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血管病发作有两个“魔鬼”时间

清晨是心血管病好发时间,这是为什么呢?经医学家研究发现,冷空气是心血管病的诱发因素。据对一组健康人的研究表明,在寒冷条件下,体表温度和核心体温下降时,血压升高,红细胞和胆固醇增加,血液粘稠度大,容易形成血栓,进而诱发心血管病。

据国外医学杂志报道,气温从17℃降至-5℃时,每百万人口每天心肌梗塞死亡率从4.9%上升到6.9%。每当人们清晨醒来时,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正值儿茶酚胺释放高峰期,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及体循环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有发生心律紊乱的危险。此时,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血小板粘性增高,血栓形成倾向明显增加,均是心血管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应引起警惕,在清晨、冬季尤其是冷空气或寒潮来临时,把血压、血脂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内,积极治疗心脏疾患。平时应戒烟,少饮酒,注意保暖。清晨饮一杯开水,对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均有益处。美国学者研究表明,阿斯匹林能使清晨心脏病发作危险性减少59%,使其他时间心脏病发作危险性减少34%,因此,应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口服50~100毫克/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效果。

深夜:老年人也需防备心血管病突发

还有种情况如有些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当在夜间熟睡后,因剧烈咳嗽、胸闷、气促而醒来,他们在坐起片刻后症状又会逐步缓解。这种病在夜间尤易发生。这种夜间发作性呛咳、胸闷、气急,实际上是左心室心力衰竭的表现。它是由于心力衰竭导致肺部瘀血,从而引起肺部种种表现。

为什么夜间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段呢?

这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异常有关。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开始兴奋,使心跳变慢,心率放缓,血流速度变慢,出现肺脏淤血、缺氧,流回心脏的血流增加,随之心脏负荷加重,中老年人血液粘稠、血管内膜粗糙,导致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心肌梗塞、心衰等危重急症的发生。另外失眠、噩梦发生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

出现这种情况的老人,有条件作心功能测定。高血压、冠心病人有此种情况必须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重体力劳动,避免劳累、精神过度紧张的不良情绪。此时适当限制食盐,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水钠滞留,减轻心脏负担,夜间抬高上身,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15~20厘米,减少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减轻心脏负担。

心血管病患者应避免清晨和深夜这两个容易发作的危机时间,入睡前应尽量保证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且在床头备好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脑血管疾病,管好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可减少一半中风风险
如何选择心血管病检测项目?
糖尿病性心脏病症状不典型?对,有“四怪”!
今日重阳|如何维护老年人心血管健康?
各项心血管检查的意义
与“普通冠心病”相比,糖尿病性心脏病有哪些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