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人们称它为“百家争鸣”时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当属儒家、道家,其次则有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等。

      今天,有书君就向小伙伴们分别介绍一下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思想主张及其区别吧。

      1.儒家

     说到对现如今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大多数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估计就是儒家思想了吧,尤其是孔子,孟子,以及《论语》这部作品,儒家可以称得上是“百家争鸣”之首,现在来看,它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之一了,如今还有很多国家借鉴学习其中的思想。

      儒家主要的思想就是“仁”,“仁”即“爱人”,它在政体现治上的即为“大一统”、“大同”了,儒家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儒家与其他几家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包容,正是因为这份宽容,使得我国之后对其他文化和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包容,这也是儒家后来能成为华夏治国理念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儒家的'仁、德、礼、义’等等思维概念都是围绕着'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而展开论述的,由于其思想核心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观点上,故此儒家思想受到了历朝历代的封建君主崇捧。

       2.道家

     道家的思想与其他流派不同之处在于出世,与儒墨法的积极入世相比,道家却反其道而行,崇尚无为和遁世。

      是道家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点,提倡“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治国主张,其政治理念是“小国寡民”与“无为而治”,达到“损有余而补不足”,把矛头指向当时儒家所维护的'礼’和法家所倡导的'法’。追求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得更加顺其自然。

       3.法家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法家不能算是独立的一派,他的思想源头出自儒家,不同之处在于他将儒家的礼法治国取其极端,完全依法而行,属于专制的极端,很难作为大国长久的治国方式,所以秦亡后即被淘汰。

     记得之前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诸子百家》中说,无论是儒家、道家、墨家,都有一定成分的理想浪漫主义在里面,法家思想其实是最现实的,这个观点有书君也很赞同,法家思想,其实是在封建制度下最有效的一种治国思想。

     法家强调治国有两大要点,一是赏善罚恶,绝不手软;二是御臣有术,君王需无喜无悲。该学派主张“以法治国”的理念而闻名遐迩,提出了一整套治国理论和方法,为建立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也为以后历朝历代君主实行专制提供了方法。反对儒家'复礼’的政治主张,认为'法’能够“定分止争”和“兴功惧暴”,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虽然法家能认识到人有“好利恶害”与“就利避害”的本性,却无限夸大了'法’的作用,这与现代'以人为本’的民主治国理念有根本的区别。

      4.区别

     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轨迹来看,道家与儒家可谓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学说,像天空和大地一样永远不会结合在一起,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无为是任自然的无为,即一切顺应自然,不要将人的主观意念强加于治理之中,一切皆有自然法则之手予以调节,儒家则坚持教化之功,是当中适制度已有效运行、贤德之人已各适其任以后,君王不必进行画蛇添足式的标新立异之为。

     .而法家与儒家的区别归纳起来则是:法家治道是不引导教化人的立身之本而妄图强制规范人的行为的治末之道;而儒家治道是通过弘扬人性中的贤性之本去抑制不肖性之本以引导规范人的立身之本,从而使民自“知所去就”的治本之道。

     说到道家与法家,那就更不一样了,它俩恰恰相反,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法律是对人类的束缚,需要全部舍弃掉;而法家则主要主张用法律去惩戒人类,认为人类本性顽固,需要用权威去治理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庸:成功学的真谛
你明白儒道法三大哲学的区别吗?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治世用法
从百家争鸣到百家归位,中国先秦思想的流变
何谓中国(3):儒、法、道的救世之道
儒法道三派,就怪道家跑太佛,让儒家法家领先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之间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