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们人类需要信仰?是否“算法中心主义”会成为未来的主导?

来源:印像源 印像源 

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几百年里,科学以排山倒海的姿态取得了话语权的霸主地位,成为了一种取代宗教的新“信仰”。然而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把我们人类自己推向了一个十字路口,这个以头脑逻辑为主导的世界正在面临失控,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场全球化的意识革命。

我们就着“人工智能”来继续讨论算法。《未来简史》以及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是否“人类中心主义”之后,“算法中心主义”会成为未来的主导?

“算法”是一种因果关系,“input”是“因”,而“Output”是“果”。无数个“因”互相交织,导致了某种显化(Manifesto)出来的“果”。

那么我在这里大胆假设,佛家思想里的这个“因果业力(Karma)”是否也是在一个更大逻辑系统里有着一种尚且无法被人类所能理解的运算方式呢?也就是说,是否Karma其实也是一种算法?

人工智能基于强大而精准的算法,以及有着我们人类无比比拟的在浩瀚的数据中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及不可同日而语的运算速度。我们在今天无法去理解所谓的“命运”,是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下去的某一天,它能够掌握这个逻辑算法呢?是否代表了它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了呢?

在科技时代,西方世界用了一个中性的名词“Creator (造物主)“来取代宗教性的用词“God (上帝)”, 然而这多少暴露出了一种野心,正如同这个时代面对人工智能的普遍焦虑源自于人类对于Creator创造者身份的自居,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工智能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主宰地位潜在威胁的可能性。因为它迫使我们去解开的是关于我们存在的终极命题。所以说这场技术革命带来的,是一场意识上的革命。

我们曾经在历史上赋予这些无法去理解的事物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名字,比如“上帝”,“造物主”,“安拉”,“佛”--有没有一种可能,只是因为受制于我们人类大脑的运算速度与能力,其实这些是一套需要站在更宏大的视角去理解的极为复杂的运算规则呢?

似乎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佛学”与“科学”仿佛讲述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

科学的方式是穷尽理性的逻辑思考,而佛学的方式是,让我们停止头脑思考去进入此时此刻去觉知,去“观”。

用一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类比,就像如今的科技想要乘着飞船达到亿万光年之外的某颗星球是无法想象的,然而时空发生了扭曲产生了虫洞就可以瞬间到达。我们可以把人类“左脑”算法式的思维比喻成那家宇宙飞船;而“人工智能”有可能是几十万倍超光速的飞船;而我们的直觉感受力就是虫洞效应。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明明有着如虫洞一般瞬间达到彼岸的“超能力”,却苦苦用运算能力有限的头脑算法在一个维度不同的逻辑框架里尝试前进。所以卓别林在他有生之年第一部有声电影里,一开口就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问题是,思考的太多,而去感受的太少。

一个初生的婴儿在不断社会化(Socialization)以及文明化(Civilization),成为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被各种价值观、意识形态、集体意识以及知识系统植入的过程。这和计算机编程是一个相似的过程,我们称之为“Programing”。

如果说机器只是按照人类的指令去完成工作,那么事实上今天绝大多数的人类也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也是一种被不同的“文化代码”所编程的人工(Artificial:人为化的,非自然的)智能,而初始的原厂参数设定也许就是这个更大视野逻辑框架里的因果业力Karma这套算法所设定的--这仿佛就是Matrix的故事,我们沿着既定的轨迹无限Looping而不自知。你以为自己有着自由意志(Free Will),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却不知道都是程序设定的必然。

当你有一天忽然“觉醒”,发现自己活在这套算法的Programing之中,你渴望真正的自由,你希望能够Deprogram(解除程序控制)。

佛学的语境里用“消业”这个词语来解释deprogram,即带着觉知(知道自己在程序中,而不是对此一无所知,即“无明”状态),通过一些列法(dharma)的实践(就是俗称“修行”,英文是practice实践),从而重新改变自己的命运设定。

如果用“算法”的模型,是很好理解的:量子物理之中有个“测不准”的试验,即光的波粒二象性取决于观察者的意图--意识产生了作用力。算法说的是程序的运算规则,并不是结果本身。如同薛定谔的猫,在那一刻真正到来之前充满了一切可能,而当我们带着“觉知”,从而让“意识”参与产生了作用力,一切就不同于完全浑浑噩噩状态下任其发生了。

所幸,我们人类不仅仅是只有算法式思维的大脑,我们可以选择不做一个有生命的“人工智能”,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可以让时空发生扭曲产生虫洞效应的伟大工具。我们和机器的差别在哪里?我们拥有灵魂,有情感有直觉有对美的直接感受力。

电影《星际穿越》里说“爱是带领我们穿越维度的力量”。也许,那个更大的视野里,那个更高维度的算法运行规则里,那个宇宙的逻辑就是爱。

我们不需要去理解它,可是我们真真实实地能够感受到它,感受到当我们面对着巨大的美的时候,暖暖的能量注入心轮的时候本能的落泪冲动。

很多年前,喜欢过一句话“我只相信美”,而美,而艺术,其实是相信“灵魂”的存在为前提的。每当我在面对危机面对信仰的考验的时候,我一想到当初为什么我选择了美选择了艺术的时候,我就重现感受到了力量。正如有一天我看到千利休说“只有美才能让我低头”,我眼泪就瞬间流了下来。

美与爱,说的就是一件事情。一种无法解释定义的存在,一种能量的存在。

我们这个时代,也许忘记了很多古老的智慧,很多“超自然能力”,但是所幸,我们还有美,还有爱,它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超能力”。这个爱不仅仅只是Love, 而是Compassion,慈悲,带着爱的品质的情感。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陷入恐惧和焦虑,然而从积极的意义上,当我们能够放下虚妄主宰者的执着,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解放的契机。而对于这种主宰者的执着正是我们的Ego作祟的部分,所以佛法让我们放下ego我执才有可能抵达彼岸,而艺术而美也说着同样的语言--所谓最高的”无我之境”。我们臣服于美,也是我们臣服于那个宇宙的最高逻辑,我们臣服于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科全书主义者的神秘机器
你被人工智能“洗脑”了吗?
加州伯克利新算法:打破AI黑箱 可按人类思维回溯推理 | 重大突破
1663-2016: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轴
墨子沙龙第四期 王飞跃 《智能的本源——历史与展望》(中)人工智能近代史
【专家观点】应行仁:智能的进化与博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