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没有内在小孩。

有人问:女性如何提高力量感;

我猜你说的“力量感”,可能是指“自我效能感”,这个你可以去找找心理学上关于“自我效能”的科普文,微信里搜索文章,可以发现很多。

我们做科普,瞎谈谈就好,也就不用去写得跟论文似的了。我们给人做心理咨询,如何提高来访者的力量感?

与力量感对应的是“无力感”,它和抑郁感很像,但其实不一样。抑郁感总体上是一种无意义感,对一切都失去追求,连力量感都不想要。而“无力感”通常出现在“想要有力”的愿望之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使得一个人从“想要有力”突然变化到“无能为力”,是我们心理咨询时关注的重点。

即:是什么在阻止你变得有力?

以上这段其实很多人不会意识到,也就是他并不知道自己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无力感”,所以我非常推崇自我觉察,并记录下你觉察的结果。

例如有个人陷在无力的情绪中,他满脑子都想,我要变得有力量。但他不会往前推,看看在他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使得他变得无力。我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情况,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存在。

一、过高的自我要求;

很多人的无力感出现在他达不成自己要求的情况下,他暗中给自己定的目标太杂乱太多,而且完成这个目标的要求非常细致,最要命的是,他通常意识不到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高”的。

比如为自己定下过高育儿标准的母亲,在临床中很常见。她们的要求是:我既要保证孩子获得充足营养,又要让他每天的生活很丰富,而且我同时希望自己精力充沛,不要放下自我成长,最好还能保证体态优美。

我去跟我的来访者质疑这要求是否过高时,通常会遭遇反问:这要求哪里高?这不是正常的吗?

此话一说就证明高了,对自己要求真不高的,大概会说:哎我去,我也觉得这要求有点高,可能达不到哦。

昨天读《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一书,里面提到“人生神话”,很鲜明地提到了这样的现象。即追求完美的人,内在通常有个人生神话。这人生神话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个人神话,人们以此为标准时,通常不会去思索真实度如何。比如华盛顿的樱桃树。

我有好几个来访的个人神话是“甄嬛”这样的大女主,足智多谋又打不死。稍加提醒她们能意识到这只是一个爽剧中的虚构人物,但此类神话有极强的诱惑力,指引着追求完美的人们奋力追求。

此外人生神话还有:日本轻松带娃的美丽主妇、楚乔传中又俏又勇的赵丽颖、美国某培养3个4个还是5个上哈佛儿子的伟大母亲。。。你也可以问问你有没有类似的人生神话。

还有一些神话是以价值观的形式保存在我们的脑袋里,比如:一个真正厉害的母亲理应协调好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人不应该如此努力,母亲决定孩子的命运所以母亲顶重要重要到不能有任何闪失。。。

在这些过高的要求下,太多人产生了无力感,因为这些要求是非常难以达到的。然后很多人会接着反问:我隔壁家那个sei就可以,人家是人生赢家,人家每天风风火火并没有无力。

那她见过你在深夜里哭泣吗?她见过你对着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说什么吗?她知道你如此羡慕嫉妒她然后觉得自己不行吗?

她没有见过你,你也没有见过她而已。

当要求过高,一个人根本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达到时,很自然会产生无力感。你会理所当然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是我不行”,如果换种说法也许会好很多“这么难的事情做不到产生无力感是正常的”。

所以,你的自我效能感是被过高的要求压倒的,这时如果你能降低要求,比较实际地去完成一件件不完美的小事,自我效能感通过不断积累,会得到提升。

二、你的无力感来自你的内在小孩;

在座各位都是女中豪杰,很多人持家有道雷厉风行,并不依赖任何人。但有些情感依赖很隐蔽,你的无力感通常产生于这样的期待之后:假如有个人可以改变,那么我的问题将不复存在,我的无力感也荡然无存。

而这个人不能是我,否则我会很无力——为什么需要改变的永远是我这个没有力量的人,为什么没有人来爱我?

此刻产生的无力感,是某个无力的内在小孩在作祟。他对被你投射为大人的某些人存在不实际的期待,进而失望,进而无力。

修通内在小孩是个艰苦的工作,但如果你去记录你一共出现过多少个内在小孩,大概你就能知道你的内心住着多少孩子,他们都在什么时候出现,扰乱你的情绪,让你每天不得安生。

这个工作非常有效!假如你能梳理出他们来,哪怕没有进行情感宣泄并哀悼,你的生活也能够多很多掌控感,掌控感带来力量感。

这个“知道我有多少内在小孩”的“我”,就是你的成人自我,她天然有力量,你要用她来获得更多的力量感。怕就怕你看到这里心想:老子的内心没有内在小孩!那完蛋了,说这句话的恐怕就是某个内在小孩,我猜下,可能是某个“愤怒或不屑”的内在小孩。

荐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或者你也可以看看《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读这本书时不用要求完美,每个练习都去做,你要知道你现阶段的目的只是为了知道有内在小孩这个概念。

所以,获得力量感,总的来说第一是制定实际的目标,第二是培育你的成人自我。

而成人自我必须放弃如下导致无力感的想法:必须有人为我改变;如果我被很好地对待了,我就能被治愈;别人需要为我的情绪负责。

莫要以为这些期待很幼稚,你一定很成熟一定没有,它们比你想象的更加隐蔽。你可以自检一下是否经常存在如下想法:

假如我丈夫、父母、咨询师、孩子,改变对我的态度,我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很多,(到目前为止这些想法都比较具备适应性,关键是后面有没有跟着)否则我将对我的生活和情绪无能为力;

我如此无力是因为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太多糟糕的别人,而我对此无能为力;

只是我改变,别人不改变,我觉得不会有什么用,我依然会生活得很痛苦,并无能为力;

别人这样对我,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故意的,他们能改变,但他们不改,因为他们不够爱我。

。。。。

而替换以这样的信念,或许你会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永远可以为我自己负起责任,不论别人如何。假如我认为我不可以,找出是哪个内在小孩在搞鬼。假如我暂时找不出,我可以允许自己暂时呆在无力感中,而我永不放弃追求自我的力量与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娇,终于清醒了!
观内在小孩,品自强人生
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永远不会向别人来证明自己
安抚内在小孩,是自我疗愈的重要部分
把人生修炼到喜欢的模样,你只需再自信一点
老子的世界,一切都很朴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