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11)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11)
                   第三册卷41-卷60 
                              卷第四十三 释行相品第十             
                                         问道人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为学般若波罗蜜耶?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为学般若波罗蜜,是法不可得故,乃至学檀波罗蜜,是法不可得故;学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法不可得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是法不可得耶?

佛言:如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是法不可得。

舍利弗言:世尊,何等法不可得?

佛言: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不可得,毕竟净故。五阴不可得,十二入不可得,十八界不可得,毕竟净故。无明不可得,毕竟净故;乃至老死不可得,毕竟净故。

苦谛不可得,毕竟净故;集、灭、道谛不可得,毕竟净故。欲界不可得,毕竟净故;色界、无色界不可得,毕竟净故。四念处不可得,毕竟净故;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毕竟净故。

六波罗蜜不可得,毕竟净故。须陀洹不可得,毕竟净故;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不可得,毕竟净故。菩萨不可得,毕竟净故;佛不可得,毕竟净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毕竟净?

佛言:不出不生,无得无作,是名毕竟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如是学,为学何等法?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于诸法无所学。何以故?舍利弗,诸法相不如凡夫所著。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诸法实相云何有?

佛言: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佛告舍利弗:色、受、想、行、识无所有,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故;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无所有,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故。是中凡夫以无明力渴爱故,妄见分别,说是无明。

是凡夫为二边所缚,是人不知不见诸法无所有,而忆想分别著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人著故,于无所有法而作识知见,是凡夫不知不见。

何等不知不见?不知不见色,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知不见,以是故堕凡夫数,如小儿。是人不出,于何不出?不出欲界,不出色界,不出无色界,声闻、辟支佛法中不出。

是人亦不信,不信何等?不信色空,乃至不信十八不共法空。是人不住,不住何等?不住檀波罗蜜,乃至不住般若波罗蜜,不住阿毗跋致地,乃至不住十八不共法。

以是因缘故,名为凡夫,如小儿,亦名为著者。何等为著?著色乃至识,著眼入乃至意入,著眼界乃至意识界,著淫、怒、痴,著诸邪见,著四念处,乃至著佛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学,亦不学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佛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学,亦不学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亦不学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无方便故,想念分别,著般若波罗蜜、著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想念分别著。以是因缘故,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亦不学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不学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不学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今云何应学般若波罗蜜,得萨婆若?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学般若波罗蜜,得萨婆若,以不可得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不可得?

佛言:诸法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故。 

【论】释曰:舍利弗上问:但无受三昧,疾得佛,更有余三昧?须菩提说:更有余三昧疾得佛。是菩萨不念不著是三昧,过去、现在诸佛授记。佛赞言:善哉!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佛法。

(【论】释:舍利弗上面问:但无受三昧,快速得佛,还有其余的三昧?须菩提说:还有其余的三昧可以快速得佛。此菩萨不念不著这些三昧,过去、现在一切佛给他授记。佛赞说:善哉!菩萨摩诃萨应象这样学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佛法。)

是时,舍利弗作是念:般若波罗蜜是空相,诸三昧种种分别相,云何学诸三昧为是学般若波罗蜜?是故问。佛答舍利弗:如是学般若波罗蜜,皆以不可得故,以般若波罗蜜气分相皆在诸三昧中;能如是学,是为学般若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佛即可之。

这时,舍利弗这样想:般若波罗蜜是空相,各种三昧是种种分别相,为什么学众三昧为是学般若波罗蜜?所以。佛答舍利弗:象这样学般若波罗蜜,都因为不可得,因般若波罗蜜气分相都在众三昧中;能这样学,是为学般若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佛即印可他。)

舍利弗复问:何等法不可得?佛此中自说:众生空故,毕竟清净故,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须陀洹乃至佛不可得;法空故,毕竟清净故,五众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毕竟清净者,不出不生,不得不作等。

(舍利弗又问:那些法不可得?佛此中自说:因为众生空,毕竟清净,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须陀洹乃至佛不可得;因为法空,毕竟清净,五蕴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毕竟清净是,不出不生,不得不作等。)

因边不起故,名为不出;缘边不起故,名为不生。定生相不可得故,名为不出不生。不出不生故,名不可得;不可得故,名无作无起。是起作法,皆是虚诳,离如是相,名毕竟清净。

(因边不起所以名为不出;缘边不起而名为不生。因为定生相不可得,名为不出不生。因为不出不生,名不可得;因为不可得,名无作无起。此起作法,都是虚诳,离这样的相,名毕竟清净。)

舍利弗问佛:菩萨能如是行毕竟真净道,为学何法?为得何法?佛答:能如是学,为无所学,无所得。

舍利弗问佛:菩萨能这样行毕竟真净道,为学何法?为得何法?佛答:能这样学,为无所学,无所得。)

问曰:菩萨用是毕竟空,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云何言无法可学?

