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怎么抄袭?何法盛偷窃原著,宋之问压杀外甥,班固参考史记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2020年最后一天,一则郭敬明为十五年前抄袭道歉,一则于正为六年前抄袭琼瑶道歉的新闻刷屏,郭还说会和被抄袭者一起组建一个反剽窃基金,去打击抄袭支持原创。

抄袭其实自古以来就存在,而且是历朝历代都很难杜绝的事情,且不论今人如何,本期我们简单聊聊古人抄袭的事儿。

一、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在东汉桓帝时期,有一个人在当地名气不小,于是被当地官员征召出仕当了个书记官,负责写一些文书奏折。

但是这个人压根是徒有虚名,根本不会写奏章,但是这也难不倒他,他打算找了一个朋友代笔。他朋友一听是这种小事,就给他出主意说:“梁国有个人叫葛龚,他的公文写的很好,你把他写的公文资料拿过来参考一下就可以了,不用麻烦重写。

这人一听,哎,有道理啊。于是就翻出葛龚的公文,一看果然写的非常精彩,就一字没改全部照抄一遍,交了上去。

山东东平汉墓壁画

领导拿到他写的公文仔细一看,这人连葛龚的名字都直接抄了过来……于是二话不说直接辞退了事,时人于是造了一个俗语出来:“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桓帝时有人辞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记文;人不能为作,因语曰:“梁国葛龚先善为记文,自可写用,不烦更作。”遂从人言写记文,不去葛龚名姓。府君大惊,不答而罢。故时人语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御览四百九十六》

二、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唐代著名的文人极多,但是抄袭者也是很多,在唐人撰写的笔记小说集《大唐新语》中就写了一个抄袭者的故事。

唐代宰相李义府曾经写过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是这样的:“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这首五绝是李义府为奉承武则天所作,也算是当时知名之作。

但是就算李义府这样的大官,还有人去偷他的文章直接洗稿洗成自己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枣强县县尉张怀庆。

张怀庆看到李义府的五言诗后觉得很不错,就在每一句前面加了两个字,变成了自己写的七言诗,全诗大家看看:

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而且张怀庆偷窃诗文还不止这一两回,当朝著名的人物比如王昌龄、郭正一等基本没有幸免的,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大唐新语·谐謔》

三、何法盛偷《晋中兴书》

比起上面张怀庆还改动两个字的,古代有人直接偷别人的文稿说是自己写的。

比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给《庄子》做注,还没做完向秀就挂了,结果向秀的作品被郭象看到了,郭象直接据为己有。

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好几人都在修撰《晋史》,而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本就是何法盛撰写的被后世列为“十八家晋史”之一的《晋中兴书》。

但是在其他各种史料中,有记载何法盛的《晋中兴书》并不是他写的,而是偷的。偷窃的对象就是当时著名的文人郗绍。

郗绍和何法盛算是朋友关系,郗绍当时正在创作《晋中兴书》,还多次拿出书稿来给何法盛看。何法盛看到之后就特别想据为己有,于是直接跟郗绍表示:

您现在已经有巨大的名望了,而且您出身高贵,多这样一个出书的名声不多,少一个也不少。而我不一样,我是寒门出身,也没多少名气,一生唯一的指望就是像袁宏、干宝一样,有个作品才能以名留后世,我就求您把这本书的署名权给我吧

郗绍又不傻,当然不同意了。但是郗绍也没有提防何法盛,等到全书写完了,何法盛又去拜访郗绍,但是郗绍恰好不在家,何法盛干脆直接偷走了全部成品,署名自己的作品发表了。

等郗绍回家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存档,写的东西就这一份,于是《晋中兴书》就以何法盛的名字流传千年。

时有高平郗绍,亦作《晋中兴书》,数以示何法盛。法盛有意图之,谓绍曰:"卿名位贵达,不复俟此延誉。我寒士,无闻于时,如袁宏、干宝之徒,赖有著述,流声于后。宜以为惠。"绍不与。至书成,在斋内厨中,法盛诣绍,绍不在,直入窃书。绍还失之,无复兼本,于是遂行何书。——《南史》

四、宋之问压杀外甥

唐代诗人中,宋之问算是占有一席之地,他善于律体,和李白、孟浩然、贺知章等大佬们并称为“仙宗十友”。

但是这样一个大诗人,却人品极差,关于宋之问有两个故事经常被人拿出来鞭尸。其中一个是宋之问一度想去给武则天当面首。武则天要不是闻到宋之问口太臭,指不定真的就答应了。

另一个就是宋之问为了两句诗直接“谋诗害命”,杀死了自己的外甥刘希夷。

刘希夷非常有才,有一次他写了一首“白头吟”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看到后特别喜欢,就跟刘希夷说:希夷啊,你这两句发表了没?

刘希夷说:还没呢

宋之问大喜:舅舅特别喜欢这两句,你能不能把它给我啊!

刘希夷:不行!

宋之问:好,你等着!

于是宋之问找了奴仆用装了土的麻袋直接压死了自己外甥,偷了他的诗句,刘希夷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这件事在《刘宾客嘉话录》、《唐才子传》中都有记载。

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唐才子传》

五、班固参考《史记》

班固是东汉著名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汉书》被评价为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是备受推崇的前四史之一。

但是就算是这样,班固也经常被人指责抄袭。班固抄袭的对象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中直接指出“班固盗窃父史”。

这事是根据《后汉书·班固传》中记载,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非常喜欢写历史,在司马迁《史记》之后写了六十五篇的续篇后传,班固在后来写《汉书》的时候应该参考了不少父亲的材料,但是并没有标注哪些是班彪所写,所以被人批评为“盗窃父史”。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总序》中也指责班固抄袭剽窃:“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

到了清代,有“乾隆三大家”之美誉的赵翼在他代表作《廿二史札记》中在比较《史记》和《汉书》异同时说到:班固距离司马迁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肯定还有人记载了汉代及以前的历史,但是拿班固的《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做对比来看,汉武帝之前的历史记载班固都基本上照搬了司马迁的《史记》,还有很多地方直接用了史记的文字,甚至于一字不改。

即如班固作《汉书》,距司马迁不过百余年,其时著述家岂无别有记载?倘迁有错误,固自当据以改正。乃今以《汉书》比对,武帝以前,如《高祖记》及诸王侯年表、诸臣列传多与史记同,并有全用《史记》文,一字不改者。然后知正史之未可轻议也。——《廿二史札记》

这一事情直到近代还有顾颉刚这样的大牛写文章讨论班固到底有没有偷窃父亲的史文,2000左右的时候还有人在《光明日报》发文讨论,可见影响之大。

最后,以史为鉴想说,抄袭洗稿虽然说历代都屡禁不绝,对于一个人是否抄袭也往往有争议,但终归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可能再过几百年,我们现在讨论的“谁谁谁抄袭”、“谁谁谁道歉”也可能成为后世人讨论的一个话题,用这种方式留名,恐怕真的要遗臭万年了……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御览四百九十六》《大唐新语·谐謔》《南史》《唐才子传》

《廿二史札记-史汉不同处——赵翼》

《班固“洗稿”司马迁?《史记》与《汉书》的相爱相杀——观察者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如何对付抄剽盗版之风
老实的《汉书》与不老实的班固
《汉书》简介
西楚霸王的姓名之谜:史记中用“项羽”,为何汉书中用“项籍”?
真的不建议买二十四史,我的三个理由
《汉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