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7年,溥仪去世后以何规格安葬?周总理:尊重爱新觉罗家族历史

随着满清寿终正寝,溥仪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其实经历了260年的岁月磨难,爱新觉罗家族实在是不堪重负。尤其是后来的几十年,可谓是忍辱负重,不堪回首。在这样的封建王朝行将就木之时,溥仪总算可以松口气。

只不过皇帝虽说是万岁,但也有寿命的限制。

1967年,大清末代皇帝溥仪在一家医院去世,享年62岁,这在皇帝行列中,也算是高寿。问题的关键是,溥仪尽管早已下台,但好歹也是逊帝,如何安葬这位却成为家族上下纠结之事。

于是上报给中央裁定,周总理代表中央表示,溥仪的后事按照爱新觉罗家族的规矩来办理,国家尊重溥仪家族的历史习惯。

晚年的溥仪

一代君王三上三下

溥仪可以说是稀里糊涂上位,不情不愿地退位。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说,溥仪可以说是最任性的末代皇帝,也是最奇葩的一位逊帝。因为能够在皇位上三上三下,溥仪也算是开创了诸位皇上的新纪元。

三岁登基,六岁逊位,其实对这第一段的皇帝生活,溥仪的印象并不深刻,甚至是朦朦胧胧。也就是因为他是道光帝曾孙,醇亲王的长子,光绪帝的侄子,正正气气的皇家血统,因此溥仪也算是根正苗红。

不久,光绪帝驾崩无嗣,溥仪躺赢,被慈禧看中,荣幸接班是为宣统帝。宣统三年也就是辛亥革命成功后,迫于形势的压力,隆裕太后代表溥仪宣布退位。

这也就标志着满清王朝的覆灭,同时也预示着在中国演绎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成为历史。

溥仪小时候

这就是溥仪的一上一下,面对每天的三呼万岁,临朝听政,幼年的溥仪当然意识不到什么皇权的威严,这位年仅三岁的小皇帝关心的只是驯服骆驼,养狗咬人,再一个乐趣就是捉弄随身太监。

丁巳年,时任安徽督军的张勋亲率5000名辫子军开赴北京,明面是调停段祺瑞与黎元洪的派系斗争,实际上就是想辅佐溥仪再次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的丁巳复辟,也叫张勋复辟。

此时的溥仪已经是十二岁的大男孩,虽说对于再次登基没有太多的认知,但是在师傅陈宝琛的一再劝说之下,还是同意了这场所谓的二次登基。

溥仪青年时候

张勋复辟的倒行逆施自然是不得人心,在全国一片反反复辟浪潮中,仅仅做了12天皇帝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一场由铁杆保皇派张勋主导的复辟闹剧这才落下帷幕。

只不过这一次张勋复辟,溥仪已经是十二岁,不仅记忆清楚,而且感受颇深,这其实也为他第三次登基埋下伏笔。

严格意义上来看,溥仪后来跟着日本人来到满洲心甘情愿当傀儡皇帝,是一种叛国行径。

与前两次的所谓登基不同的是,溥仪现在已经是成年人,那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张勋复辟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在土肥原贤二的煽动之下,溥仪满怀着再次复辟的梦想,来到东北就任满洲国皇帝。

溥仪做所谓的满洲国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利益,这个决定不管是否出自他的内心,都将担负起千古骂名,这也是后来溥仪被定性为战犯主要依据。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也发表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退位诏书,暗淡离开中国政治舞台,被苏联红军押解到当时的战犯集中营。

日本投降

改过自新嬗变平民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被引渡回国,在当时的战犯管理所劳动改造。对于这种待遇,溥仪深感意外。毕竟自己是中国末代皇帝,又在满洲国与日本人沆瀣一气,溥仪也自知罪孽深重。

在劳动改造过程中,溥仪感到最难的,就是自己的自理能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也经常闹出很多的笑话。由于长期的养尊处优,就连洗脸、叠被子这样最为简单的生活琐事,溥仪也是忙得手足无措。

因为就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溥仪遭到嘲笑和孤立。痛定思痛之下,溥仪下决心好好学习,不仅要能够生活自理,更需要掌握劳动的技能,这样才能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开始学会了养鸡,还会自己种菜。甚至于后来在医疗组学会了理疗,这对于曾经的皇帝来说,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溥仪劳改

当有一次为一个战犯做完身体理疗之后,对方向他深深鞠了一躬,溥仪真是开心极了,原来劳动可以享受人们的尊重,这种感觉对他来说很是振奋。

1959年的十一前夕,刘少奇主席颁布特赦令,爱新觉罗·溥仪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终于回到北京,成为一名北京市民。对于溥仪的工作安排,其实也叫人头疼。单凭在战俘营学到的技能,这位末代皇帝是很难养活自己的。

原先溥仪想回故宫工作,周总理当即回绝,因为这位就是从皇宫里走出来的一代皇帝,再回到故宫显然是不合适的。后来,还是周总理安排溥仪到北京植物园参加劳动,实行半日制,上午给植物园的花花草草浇浇水,下午回家学习休息。

一年以后,根据溥仪的工作学习表现,周总理提议溥仪进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做历史研究,因为这里能够发挥他的专长。

周恩来总理

毛主席对于溥仪的每一个进步都很关心,曾经在自己的家里宴请溥仪来吃湘菜,而前来作陪的有章士钊程潜等人。毛主席笑着对溥仪说,当年我可是你的子民啊!对于溥仪来说,这一顿湘菜可谓是十分难得。

后来,毛主席听说溥仪当时的薪水不高,于是便拿出自己的稿费要章士钊转交给溥仪补贴生活,生怕自己的原来的皇上为这事难为情。

虽说溥仪之前有过四位妻子,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溥仪却真正是一个孤家寡人。对于溥仪的婚事,毛主席和周总理十分关切。后来也就是在周总理的热心照顾之下,溥仪与护士李淑贤终于走到一起。

然而在新婚不久,李淑贤找到周总理诉苦,说自己有些后悔,这个皇帝感情什么都不做呀!

