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北方人方言那么少,南方方言那么多?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这个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4亿人,而因为源远流长的历史,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

按照现代通俗划分方法,现代汉语方言分为7大方言区,包括:即官话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在这7个方言区内,除了官话方言,剩下的6个方言区都位于南方。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北方多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

从夏朝建立开始,北方地区就开始了文明的进程。

长期以来,北方都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而此时的南方,还处于未开发的蛮夷状态。

所以北方在文明程度、人口数量等方面要远远领先于南方。

但文明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惨烈的战争。从夏朝开始,中原地区就不断爆发战争,惨烈的战场除了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还导致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外迁,而外迁的方向,是男方。

316年,西晋灭亡,中原大乱,此时内迁数百年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趁机犯上作乱,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动荡时代。

中原大乱,大量的汉人选择离开中原,到南方谋生,于是出现了“衣冠南渡”的奇观,这是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756年,安史之乱,摧毁了大唐盛世,中原地区再次陷入长达数年的动荡中,“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形成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局势更加动荡,于是大量北方的汉人再次选择南迁,形成第二次人口大规模南迁。在这次南迁中,很多北方汉人南下到今天的福建地区,建立了土楼的奇观,形成了客家方言。

1127年,金军南下,“靖康之难”爆发,北宋灭亡,北方地区再次陷入动荡之中,面对少数民族的蹂躏,大量汉人再次选择南下避难,形成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三次人口的南迁终于使南北方人口出现逆转,南宋时期,南方人口终于超过北方。

而在三次南迁中,大量的汉人南下,保留了北方的语言系统,这些方言因为远离战乱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南方的方言区。而北方因为人口北大量屠杀,方言也一次次被消灭。

所以,南方方言要远远多于北方。

2、北方地形平坦,南方地形支离破碎

我国的地形很有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北方相对平坦,而南方则支离破碎。

北方,主要的地形区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等。

而南方,主要的地形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

相比而言,北方的各地块相对完整,而南方的地块则起伏不平,加上南方河网密布,使南方的地形更显破碎。

地形破碎带来的结果就是各区域相互的交流困难,在“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典型的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尤其是云南,因为高山的阻挡和隔阂,虽然两个民族距离很近,但是方言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其实这种情况在整个南方都有体现,因为地形的有效阻隔,各个小区域形成了自己独立发展的文明,在交通极其不方便的古代,各区域相互间的交流几乎为零,高山大川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方言的作用。

我国现代汉语虽然有7大方言区,但是在南方6大方言区之中,还有数不清的方言区,在次方言区还有方言小片,这使得南方方言异彩纷呈。

相比之下,北方的各个地形区都相对平坦,各地区的交流也相对频繁,特别是经常打仗,相互间的沟通更加密切,这些因素使得北方的方言呈现了互通性,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方言大区。

3、官话是以北方方言为主,方言融合多

北方方言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北方方言经历的融合和变革太多了。

因为文明诞生时间早,所以几乎是从出现文明开始,北方的方言就在不断融合发展。

除了北方内部各地块之间方言的融合,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南下侵扰,很多游牧民族还在北方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北魏、辽、金等。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得北方的方言注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宋朝之后,虽然北方人口少,但是由于大面积的民族融合以及方言融合,北方方言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方言,因此,北方方言开始成为我国的官方语言。

今天的普通话,是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方言为蓝本进行优化形成的。普通话的推广也促进了北方方言区内部的方言整合,使北方方言形成一个内部差异更小的方言大区。

所以,北方方言注定要比南方方言少!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语方言的来龙去脉,这篇文章告诉你
闽粤当官得取决于北京人?为了纠正“胡建”口音,朝廷真尽力了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你知道现在的广西人基本都是来自哪里的吗?
云南方言[云南方言]
凿凿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