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看清”教材方能“看轻”教材
课改以前,教师在教学中“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个别教师“教参课本,相伴终身”的现象曾广受社会批评。但是,在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决不能由于上述原因而矫枉过正,轻视教科书。

  如何正确对待教科书?笔者认为,教师对教科书需要看轻,但更需要看清。看轻,就是要避免对教科书的盲目崇拜,更要避免完全依赖教参和教科书进行封闭教学。看清,就是要尊重教科书在教学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看清是看轻的前提和基础。

  以笔者所教的高中历史学科为例。虽然新课改“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但是,高中历史教科书仍然是所有课程资源中最基本的物化资源,也是当前大多数国家通行的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法。虽然历史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历史教材作为唯一历史课程资源的封闭做法,合理构建历史课程的结构和功能,但是,历史教科书依然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体现,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媒介。

  从价值观念上看,现行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很好地把握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特别是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规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课文资料选择和历史叙述上看,新教材更加注重史论结合、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其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

  同时,新教材对教师与学生又构成了一定的挑战。挑战一在于体例问题。“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专题形式呈现的,跨度大、难度大、内容多、跳跃性强”,对没有经过系统通史教育的中学生存在难度。重大的历史现象、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在3个必修模块中以不同的角度予以呈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

  挑战二在于材料选择和行文表述问题。部分材料难度太大,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部分材料典型性不足甚至出现错误。教材的行文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表述不准确、语法错误和句子结构逻辑错误的现象。

  从宏观上全面了解教科书的地位、编写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就是为了看清教材,破除“本纲主义”,帮助教科书尽快完善、成熟,以便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而不是为了夸大其不足,将看轻教材上升到轻视教材,甚至恣意指责,将其作为否定新课改的借口。

  一方面,我们需要看轻当前的教科书,它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也期待更加优秀的教科书出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清,历史新教材属于新生事物,它需要在关爱下尽快成长。

  当前,为什么不能抛开教科书另起炉灶呢?理由有二:其一,教科书是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依据。其二,高中历史学习是典型的语义学习,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考压力之下,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在夹缝中发展?我们比以往更需要看清教科书本身。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内容至少有三个层次的认识,即教历史、教教材、教课标。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看清高中历史教材文本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不仅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思想、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但是,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具有滞后性,往往不能及时反映理论研究前沿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这一方面寄希望于教科书的更新,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看轻文本,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教育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历史课堂荡漾人性之美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的困惑与思考
【原创】审辩式教学【答问4】
陈朱俊:2003年以来高中历史唯物史观教学研究述评
我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感受
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