围了一坨坨的人,他们把头压得低低的一圈,有品评的,有赌输赢的,有紧张得捏紧拳头的,也有把眼瞪得大大的,大气都不敢出。还有人把养着画眉、鹦鹉、八哥的雀子笼拎到茶馆,并不与人交流,一边抿茶,一边与雀子说话。

茶馆斜对门的凤凰巷口右边,一排店铺台阶较高,中间是家纸马铺。门口挂满了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扎糊的纸箱、纸柜、纸房子、纸马、纸牛、纸花灯等,总是吸引着我前去观看。那铺子中的一男一女两位老师傅,总是那么专业地做着手中的活。他们先用竹篾片、竹竿扎成房子、箱柜、马、牛形状的框架,再糊上彩色的纸,也有的先糊白纸再上颜色。那玩意儿神奇得很,就那么一把小剪子、一把小刷子不停地在手中左右交换“场地”。小刷子不时在一盆 “面糊”(糨糊)中蘸两下,又在裱上的纸上刷几下。我有时站在门口把他们的光线挡了,老人就用手把眼镜架抬了抬,自己转个方向又扎糊起来。

1951年汉阳区各界人民(四万一千人)五一游行示威检阅台,检阅台前为临时扎的庆祝活动牌楼 

汉阳区档案馆供图

武汉民间把绑扎粘糊彩纸的行当称之为纸马铺。过年过节、娱乐庆典、生老病死都少不得它。

一是扎冥器。因为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像皇家贵族用实物陪葬,那么,扎点纸 箱、纸柜、纸房子,想让亡者到阴间生活方便点,扎糊些纸马、纸牛、纸钱,想让亲人到另一个世界不愁出行、用度。送葬前,在左邻右舍前展示下孝心。下葬后,在亡者墓前一把火烧掉,让它随风飘到亡者那里,寄托活人的哀思。

二是扎喜庆牌楼。那时,每当春节、国庆或大的庆典活动会场,就会用彩色牌楼展现喜庆的气氛,有时配上树叶、彩灯,那就更热闹了。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移风易俗,红白喜事的牌楼就不太扎了。

三是扎花灯。汉阳自古就有扎花灯、观花灯、舞花灯、玩花灯的民俗。据老人说,明末清初的汉阳花灯,已享誉荆楚了。儿时,初一到十五,我都会跑到归元寺、汉阳公园、晴川阁观花灯,看热闹。西门口有鹦鹉洲上的木行,江堤三里坡的农民提着花鸟鱼虫的花灯巡游到这里。铜锣皮鼓开道,鞭炮烟花迎接,紧接着,采莲船、蚌壳精、虾子灯来了,舞莲湘、踩高脚、打腰鼓来了,锣鼓伴着鞭炮,彩唱和着号子,纷至沓来,热闹至极。舞龙灯总是“压轴 戏”,也是最高潮,只要龙舞起来,鞭炮就会放得你震耳欲聋,真是一街的烟雾,一街的欢笑。

西门口往北城巷方向走,还有一家蚊香铺。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还消费不起现在这种小盘蚊香,更没电子蚊香之类的驱蚊器。蚊香铺自制一种大盘蚊香,是用白棉纸与驱蚊药末卷成长条,盘成小面盆大的圆盘,药末中还渗了些“六六粉”、敌敌畏之类的农药。晚上用一块木板垫在下面,烧成烟雾,用以驱蚊。这样,时间一长,下面板子就烧得像块木刻画,但驱蚊效果蛮好,只是烟子 太呛人。蚊香铺还有一种长杆的蚊香,约两尺多长,像现在庙里烧的高香,插着点的,效果差不多。

西门口往西大街走,还有一家秤铺。长秤杆、短秤杆插立在门口,大秤砣、小秤砣摆满一地。师傅坐在那里,把一根细长的硬木(有的是红木)秤 杆,打磨得又圆又光,然后再用手工钻子在秤杆上钻很多规则小洞,镶上铜点,做成刻度,最后做提纽,配上圆盘、秤砣,一套标准秤就做成了。

儿时的年代,老城区百业俱生,只要人们需要。如那时街上还有专为死人服务的棺材铺、寿衣铺。当时的伢们有句顺口溜:“抬头走,迈大步,迎面来 到棺材铺,棺材棺材做得好,一头大、一头小,装着死人跑不了。”那时人死还 可以土葬,入殓时逝者要穿戴寿衣、寿帽,右手边放入一根棍棒或柳枝,称 “打狗棒”,身边放若干包石灰筒,六寸左右长,按年龄算包数。如送葬,亲属则要披麻戴孝,家里点长明灯,请归元寺的和尚或者元妙观的道士念经。也有周边农村来的,长期在街上帮人做道场的土道士。土道士多一些风趣和迎合,念经带点表演和做作,掺进一些楚剧唱词、祭祀礼仪。有时通宵达旦,吵得街坊邻居难以入睡,但人生一次,大家都很理解。街上很多家庭,在老人活着时就准备好了寿(棺)材,把它放在堂屋,那是一种孝心,老人见了也高兴。