问:菩萨用此毕竟空,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什么说无法可学?)

答曰:此中佛自说:诸法不如凡人所著。凡夫人心有无明、邪见等结使,所闻、所见、所知,皆异法相;乃至闻佛说法,于圣道中、果报中皆著,污染于道。

答:此中佛自说:一切法不如凡人所著。凡夫人心有无明、邪见等结使,所闻、所见、所知,都异法相;乃至闻佛说法,于圣道中、果报中都著,污染于道。)

舍利弗白佛言:若凡夫人所见,皆是不实,今是诸法云何有?佛言:诸法无所有;凡夫人于无所有处,亦以为有。所以者何?是凡夫人离无明、邪见不能有所观,以是故说著无所有故,名为无明;譬如空拳以诳小儿,小儿著故,谓以为有。

舍利弗告诉佛说:如果凡夫人所见,都是不实,现在这些法为什么有?佛说:一切法无所有;凡夫人于无所有处,也认为有。为什么?一切凡夫人离无明、邪见不能有所观,所以说因为著无所有,名为无明;譬如空拳以诳小儿,因为小儿著,认为有。)

舍利弗问佛:何等法无所有,著故名无明?

(舍利弗问佛:那些法无所有,因为著而名无明?)

佛答: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中无明爱故,忆想分别是明、是无明,堕有边、无边,失智慧明。失智慧明故,不见、不知色毕竟空无所有相,自生忆想分别而著,乃至识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

(佛答:色乃至十八不共法,因为无明爱在此,忆想分别是明、是无明,堕有边、无边,失智慧明。因为失智慧明,不见、不知色是毕竟空无所有相,自生忆想分别而著,乃至识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

或闻善法,所谓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世间法,忆想分别著圣法亦如是。以是故,名堕凡夫数,如小儿,为人轻笑。

(或闻善法,所谓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也如世间法,忆想分别著圣法也是这样。所以,名堕凡夫数,如小儿,为人轻笑。)

如人以指示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知月。诸佛贤圣为凡夫人说法,而凡夫著音声语言,不取圣人意,不得实义;不得实义故,还于实中生著。

如人用指示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慧的人轻笑说,你为什么不明白给你指示的人的意思!指是知月的因缘,而只看指不能知月。一切佛贤圣为凡夫人说法,而凡夫著音声语言,不取圣人的意思,不得实义;因为不得实义,还于实中生著。)

佛今说凡夫所失,故言不能过三界,亦不能离二乘。不得圣人意故,闻说诸法空而不信,不信故不行,不住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以失如是功德故,名为凡夫小儿。

(佛现在说凡夫的失误,所以说不能过三界,也不能离二乘。因为不得圣人的真意,听说一切法空而不信,不信所以不行,不住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因为失去这样的功德,名为凡夫小儿。)

是小儿著五众、十二入、十八界、三毒诸烦恼,乃至六波罗蜜、十八不共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著,是故名为著者。

(此小儿著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三毒一切烦恼,乃至六波罗蜜、十八不共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著,所以名为著者。)

舍利弗问:若菩萨如是行,是名不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

舍利弗:如果菩萨象这样行,是名不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不得一切种智。)

佛可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即为说因缘,所谓新行菩萨无方便力,闻是般若波罗蜜,忆想分别寻求欲取,作是念:我舍世间乐,复不能得般若波罗蜜,是为两失!

(佛印可舍利弗说的:是这样,是这样。即给他说因缘,所谓新行菩萨无方便力,听到此般若波罗蜜,忆想分别寻求欲取,这样想:我舍世间乐,又不能得般若波罗蜜,是为两失!)

专求欲得,或谓说空是般若波罗蜜,或说空亦空是般若波罗蜜,或说诸法如实相是般若波罗蜜,如是用六十二见、九十八使烦恼心,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以是著心学诸法,不能得萨婆若。

(专求欲得,或认为说空是般若波罗蜜,或说空也空是般若波罗蜜,或说一切法如实相是般若波罗蜜,象这样用六十二见、九十八使烦恼心,著此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也是这样。用此著心学各种法,不能得一切种智。)

与此相违者,能行般若波罗蜜,亦能得萨婆若,所谓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行者,不见缘法,不见亦不见。舍利弗更问不见因缘,佛答是菩萨入十八空故不见,非以无智故不见。

(与此相违的人,能行般若波罗蜜,也能得一切种智,所谓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行是不见缘法,不见也不见。舍利弗又问不见的因缘,佛答此菩萨入十八空所以不见,不是因为没有智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智度论》第七十五卷 释梦行品第五十八
卷第二
​大智度论集注(825)——法爱堕顶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北齐石刻《文殊般若经》高清附释文
刹那品第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