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算猫

近些年,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陆续攀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癌症、心肌梗塞、肾病,这些大病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一旦患病,治疗费用甚至有可能突破百万。一病三五年,康复护理需要钱,孩子上学和老人养老需要钱,还要还房贷,该怎么办?普通人真是病不起呀!

这时很多人就会想到买一份重疾险,作为自己和家人的护身符。但喵姐并不建议你轻易买重疾险,因为这里面的坑实在太多了!市场上重疾险众多,产品参差不齐。如果不提前做足功课,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今天喵姐带你避坑排雷,教你如何买对重疾险:

1、重疾险里都有哪些坑?

2、怎样才能买对重疾险?

3、市场上有哪些好的重疾险产品?

4、喵姐的购买总结及建议

1.投保容易理赔难

销售的嘴,骗人的鬼。买保险的时候万般承诺,理赔的时候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尤其是重疾险,为什么投保容易理赔难?喵姐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a.健康告知不规范

重疾险的健康告知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投保时隐瞒或漏写个人病史,很有可能在未来不能获得理赔。然而部分保险销售为了业绩让客户隐瞒过往疾病,还有部分消费者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在投保时遗漏了个人病史。

即使侥幸投保,未来很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b.重疾险并非确诊即赔

很多人误以为重疾险是确诊即赔的,然而重疾险的赔付标准有诸多限制。25种高发重疾可以划分为三类,确诊即赔的只有3种:

剩下的要么是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比如心脏病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需要实施开胸的心脏搭桥手术才可获得赔付;要么是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比如脑中风后遗症,需要在确诊脑中风180天,还遗留肢体功能丧失或语言能力丧失等障碍才可获得赔付。

健康告知不规范,预期与事实不匹配,都是我们以为重疾险投保容易理赔难的原因。

2.严重注水,价格坑

某些重疾险号称全能产品:既保意外,又保医疗,还捆绑了寿险的“全家桶”。

看似保障很全,实际上严重注水。这些除重疾外的额外保障,往往偷工减料,不如单独购买的保障全,并且溢价严重。

3.“有病赔钱,没病返钱”其实是交智商税

很多人喜欢买一种“返还型”重疾险:有病赔付,没病返钱,听起来非常划算呀?但实际上,这种返还型重疾险的价格是非返还型保险的好几倍。

保险公司就是拿你多交的这部分钱去投资,然后连本带部分收益返还给你,而计算下来,它实际收益甚至都比不上余额宝!

重疾险有那么多的坑,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买对重疾险呢?喵姐总结了下,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保额要充足

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重疾险的作用是覆盖大病的医疗费用和康复期间无法工作的收入损失,保额不买够,那不如不买。通常情况下,保额约为3-5倍年收入是比较合理的。喵姐给出一个计算公式作为建议:

重疾险保额=治疗费用+康复费用+误工费用

2.注意轻症保障

重疾险除了赔付重疾之外,往往还包含轻症。轻症是非常重要的,绝非我们认为的小毛病,而是指重疾的早期状态。比如癌症的轻症称为原位癌,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轻症也会变成重疾。

然而在轻症上,保险公司往往容易出猫腻。要么赔付条件严格,要么偷工减料,缺失高发轻症,我们在购买重疾险时一定要注意。喵姐列出以上10种高发轻症,选择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留意是否都包含。

3.拒绝一切捆绑销售

前面说到,保险公司为了增加利润,往往把产品做成捆绑的形式,从中攫取大量溢价。然而所有的保险产品都可以单独购买的,千万不要轻信业务员的忽悠,上了捆绑销售的当,花更多的钱却买来更少的保障。

注意这些就可以完全避坑了吗?

还有没有其他的陷阱?

有哪些好的重疾险推荐吗?

喵姐挑选了市面上比较热销的几款重疾险,带大家见识一下什么是好的重疾险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返还型保险——冒死揭露坑了80%人的保险
为什么你买的重疾险那么贵?
购买重疾险谨防五大陷阱,掉进坑怪不得别人
短短3年,重疾险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重疾能赔1.7倍!只卖2个月,又一款新品上线
重疾新规即将实行,理赔更简单还是更难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