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一县级市,名字是刘备取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与湖南省相对应,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该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下辖12个省辖市。其中,就宜都市来说,总人口约为40万人,为湖北省直辖,宜昌市代管的县级市。公元210年,刘备在该地区设立设宜都郡,名字取“宜于建都”之意,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宜都,湖北省直辖、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在地理位置上,县级宜都市位于鄂西南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地过渡地带,东隔长江与宜昌市猇亭区、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西南、正西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点军区接壤,介于东经110°05‘-111°36',北纬30°05'-30°36'之间,总面积达1357平方千米。就县级宜都市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湖北省宜都市一带属南郡这一建制。

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设立夷道县,治所在今陆城,隶南郡。西汉末年曾更名为江南县,不久复名夷道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今宜昌市宜都市一带属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治今陆城。对于宜都这一地名,名字是刘备取的,名字取“宜于建都”之意,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枝江、夷陵、秭归等县,该地区成为东吴的疆域。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后,宜都郡属荆州,辖夷道、佷山、夷陵三县。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析夷道县设立宜昌县。

西魏时期,宜都郡属柘州,辖巴山、夷道、归化、夷陵四县,今县级宜都市一带属之。陈天嘉元年(560年),正式设立宜都县。隋开皇七年(587年)废宜都郡,宜都县改为宜昌县,先属松州,后属南郡。唐朝建立后,今县级宜都市一带分属宜昌、夷道二县。武德二年(619年)改宜昌县为宜都县,属江州。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夷道县并入宜都县,属荆州都督府峡州郡。宋朝这一历史阶段,宜都县属荆湖北路峡州夷陵郡。元朝建立后,宜都县属峡州路这一建制。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宜都县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夷陵州。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宜都县属湖北省荆州府。到了1913年,宜都县属湖北省荆南道。1928年,宜都县直属于湖北省。1987年11月,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县级)。1998年6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1970年至1992年,县级宜都市隶属于宜昌地区。1992年起,县级宜都市直属于湖北省,由地级宜昌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宜都市总面积达135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40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省1个县级市,建县超2200年,市名来自刘备
三峡门城宜都市,长江遇见清江,湖北省由刘备命名的城市
快看!湖北县域经济最新排名出炉,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湖北省唯一的百强县,被称为“鄂西门户”,至今还未通高铁
湖北省西部3市1州(襄阳、宜昌、十堰市、恩施州)县级政区简介
湖北发展近年发展迅速的6个县级市,看看有你的家乡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