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钱的72变


本文为 徐黎娜 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徐黎娜

作者简介

19岁,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喜爱研究中国货币史、收藏历代古钱,能够熟练掌握纸币、邮票的整形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数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金属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或元宝的演变 ,以及纸币的产生。


货币的起源——自然货币

在我国远古时期,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部落或家庭之间偶尔发生的交换活动也只是以物易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也相对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需求不断扩大,以物易物交换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了,于是人们急需寻找交换的中介物。

原始贝币产生于商代,距今已有约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钱币的始祖。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因而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它大小适中,具有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天然贝就逐渐充当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海贝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海域。它作为货币的出现,反映了商代商业交流的情况,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大型海贝一枚 中型海贝二枚 北京保利2012春拍

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时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金属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从商朝中晚期至周,由于人口增多、农业进步、手工业发达、商贸往来频繁等诸多因素,促使货贝需求量猛增,故在当时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等。这类贝币形体都较小,其长绝大多数在1.2——2.4厘米之间。

时间:西周 玉贝币(属于石贝) 长:23mm 西冷拍卖成交价17250元

在商代晚期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铜贝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了,其中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

西周 大型鎏金铜贝币 长:29.2mm数量 西冷拍卖34500元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的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楚国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由于钱形为贝,因此将蚁鼻钱划分在贝币类。

战国·楚 “哭”、“各六朱”、“君”等蚁鼻钱一组八枚,内有陶质蚁鼻一枚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样货币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非常复杂。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币型有:布币、刀币、圜钱、方孔圆钱等。


一. 布币体系:

1)空首布

公元前六世纪后期,“贝币”已完全不能适应市场交换的需要了,买更贵重的东西,恐怕要肩挑车推才能支付,这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混乱。到了东周后期,这种单一的低面值的货币制度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东周实施了币制改革,铸行大额“货币”与各种“贝币”并行。东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铸造出了大钱——空首布。

空首布是模仿古代一种农具铲而来的,古代铲土的农具带有一个把儿,为了插把儿,有一个安把的地方设计成空心的方锥,钱币学上称为“銎”(qióng)。

空首布头部的形状(钱币学上称为“銎”)

空首布形体的演变

原始铲布(空首布的前身)是春秋早期出现于周、晋等地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由青铜农具镈(bó)演变而来。形与铜铲相似,故又称“铲币”,是原始工具“铲”向空首布币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物证之一。

春秋 大型原始铲布(长:131.3mm) 中国嘉德69000元

原始早期空首布非常厚重,非常接近于农具”镈”,之后空首布的型体逐渐演化变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携带,与后世钱币的减重不同,在那时减重不影响作价。

中后期空首布主要有三类币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

币型一:耸肩尖足空首布。指布币的两肩向上耸起,并与币身中线成一定的斜角,下端尖锐,头部又有一个空腔。

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  通高14.5厘米

币型二:平肩弧足空首布。布币的两肩为平直状,弧足指布币下端呈圆弧状,所以叫“平肩弧足空首布”。


春秋·王畿 “少曲十”中型平肩弧裆空首布(93毫米)中国嘉德拍卖成交价46万元 

币型三:斜肩弧足空首布。指布币的两肩部向外倾斜与币身中线呈现一定的夹角,弧足指布币下端呈圆弧状。

战国 斜肩弧裆空首布“三川釿”一枚,高:85mm 北京保利25300元 


2)平首布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

币型一:尖足布

足部成尖状而得名,有大小两种,由耸肩尖足空首布演变而来。

战国·赵 “晋阳半”小型尖足布 高:57毫米

战国时期赵国'甘丹'大型耸肩尖足布一枚, 高: 85毫米

币型二:方足布

“方足布”是指“布币”的裤足为平直方正,所以被称为“方足布”。

战国·赵 “戈邑”折二型方足布  高:52毫米


钱型介于尖足布与方足布之间,习惯称“类方足布”。由于足为方形,暂归于方足布系列。战国·赵 “兹氏半”类方足布 高:51.5mm

币型三:圆足布

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中国北方所铸行的一种平首布币。“圆足布”的特点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称之为“圆足布”或“圆首布”。

“圆足布”中有两种:一种无孔, 另一种有孔称“三孔布”。

大型 圆足布“离石”·战国  天眷堂拍卖成交144900元


圆足布的特殊币型。战国 三孔布“安阳”背“十二·一两”一枚,高:72mm 重:10.20g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2587500元

币型四:战国桥足布

形制特点为平首,方肩或圆肩,双足以弧裆相连,看去若桥拱,故称“桥足布”。

战国桥足布“高安一釿”一枚,高:57.4mm 北京保利拍卖成交253000元

币型五:楚布

战国时期楚国货币。

战国楚“殊布当釿十货”一枚,高:107mm  北京保利拍卖成交33350元

币型六:锐角布

战国时期韩、魏所铸,特征为布首两端各有一突出锐角,平首,平肩,方足。分平裆、尖裆两类。平裆为大型布,韩国铸;尖裆为小型布,魏国铸。

战国·韩 “百涅”大型锐角布(72毫米)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230000元


二. 刀币体系: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其形由春秋时期的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而成。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极具代表性的刀币:

1)尖首刀:刀尖缩成斜坡状

春秋,原始尖首刀(183毫米),目前已知最早的两种原始刀币形态之一。此刀币形态明显与前述工具刀形态类同,表明其演变关系。中国嘉德拍卖成交价57500元。


春秋战国·尖首刀“刀中刀”天眷堂微拍184-9成交价:RMB 156000

2)针首刀:刀首薄而短,尖如针

春秋·戎 “丁”背“刀”大型针首刀(153毫米)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23000元

3)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


战国·齐 “齐返邦长大刀”背“上”六字刀(185毫米)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1046500元

4)明刀:币身铸有一“明”字,故俗称明刀,较齐刀轻小。

燕明刀:燕国最主要的金属铸币形制,在春秋战国之际及整个战国时期,不仅在燕国的腹地,而且在邻近地区和其文化影响所及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

战国·燕 早期明刀(4把),(142-145mm)。战国中晚期燕国铸币,钱币界多认为钱文为“明”字,古文字学家称为“眼”与“燕”同音。背文种类 极多。北京古玩城拍卖成交价4600元

齐明刀:一般认为此刀于乐毅伐齐之后,由燕军在齐地所铸。

战国·齐 “莒冶亚”齐明刀(138毫米),中国嘉德拍卖成交310500元     

5)直刀:刀身较直,刀首的角度增大。战国时赵国、魏国等地区的货币。

战国·魏 “圁阳新刀”小直刀(100毫米)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621000元


三. 圜钱体系:

圜钱也称环钱,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上铸有文字。一说由纺轮演变而来,一说由璧环演变而来,是方孔钱的前身。

战国·赵 “封坪”圜钱(33.4毫米)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322000元


战国·魏 共屯赤金,(44.1*1.1mm),战国中晚期魏国所铸,共为地名,地望约在今河南辉县。“屯”通“纯”,“赤金”即是铜。钱文含义为:共地(所铸)纯铜(货币)。中国嘉德拍卖成交598000元


四. 战国方孔圆钱体系:

战国时期齐、燕、秦三国的通行货币中有方孔的圆钱。

战国 秦“文信”一枚,直径:24mm,文字高挺,文字横读,面有向外四曲文,光背。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考证,为吕不韦在其封邑所铸。北京保利拍卖成交63250元


战国·燕 “明四”圆钱(31毫米)中国嘉德拍卖成交19550元


战国·齐 “益化”圆钱(20.4毫米)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25300元


四大钱币体系归于一统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后“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秦半两 直径:31.5毫米  厚度:1.3毫米  重量:6.2g  古泉园地拍卖成交150元


西汉半两。直径26.0毫米  厚度:2毫米  重量:2.9g  古泉园地拍卖成交330元


隋五铢12枚 直径:23.2毫米 单枚重量:2.8g  单枚价值25元左右。


中国货币又一次重大转变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

开元通宝,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意指通行宝货。我国在唐朝以前,多以铢、两来表示钱币重量。从秦半两到隋五铢,货币的度量都是以二十四铢为一两的二十四进制为标准。秦朝规定,一两为16克,一铢为0.67克,此后直至唐朝,度量衡都没有太大变化。从唐朝开始,采用新的度量衡,一两改为40克。

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90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钱文模式和十进位衡法。

开元通宝 直径25毫米左右 重量4克左右


北宋 “大观通宝”折三铁母(直径:31.6mm)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11500元


明“大中通宝”背“浙”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十浙”一套五枚 北京保利拍卖成交23000元


清·仁宗 “嘉庆通宝”背“宝苏”特阔缘连足贝短满文特大样雕母(30毫米)中国嘉德拍卖成交1023500元


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纸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很早就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项技术的发明为创造纸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是最早发行和流通纸币的国家。中国纸币的创造与发展,为世界各国货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史宋、金、元时期的古钞很少流传至今,或仅见钞版。我国官方正式发行的纸币是宋朝的交子。

宋代钞版图样

交子的起源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凭证上有图案、密码、划押、图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支付凭证流通。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1000文收手续费30文。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称之“交子”,又名“楮币”。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后因发现发行商拮据或破产不能兑现被禁止发行。

官交子的产生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面额依然是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级,从1贯到10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1039年起),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1068年起),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界满兑换新交子。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遂停止发行,改用“钱引”。

“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元代纸币,现存于沈阳金融博物馆,钞首通栏横书“至元通行宝钞”,面值“贰贯”。


明代纸币:洪武大明通行宝钞壹贯,尺寸:34.3×22.4厘米  北京诚轩拍卖成交92000元


清代纸币:大清宝钞贰仟文  中国嘉德拍卖成交36800元


最重要的纸币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纸币,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一枚,背蒙文,新疆地区行用,位列一版币六珍之首,有一版币票王之盛誉,存世稀少。  北京诚轩拍卖成交2760000元


本文为 徐黎娜 原创。


天眷堂小商城 上海钱币展销会B区标准展位
小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圈】中国古钱币有哪些种类?
不得不说的中国古钱币二三事| 科普
我国古代货币的种类及其演变规律
钱币简史︱古代交易货币的演变史!
古钱入门系列知识(一)
中国古钱币种类繁多 掌握基本知识防打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