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宁古塔不但流放女犯人,也流放男犯人,清朝的宁古塔,即今天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辖区内,清代前期属于吉林宁安府。

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人间地狱”,主要原因就三条,一是地理位置特别偏远,半路容易死亡,二是位于极北之地,特别的寒冷,三是相比关内,食物严重短缺。

宁古塔的来历——宁古塔三个字来自满语的音译和误传

相传古时候宁古塔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土山,曾经有六个人坐在这个小土山上,然后,满语里六人的音译是“宁古”,满语里坐音译成汉语是“特”,因而大家都叫这里“宁古特”,谁知道这个名称传开以后,传劈叉了,慢慢的变成了宁古台,后来接着误传,传成了宁古塔。

因此,宁古塔光看名字,大家都以为是根据一个什么塔命名的,其实这个地方没有台,也没有塔,是名字传错了而已。

宁古塔的地理位置——位于极北之地,离北京大几千里地,到处是深山老林,流放此地者,半路往往死亡,或被野兽吃掉。

最早的宁古塔属于吉林的宁安府,后来属于黑龙江,这个地方,在清代统治时期,算是极北之地了,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康熙年间才建立了城郭,又搞了一个宁古塔将军。

宁古塔这个地方,生活的都是一些野蛮原始的部落,连后金的人,一开始都没去过,设立宁古塔将军以后,才有八个部落投降进贡,而且这里没有开垦,人都是在深山老林以打猎为生。方圆百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因此,流放宁古塔非常苦就在这一点,这几千里地,犯人半路上要么被野兽吃掉了,要么被毒水毒草毒死了,要么掉到什么坑里摔死了,要么被当地的部落抓走吃掉了。

清朝有人记载说:“诸流人虽各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宁古塔最危险的是泥淖和沼泽,这里由于没开垦,草都一米多高,甚至有人说三米高,下面都是成片成片的泥淖,一不小心,掉进了泥淖里,就别想活命了。

宁古塔有专有的名字称呼这种泥淖和沼泽,叫哈汤,哈汤最大的方圆几百里。人们要经过哈汤,必须踩着大草墩走,因为大草墩能支撑人和马的重量,即便如此这也是非常危险,一个不小心,脚滑了,就一命呜呼了。

宁古塔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是冬天,流放者半路不死,到这也能冻死。

宁古塔按照现在的地理知识来说,并不是中国的最北边,宁古塔离牡丹江还有一千多里地呢。问题是,就算不是最北边,相对来说也足够寒冷了。

当时被流放的人里,多是南方人,江南人,到了辽东已经受不了严寒,再往北到宁古塔,能撑过一年四季都是寒冷冬天的日子,是万幸中的万幸。

宁古塔当地部落的人,都是打猎为生,穿的都是动物的皮毛,保暖做得很不错。流放到那里的犯人,到哪里去弄什么貂皮熊皮虎皮猞猁狲狼皮袄啊?只靠自己带来的棉衣,过不了多久就会冻病,当地又缺乏医生郎中,过不了多久就会在饥饿和冰冻中病死。

宁古塔的饮食起居——像原始人一样居住,当地没开垦,只能靠打猎或者野草为食。

宁古塔的居住环境跟关内的房屋也不同,那里很原始,要么是住在用木头架的窝棚里,要么是住在地窝子里,或者山洞里,只有宁古塔将军驻地才有城郭,才有像样的帐篷或房屋,这又岂是流放的罪犯能住的?

你住在野外,吃饭是个大问题。当时辽东由于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东三省都划成了禁止开垦的地区,所以流放到那里的犯人,是没法种粮食吃饭的,只能靠打猎和尝百草为生。当然,有的流放犯人跟当地人搞好关系,可以搭伙过日子。

所以犯人吃的都是野物、鱼类和野草。比如遮鲈鱼等鱼类、黑羊、傻狍子、貂鼠等动物、欧李子、老枪菜,蘑菇等野菜菌类。

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下,饿死,冻死,毒死,病死的比比皆是。

宁古塔的犯人都这么凄惨吗?——并不是,当地人很尊敬文人和手艺人。

我们都知道,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有很多是大官,有他的家属仆人,有各种文人,有男有女。在这些人里,文人是最吃香的,因为当地人很尊敬有文化的人,其次是手艺人,因为手艺人会制造工具,当地人需要工具,就拿猎物来换。

宁古塔的满人,比较尊敬文人,特别是当过官的文人。

他们称呼这些文人为哈番,包括有爵位的,有官职的,甚至是监生举人,也被他们称为哈番,你既然被称为哈番了,人家尊重你,你就吃香了。当地商人往往邀请这些哈番帮自己经商,做掌柜的或账房,因为你识字,会算账,还能说满语。

如果不愿意当掌柜的,你还可以去当教师,当地人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也希望孩子读书识字,于是这些流放的文人,就成为他们追求的香饽饽,这些人不但教给孩子识字,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习汉语。

像这样的哈番,当地满人给的钱很多,清朝人记载:

师终岁之获,多者二三十金,少者十数金而已,掌柜可得三四十金。

当时文人们虽然被流放,但是朝廷允许携带书籍,因此,文人们还可以用书籍跟当地人,甚至高丽人做买卖,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有个流放犯,叫吴汉槎,被流放到宁古塔,随身携带了三本著名词人的词集,被两个高丽使臣看到,二人竟然用一块金饼把这三本书买走了。

吴汉槎戍宁古塔,行笥携有徐电发釚《菊庄词》、成容若德《侧帽词》、顾梁汾贞观《弹指词》三册,会高丽使臣仇元吉、徐良崎见之,以一金饼购去。

其次是手艺人。有的铁匠,在宁古塔就很吃香,因为你会打铁,会造工具。

比如铁匠会打铁锅,当地人没有铁锅,就拿打的猎物跟铁匠换,他们弄了貂皮,熊皮,换铁匠打的铁锅,铁匠拿这些动物皮去卖,换了银子买吃的或者买了铁再打铁锅。

甚至清朝人还记载说,康熙朝,当地一个铁锅,可以换一铁锅的貂皮,就是把貂皮放到铁锅里,放满为止。后来由于貂皮涨价了,一铁锅貂皮可以换两个铁锅了。这些貂往往都被运到京城卖给达官贵妇。

至于那些没学问,又没手艺的人,就过得比较凄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人间地狱”宁古塔,对流放的女犯人来说,可怕在哪?
宁古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间地狱 囚犯宁愿自杀也不想去
“人间地狱”宁古塔,比黄泉路还可怕,清朝女犯人宁愿自尽也不去
“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有多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