西门口周边,还有箍匠铺、篾匠铺、皮匠铺、“冰铁铺”(补钢精锅的)、铁匠铺和补胶皮套鞋铺,现在也不多见了。

圣·高隆庞诊所的修女在显正街上,可见街上的青石板路和店铺

显正街上的黄包车,可见街上的青石板路

拍摄于1941年,爱尔兰《远东杂志》

大屋对门踩三轮车的张师傅,如果天不是太凉,就喜欢摆个小桌子,在家门口喝喝小酒,边喝边找人咵天。总讲他当年拉黄包车时,西门口停一大排黄包车的情景。这些情景我其实并没有亲眼看见,但听多了、想多了,脑子里总有一幅古城楼、青石板和黄包车的场景,还有几声楚剧粗犷简朴、委婉柔和的哦呵腔,一段湖北评书幽默酣畅、雅俗共赏的汉派方言,在耳边萦绕。

那个时代,拉黄包车的车夫完全是靠双腿跑,与扛码头做的工一样,赚的是 辛苦钱。体力消耗大,精神上很郁闷,因此,他们都喜欢喝点酒,在晕晕然中拉 车,后来改成踩三轮车也是这样。武汉人不知什么时候就称他们为“麻木”,其实 这是个很令人心酸的称呼。

西门口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分布是,它靠显正街这边是天主堂,是汉阳天主教的主堂,而靠西大街这一边是当时的福音堂,这个堂则是汉阳基督教的主堂,它们二者相距不到一百米。西门口靠北城巷这边,是武汉二十三中(原训女中学),而靠南城巷这边,则是武汉三中(原晴川中学),它们也相距不到二百米。汉阳教会的两个主堂,中学的两所重点学校(两校一直是汉阳的一二名)都集中在西门口四周。在这里,还有两所重点小学,位于显正街上的显正街小学,位于西大街上的西大街小学。

福音堂也有些年代了,据载,清光绪八年至十年(1882 1884 年)间,基督教伦敦教会的牧师、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即来到汉阳办教会。他先在西大街邬家大巷旁边设了教堂,数年后,即转让给英国循道会牧师李修善作教会发展地。李修善牧师后来又在离西门口不远的西大街建了福音堂,福音堂便成为基督教循道会在汉阳的主堂。福音堂在“文革”中被拆除。

1937年,汉阳训女中学的图书室

汉阳训女中学的食堂。英国沃克·弗兰克拍摄

刘健林供图

市二十三中,前身就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训女中学,是中华基督教会为纪念英籍李修善牧师而建立的,它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春,先取名“训女书院”。1919 年,改为“私立 训女女子高中”,附设初小、高小各 班级。1933 年,刘帼芳女士担任校长,学生近 400 人,新校舍于 1936 年冬落 成,是训女中学的最盛时期。1938 年,日寇轰炸武汉,刘校长和几位爱国老师坚持与学校共存亡,守着已沦陷的空校园。后来又携着仪器渡过汉水,在汉口旧法租界办学。训女中学曾以校园优美、师资雄厚、设备齐全、质量优良而为人所称道。1953 年,学校被国家接管,改为公立学校“湖北省汉阳女中”。1955 年,又改为“武汉市二十三女中”,学校得到更大的发展。

1950 年代末,我在那里读幼儿园时,该校的校舍还很完整。校大门在现北城巷菜市场那个拐角处,从一个江夏式民居的青石门框进入。校里面是灰砖的西式教室,民国时期西方现代派建筑的礼堂综合楼,显现出一种当年的西洋气息。那一年学校收割了麦子,一垛垛堆满校园,黄灿灿的。我和幼儿园的伢们钻到麦垛里“躲猫”(捉迷藏),弄得满身麦芒,引来满园笑声。

1980 年代后,老校舍逐步改造拆光,尚存明代“元妙井”。建现在这组新校舍时,拆了最后的民国建筑礼堂综合楼。时任校长汪玉明找我去参谋设计方案时,我也没阻止拆楼,要了一张礼堂综合楼的老照片,我儿时读的区教育局幼儿园就在它的一楼。它楼上那间宽敞明亮有着阶梯座位的大礼堂,更是无数学子心里的美好记忆。

1960 年代前,西门口相当于汉阳钟家村的地位,除了繁华的商业、扎堆的学校、并峙的教会外,当时政府机关、银行、医院也都在这个区域。上下班时,干部、职员、医生、教师、学生、工人、神父、修女、家庭妇女,三轮车、板车、自行车、手推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现在的西门口仍是老城区的一个中心,各种店铺很方便居民生活,挤在一起也不愿离开,尚存的天主堂、圣·高隆庞医院旧址和汉阳树,还在无言诉说着这里的往事。

汉阳二十三中学老大礼堂。汪玉明供图

我们对往事的深情回望,其实也是对我们城市和谐、健康、科学发展的一种文化积累和梳理。如果我们在汉阳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中,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中心片区,复原凤山门城楼遗址,恢复一段青石板路,扩建一个广场,把天主堂、圣·高隆庞医院旧址和汉阳树都请进来,把白求恩来过这里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用雕塑和碑廊等形式反映出来,给我们的后人留住西门口这个老汉阳的珍贵记忆,将会意义重大。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阳双凤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轮美奂,武汉十大教堂建筑
为何北四川北路改称四川北路?东大名路却不成大名东路?
同为“新场古镇”,四川这个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西蜀水乡古镇比上海那个好玩多了
闲说武汉(四)——汉阳的宗教
汉阳考
《显正街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