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人对死的称呼有多少种?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也就是说“崩”是皇帝专用的,诸侯死则称为“薨”,秦统一六国之后,也用于高级官员的死亡;大夫死叫“卒”;士子死则叫“不禄”;只有平头儿百姓的死才能称为“死”。

不过,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所改变,其限制也不再那么严格。唐代时,二品以上官员死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以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称“死”。到了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都称为“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皆称为“薨”。

所以古人对“死”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绝对不能混淆。和尚死亡称为“圆寂”、“坐化”、“涅槃”,道士死称为“羽化”、“登仙”、“兵解”,幼年身亡称为“早夭”,尊敬的长者去世,称为“寿终正寝”、“驾鹤西归”、“溘然长逝”等等,光荣的死也可称为“牺牲”、“就义”、“成仁”等等,非正常死亡称为“罹难”、“暴毙”、“丧命”等等,没有在家乡死亡称为“客死他乡”,美女死亡称为“香消玉损”、“天妒红颜”等等。

到了现代以后,这些对于“死”的称呼已经不在有什么限制,反而显得更为多种多样,如“挂了”、“见马克思了”等等,有时候干脆就称“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称呼篇
“为什么?”--诸多称呼的由来!
春天的别样称呼
大称呼
古时对结婚周年的称呼
上九代称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