李淑贤和溥仪

周总理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随后打发人叫溥仪过来,专门给两个人做思想工作。周总理要求溥仪赶紧学会生活,并交代李淑贤要体谅溥仪的难处,毕竟这位曾经是饭来张口的皇上啊!

自此以后,溥仪很是认真地学习做家务,尤其是每逢李淑贤上夜班,溥仪经常来到公交站台等候李淑贤下班。甚至于下着大雨,溥仪更是打着雨伞坚守在出站口,以至于他自己成为落汤鸡而浑然不知。

从不会关心他人的一代皇帝,能够坚持接自己下夜班的妻子,这样的进步大家都很欣慰,唯独李淑贤自己嘀咕着,这溥仪好起来也太粘人了。

这一年,溥仪可谓是三喜临门,一是与李淑贤结为连理,妇唱夫随。二是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自传出版发行,累计印刷20多次。第三喜就是溥仪当选为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溥仪认为,这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认可。

李淑贤和溥仪

寄存八宝山梦归清西陵

1964年秋,溥仪被确诊患上肾癌,术后又并发尿毒症。尽管周总理组织专家会诊,极力抢救,但终究没能从根本上治愈,溥仪的身体一直未见好转。

三年后的1967年,又是在深秋,末代皇帝溥仪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尽管已经成为一介平民,但是溥仪毕竟是末代皇帝,这样的身份如何安葬,已经不是溥仪的家务事,更不是李淑贤所能够决定的。

对于溥仪后事如何处理,因为溥仪是政协委员,因此上由全国政协上报周总理定夺。周总理经过慎重考虑,指出溥仪先生的后事要遵从爱新觉罗家族的习惯,是否火化以及墓地的选取,由家族提出方案,政府会予以支持配合。

其实对于满清的葬墓地,清朝历来都很重视。很多的皇帝自己刚刚即位,就忙着为自己打造陵墓,这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满清入关,先是有清东陵,然后又有清西陵,尽管他们很是注重汉文化的风水说,但却也挡不住日益衰败的满清运程。

溥仪

其实当年溥仪登基之后,也考虑过自己的陵墓。只是由于溥仪生不逢时,紧接着是光绪帝和慈禧先后驾崩,朝廷花销很大,也就没有顾及溥仪的陵墓建设。

再往后,溥仪两上两下,颠沛流离,皇陵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

至于后来溥仪成为战犯,先是在苏联后来又在抚顺劳动改造,作为一介平民的溥仪,所谓皇帝陵墓的话题再也没有人提及。

尽管如此,周总理还是很牵挂溥仪的后事。先是安排相关部门把溥仪的稿费退还给李淑贤,以解燃眉之急。然后在溥仪骨灰的存放问题上,也给李淑贤提供几个方案,一是可以在八宝山暂时安放,二是可以在万安公墓安葬。

对于周总理无微不至的关怀,溥仪家族为了减少给周总理添麻烦,低调处理溥仪的后事,不开追悼会,仅仅在医院做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溥仪的骨灰盒暂时存放在八宝山人民公墓侧室。

后来在周总理的坚持之下,溥仪的骨灰盒被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正室。

1980年5月,溥仪的追悼会在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约有四百余人参加了溥仪的追悼会。追悼会后,溥仪的骨灰盒被送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第一室。

溥仪去世前有一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葬在离光绪帝不远的地方。其实这也难怪,尽管是满清逊帝,但毕竟因为血统的关系,溥仪依旧是光绪帝的后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溥仪的墓葬地与光绪帝近一点,这个要求其实也不算过分。

但现在的问题是,溥仪已经三次下诏退位。换句话说他已经不是皇帝。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溥仪去世的时候正值60年代。作为末代皇帝本来就树大招风,再张扬去所谓的皇陵更是不可能的事。

爱新觉罗·溥仪墓

因此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下,溥仪的后事处理得很是低调。不仅没有举办追悼会,而且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也只有爱新觉罗家族的一部分人参加。

按照当时的条件,溥仪的遗体只能随着时代潮流进行火化,他的骨灰就被寄存在了八宝山的革命公墓。

后来到1995年,在李淑贤的主持下,溥仪的骨灰迁出八宝山,安葬于大清皇家陵园的华龙园区,这里与清西陵仅只有一墙之隔,与光绪帝的陵墓不到200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满足了溥仪的遗愿。

枕梦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7年溥仪病逝,家属请示如何处理后事?周总理慎重下达特殊指示
看看清朝皇帝身高
此人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叔,去世后安葬在八宝山的爱新觉罗族长
61年周总理请溥仪吃饭,饭桌上提议:来,让溥仪给讲个慈禧的故事
1967年溥仪逝世,遗体如何安葬?周总理:遵照爱新觉罗家族的传统
60年溥杰出狱,想接日本妻子来华,周总理看过照片后:有一个条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