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李唐王朝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

在这场政变中,李唐王朝太子李建成、李渊三子齐王李元吉双双被杀,而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总策划人,正是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直接影响了唐朝,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

面对手握重兵大开杀戒的李世民,身为大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束手无策,后世读者想不明白,既然李渊已经决定让李建成继承皇位,为何还会让李世民执掌重兵,以致最后局面彻底失控?

首先要确定第一个问题,无论是后世基于客观情况推断,还是当时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变都是李世民主动发起的。

《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记载: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这一长串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将至少十二人以上,显然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由此可知,在发动玄武门政变之前,李世民已经拥有相当强大的实力。

很多人认为,李世民之所以能有机会发动玄武门政变,是因为李渊将兵权交给了他,是一种自我找麻烦的糊涂行为。纵观李唐王朝的发家史,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实际上一直干的是开国之君的工作。

早在李家父子经营太原的时期,“太原公子李世民”的称号,就已经盖过了老爹李渊。就连太原起兵这样的大事件,都是李世民一手主导策划,然后敦促李渊完成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太原起兵,还是之后的逐鹿中原,再到李唐王朝已经建立之后,扫清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这些残余割据势力,李世民都扮演绝对的主角。不管李渊是否同意,李世民事实上掌管着李唐王朝相当一部分军事力量。

在李唐建立壮大的过程中,李渊不是没有预料到自己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为了限制李世民的实力与军权,李渊也曾让李建成、李元吉同样掌握了军政大权,以此达到制衡的目的。

客观的眼光看,李渊的想法非常不错,只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太子李建成和三儿子李元吉。最重要的是,他低估了李世民的野心和实力。当太子与秦王的斗争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李渊本人也无力扭转乾坤。

在李唐王朝建立壮大的过程中,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地位安排,李渊一开始就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在早期征战的过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掌控兵马,而且头衔分别为左右兵马大元帅。

等到李唐政权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占据主导优势之后,李渊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以及前隋时期的政治背景,收买士家大族的人心。而且这个时候,让李建成更多接触治国理政的事务,为将来打好基础,李世民则是继续执掌兵权,四处征战。

李渊在前中期的这种安排,没有任何问题。太子就是要从政执掌朝纲,作为皇子的李世民则负责带兵打仗,继续为李唐江山添砖加瓦。这也是自古以来帝王的常规操作,事实证明李渊的这种分工安排,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只可惜,李世民个人的能力打破了这种平衡,在长期领兵征战的过程中,李世民周围几乎聚集着整个李唐王朝最能打的将军,也掌控着最精锐的军队,他在军队中的声望极高,让太子李建成都望尘莫及。

面对李世民实力和权势日益增加,李渊也曾多次尝试打压李世民,甚至是对他手下的武将军队进行分化,这样的操作李渊至少进行了三次以上。

最早是在李世民征讨窦建德得胜而归之后,便尽一切努力不让李世民再度领兵出战,这一操作直接导致了窦建德残余势力——刘黑闼一步步做大,最后不得不靠李世民收拾残局。

中原地区稳定之后,面对突厥泛滥,李渊再度派李元吉带领李世民的将领出征,结果又是无功而回,李世民再度获得重用。

平定突厥之后,李渊迫不及待想要再度对李世民进行打压,这一回他直接遣散了李世民的将领,将秦王手下的文官调离长安。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用艺术手法重现了这一段历史。

不过,历史上的李世民没有逆来顺受,在遭遇极端打压的背景下,李世民选择了放手一搏。最终,他和他的团队赢得了这场历史豪赌。

李世民作为最能征善战的君主,就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称赞其“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

所以,李世民对局势的认知非常清楚,自己和李建成的冲突已经无法避免,而实力的天平在自己一边,玄武门政变由他来发动,有足够的胜算。

相反,站在李渊和李建成的角度来看,他们没有想到李世民敢这样做。当初作为李建成的幕僚魏征,曾经建议太子李建成发动政变除掉李世民,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原因是李建成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换句话说,他压根没有将李世民放在眼里。

自己拥有老爹李渊的支持,又有太子大义,即可高枕无忧。而作为当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在限制李世民无果的情况下,同样不愿意贸然出手,他希望用更“温和”的手法逐步分化瓦解李世民的势力范围,目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内部流血。

当李渊和李建成打算用阴谋来制服李世民的同时,被逼到墙角的李世民做好了掀桌子的准备。就这样,一段全新的历史得以创造,李渊终究为自己的优柔寡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中国历史却由此翻开了光辉的一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武门之变”与李唐王朝之兴衰成败(上篇)(原创深度揭秘)
李渊临终前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话,后来应验了?李渊:别冤枉朕
长歌行:李世民杀太子全家时,李渊为什么不制止,真实历史被隐瞒
玄武门兵变前,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麾下武将、文臣及其势力对比
史上最残酷的三场政变,害惨了三位明君,却成就了三位千古一帝!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李渊下场,究竟有多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