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池穴

​    (2)针尖向同侧鼻旁平直刺入,治疗中风后遗症等:刺法同(1),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7cm,针感或同(1),或向上、下肢及躯干传导。对于中风后偏瘫或半侧肢体麻木等疗效较好[1]。

    (3)针尖向同侧口角下方刺入,治疗躯干、颈项、四肢以及咽喉、气管等疾患。针刺向同侧口角下方,过颈椎,深度可达2~3寸,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10cm,此时针感除循胆经上传外,向下可达同侧上、下肢和躯干,局部可传到喉部附近[2]。

    (4)针刺向咽喉方向,主治假性延髓麻痹等症。取2寸毫针向咽喉方向刺入1.5~2寸。风池穴深层解剖示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故针刺可改善椎动脉供血。另外,风池为胆经要穴,“胆主决断”,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强其醒脑开窃,通利咽喉之功效[2]。

    (5)针刺方向微向外(颞侧),主治偏头痛等症。取3寸毫针,针刺方向对结喉而稍向外,进针2.5寸,针感向头部同侧阳白穴放射。风池穴向外斜刺,直达病所,有止痛散风之功效,不仅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效果显著,对肝阳上亢、瘀血阻滞、痰浊上扰、气血亏虚之头痛亦有极好的疗效[2]。

    3 透刺法

    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主治颈椎病等症。取2.5寸毫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进针1.5~2寸。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类似于颈椎夹脊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脑供血,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更为显著。

    以上所提及之深刺法,进针后若无针感,可退针稍变方向再刺入,随着针刺的逐渐加深,可出现第1次针感(浅刺),第2次针感(深刺),后者较前者更为强烈。深刺法对顽固性疾病疗效较好。

    4 讨论

    4.1 深刺风池穴医疗事故分析

    针刺风池穴所致医疗事故,虽然不及风府、哑门二穴多,但也有报道。刘氏报告针刺风池穴过深,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3]。该例针双侧风池穴1h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腰穿脑脊液呈血性,予抗菌素、止血、镇静药及能量合剂治疗20d后,复查脑脊液正常。包氏报告针刺风池穴治疗眼睑肌抽动1例,针后诉头痛难忍,继则呕吐,针后4h腰穿,脑脊液外观为均匀一致的血性,经镇静、止痛、止血治疗,14d后痊愈出院。另一例为针刺风池穴治疗头痛,进针后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腰穿脑脊液呈血性[4]。周氏报告针刺风池穴引起死亡1例[5]。该例为针刺风池等穴治疗感冒,进针2寸深,术者捻动右风池穴上针柄催气时,患者突然惊叫,表情痛苦,诉头痛剧烈欲炸,10min后人事不省,30min后死亡,经确认为SAH。针刺风池穴过深时,可穿过硬脑膜的环窦刺伤小脑或延髓表面的供应血管而引起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膜及脑干而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出血较多则引起颅内压升高、血压升高,若形成血肿,压迫延髓的呼吸中枢,可致呼吸减慢、不规则或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陈氏报告电针风池、翳明穴,引起项肌痉挛1例[6]。

    4.2 风池穴的安全深度

    风池穴的中间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如针刺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故对于本穴的安全针刺深度的研究很有意义。杨氏等对此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较为客观的标准[7]。他在52例成年人尸体上,对风池穴的临床常用针刺方向或可能发生事故的方向的针刺深度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向对侧眼球方向1~2寸,无进颅危险;②针向前方直刺和针向鼻尖同样深度,以及左右透刺(横刺)更深(50~75mm),亦无进颅危险;③ 针向对侧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最易进入颅腔,此方向正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颅腔方向相对应。针向对侧耳屏至颅腔的深度如下,左风池(向右耳屏):男性均值(41.21±3.82)mm,女性均值(43.88±4.61)mm;右风池(向左耳屏):男性均值(41.21±3.6)mm,女性均值(43.19±4.71)mm。安全深度应在此范围内。

    另外,在此标准上,针刺本穴时还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如对瘦人,向对侧外眦方向刺约1.5寸时,即可刺破蛛网膜下腔血管,轻者有上下放散的强烈反应,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4.3 气至病所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方幼安先生说:“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风池穴)进针方向不同,针刺感传将随之而异,所获效果亦不相同,换言之,即是对不同的适应症,要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必须要采用不同的进针方向,如治目疾,如何验证是否达到治疗之要求,则需通过‘气至病所’的客观反映,方能获得验证。”

    李氏等用针刺的热补手法针刺风池等穴治疗视神经萎缩,观察了风池穴的感觉传导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针感传至眼区的效果为优,反之则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吴氏选风池和上天柱穴针刺治疗内分泌性突眼症时,发现针感感应或达头顶,或达前额,或达眼区等,针刺感应不同而疗效有异,其中以达眼区者为最佳[8]。

    由此可见,为了取得该穴的某一主治功能,必须采取与该主治功能相适应的进针法,包括适宜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使之气至病所,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 北京1000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池穴的针刺方法(中医临床)
风池穴的安全深度
风池穴,7种刺法治病各不同
以风池穴为例,不同的针刺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营养学基础
针灸优势病种——针灸缓解耳鸣耳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