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应任何面对新课程

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在新教材中删除了那些“繁、难、偏、旧”的知识,注重知识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课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积极去认识、面对,都应该努力钻研、探索,尽快进入角色,力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先行一步。那么教师应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在新课程中适当定位呢?经过一年的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将课堂牢牢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人,是编剧、导演、演员的集大成者,教师关注的是结果,是学生对某一个结论机械的口述和默写。教育的目的似乎就是让一个个麻木的看客在昏昏欲睡中只牢牢记住看到的结果,近而象复印机一样翻版在一张张试卷上从而获得高分。素质教育的理论如平地惊雷般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桎梏,“高分低能”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终于成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话题。而课程改革则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阅读课改的相关书籍、知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思想和观念。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内部主导,行为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如果不从源头做起,那么无论表现形式多么合乎规范,多么完美,也只能是穿新鞋做老路,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课改与考试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育的目的应更多的放在对学生发展程度的关注上,一个学生无论其分数是否很高,但只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我们就应当说教育的功效已经产生。而且在课改当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在此,教师真正作到了“授人以渔”。即使对学生将来参加考试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课改对于我们来说,就如同一个新生事物那样,需要一个了解、理解、接受、掌握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等,不能靠,而是要争分夺秒的去学习、去钻研。谁能尽早的转变观念,谁将在新课程中抢得先机。否则,只能在固步自封中接受淘汰的现实。
二、不断进行课堂研究,创造性的开展课堂教学
教育理念的转变必将带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强行注入学生的脑海,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体验。知识的传授就像执行电脑程序一样,输入     存储      输出,千篇一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被严重扼杀,极大的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1、角色的转换
教师要由课堂的主宰转化成课堂的主导,成为引导者和设计者,为一堂课勾勒一个轮廓,让学生在其中填充、完善。教师要用尽量少的时间,最精炼的语言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分析、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尽可能样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使其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当然对,对于几年甚至十几年形成的教学习惯,若一下子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必须强行将自己的时间减下来,而且要将功夫下到课外,精心备课,合理设计,将最成熟的方案运用到课堂中。久而久之,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单一的教和单一的学为主,缺少课堂的互动,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我发展演化。而越来越多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在人的学习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小组学习就成为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但任何一个模式均要对其合理把握才能将它的功效发挥至最佳。小组讨论亦是如此。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时,应作到:第一、一定要准确的把握教材和自己的学生。哪个问题需要分组讨论,哪个不需要,教师应心中有数,否则,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却要分组讨论,其结果只能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第二、教师要把握小组讨论的实效性。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听取他人的方法、思路,并从中受到启迪,形成自己的东西。是让学生动起来,但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作到动而不乱。不能只为了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小组活动的内在实质。第三、要创造性的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要与其他的课堂组织形式充分的结合,在小组讨论前应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否则就会产生学生无可交流或一个小组内总是一个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只能是无动于衷的看客的不良局面。从而使分组讨论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依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实质
新教材对就教材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翻新,并且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数学》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创设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打破了代数与几何的课本界限,增加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章节。这是就教材所不可比拟的。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作用于生活”的思想,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呈现出对数学学习前所未有的热情。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依据《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实质,力争讲出高质量的新课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既要把握教材,又要在《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切忌生搬硬套,比如课本中设置一些现实情境,一定要考虑当地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教师就要自己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认知特点且符合要求的情境,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事半而功倍。
四、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有一些教师抱怨:“我的学生见了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话都不敢说一句。上课更是一言不发,不知他们怎么想的。”殊不知,几千年来,“师道尊严”在教师头脑中的概念根深蒂固,动辄板起面孔大声呵斥,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让学生望而生畏,即使有心与老师亲近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师生间犹如架起一道天然屏障。严重阻碍了师生的正常交流。试想,当学生想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时,看到的是老师那板着的面孔,他还有说的勇气吗?其实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能够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一丝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都可以将彼此的距离拉的更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自然愿意和你亲近,愿意上你的课,也愿意听你的话,敢于和你交流,陈述自己独特的观点、见解。这样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学生也自然会动起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没有现成的模式,一切都要靠我们不断的学习、探索、总结经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课改的大潮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成功教师的38个切入口
教师结构化面试模拟试题
2013年上学期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深化与反思》培训学习纲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工作总结,可收藏复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