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美育?家长不要再迷茫!

近年来,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逐步加深。特别是在202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要求:“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可以说,将美育与中考联结起来,更是将其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究竟什么是美育?很多家长,甚至学校都对此感到迷茫。也恰是在这个“迷茫期”,艺术培训市场迎来了新一波的繁荣。当美育进中考的消息一出,部分培训机构宛如拿到了“令牌”,开启了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宣传。一方面,艺术市场的繁荣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艺术的更高追求,但另一方面,也由于鱼龙混杂,让原本就迷茫的家长陷入了误区,对美育更是产生了有一定偏差的认知。

起码,在对美育的认知上,有以下两个关键点:

(1)不仅是学一门技艺

蔡元培校长曾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但是,当孩子背着不喜欢的画板、背着厌恶的琴盒去培训班上课的时候,他们的“活泼、敏锐之性灵”早已消磨殆尽,这绝非“美育”的本意。

不少家长以为,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实际上就是掌握了一种“才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晒”一下,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上,孩子的表演成为了必备的节目。若是孩子参加了比赛且有幸获了奖,那对于家长而言,更是一件值得在朋友圈里炫耀的事情,会令全家兴奋不已。正因此,孩子究竟是愿意背着画板还是背着琴盒,到底愿不愿意学习画画或者钢琴,反而被忽略了。

但是,我们不禁要反问,学好一门艺术,就等同于美育的成功吗?不少美育教育专家对此表达了忧虑:艺术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美育,而非只是教会孩子一种技术。

究竟什么是美育?不妨用齐白石老人画虾来解释一下。

生物学家看到虾,会从虾的生理结构入手,来阐释其生物规律;厨师看到虾,则会从虾的功利目的着眼,考虑如何烹饪才更美味;而齐白石作为一名画家,他要通过色彩、线条结构,把握虾的生动外形,进而带领观者去领略某种蓬勃的生命力,让人们在欣赏图画的同时,获得感情上的满足。让人们有能力去体味虾图背后的这些旨趣,才是美育需要达到的目的。

▲齐白石虾图

“急功近利”,中国书画报主编何远东用了四个字总结今天社会上的美育误区。他说:“很多家庭和艺术培训机构,非常热衷于让儿童参加各种艺术比赛,我觉得这是让孩子在还没有分辨美丑的能力之下,过早地通过技艺去追求功名,去迎合别人。我是反对过多地排名次、评奖的。美育的真正目的,是对内的自我提升,是增长对美的认知,是健全人格的培养。美育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教育,它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的,它是让人们获得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应用在任何行业和生活场景中,是能够让人的一生受益匪浅的基础能力。”

缺少“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就无法理解“白发三千丈”的夸张艺术,也无法理解《西游记》中梦幻般的神魔世界。当眼中只有一个现实世界,只有追逐的分数、成绩、奖杯、奖牌的时候,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内心也会变得越发贫瘠。正确认识美育,摆正接触“艺术”的初心,是美育教育开始的第一步。

(2)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吴洁画过一组主题创作《城之民》。在后来的采访中,她提及以前总觉得“安居乐业”是一个抽象的词语,但通过这组作品的创作,她真切地体会到这四个字包含的融融暖意,无论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还是冬天海河上面的垂钓者,或是一个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垂暮老人,都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祥和、安宁。

▲吴洁创作的《城之民》

“我常跟学生说,做艺术的人最怕四个字'视而不见’,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去看不去观察,怎么找到那些发着光的瞬间。放下手机,走出宿舍,哪怕是就站在街边静静地观察,看看那些真实的面孔、真正的喜怒哀乐,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所有艺术语言都必须建立在真切表达的基础之上。感同身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好的作品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有人与我同在。这种温暖的表达会给人希望。”

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无论对于像吴洁这样的创作者来说,还是对于观看作品的人来说,都需要有对生活的感悟,都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互相感知暖意。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国画家莫奈到伦敦去画威斯敏斯特教堂。莫奈平常都是在伦敦的雾天工作,所以在他的画上,教堂的哥特式轮廓在雾中隐约可见。只是,他把雾画成了紫红色,这使伦敦人大为惊愕。因为,在伦敦人眼中,这里的雾是灰色的。但当惊愕的人们走到伦敦大街上的时候,才第一次发现,伦敦的雾的确是紫红色的。原来,因为烟气太多和红砖房的缘故,使雾染上了紫红色。毫无疑问,莫奈胜利了,也正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伦敦雾的创造者”。

就像前文所说的齐白石老人画虾一样,如果他没有对虾本身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从虾“跳跃”的动作中获得感悟,就无法创作出灵动的作品。莫奈也正是因为能够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拥有一双美的眼睛,才能画出紫红色的雾。而对于那些生活缺乏观察的人来说,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顶多只能算作一个“高仿”作品,只是画中的虾与真实的虾比较相似而已,无法从中获得美感。

▲画家莫奈和他紫色的雾

马克思说过:“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更高尚,虽然香槟酒的生产是'生产劳动’,而音乐的生产是非生产劳动。”原因在于,音乐这类艺术中能够传达出的信息,远比品味一口香槟来得更“醇厚”,精神的幸福感也远比物质的幸福感更值得回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育:齐白石虾作,简洁明了,活蹦乱跳,堪称一绝!
齐白石:画到极细微 自然真趣味
齐白石的虾高清图集
齐白石画虾欣赏
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大师力作齐聚重庆
全民美育:这群年轻人将博物馆带进家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