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9年徐海东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周总理看到他后,当场让换座位

1955年9月27日,我军授勋典礼在北京召开,10名元帅、10名大将与1032名将军在怀仁堂获得授勋。

授勋仪式中,一位淡出军界多年的将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自1940年病倒在战场上后,他便一直卧病在床,不再参与战事,但在这次授勋中,他却名列大将,并高居第二位,仅次于“无冕元帅”粟裕。

十多年未立寸功,他却力压一众将领位居大将,抱病在身多年,他却在之后连任两届中央委员。甚至在中共九大召开时,连毛主席都多次询问他来了没有,周总理都得为他专门安排座位。

这位将军名叫徐海东。

毛主席评价他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迟到的邀请

1969年3月,中共九大即将召开,各大代表陆续来到了北京,北京城比往日更热闹了。

但在北京永康胡同7号院里,徐海东却觉得惆怅不已,因为他没有接到出席会议的通知。

作为一名革命老同志,无法为党建言献策让他觉得愧对了党徽。

正当徐海东苦闷之际,人民大会堂北侧的一个会议厅里,周总理深夜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周总理拿着毛主席写的《关于徐海东参加中共九大主席团问题报告的批示》,对参会者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徐海东将出席中共九大,并加入大会主席团。

看着部分参会者不解的神色,周总理郑重说道:“毛主席早就说过,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我认为不让徐海东同志参加九大是不合适的。”

就此,徐海东获得了出席九大的资格,虽然此时距离九大开幕仅有十几个小时。

对不知情的徐东海而言,这个夜晚是煎熬的。

自他从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后,每次开会毛主席都会问一句海东同志来了没有。

可如今九大这般重要的会议,他却连出席通知都没收到。

等待一夜后,徐海东终于在4月1日中午接到了好消息。

两位中央办公厅的人来到徐海东病床前,向他传达了会议决定。

但看着还输着氧的徐海东,负责人关心地问道:“今天能出席吗?如果不能去,可以向中央请假。”

得知自己能参会后,徐海东喜出望外,连忙说:“主席提我的名,身体再不行,就是爬,我也要爬去!”

虽高兴万分,但徐海东毕竟抱病多年,身体实在虚弱,他极想立马赶到会场,却要他人帮助下才行。

当徐海东赶往会场时,已经到场的毛主席也殷切盼望着徐海东的到来。

因为会议决定太过仓促,再加之主席知晓徐海东身体不适,毛主席也不确定徐海东到底能不能赶到现场,焦急等候的主席甚至在人群中寻找起了徐海东。

发现他还未到场后,毛主席找来周总理问,徐海东同志怎么还没来。

周总理回答道:“已经派车去接他了。”

周总理的话也没让主席安下心,等了一会后又继续询问他人徐海东来了没有。

未寻到徐海东,毛主席甚至专门给部分参会者讲了段话。

“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到达陕北,巩固和发展了陕北的根据地,就没有我们中央红军的立足之地。”

最终在专车护送下,背着氧气袋,坐着轮椅的徐海东拖着病体赶到了会场。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徐海东进入了会场。

发现徐海东来到后,周总理专门为他换了个座,将其安排到了主席台旁的过道边,好方便徐海东行动。

周总理还贴心地对一旁工作人员交代道:“小推车一定要放到海东同志的身边。”

得知徐东海来到后,毛主席也在《东方红》的音乐声中迈向了主席台,并与徐海东大将招手示意。

中共九大就此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徐海东在毛主席的亲自提名下,徐海东继续任中央委员。在近300人的委员与候补委员中,获得连任殊荣仅占五分之一。

徐海东因病休息多年却依旧能获得主席这般看重,其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主席之前所言没有徐海东,就没有中央红军的立足之地绝非空话。

在反围剿斗争中,徐海东所率的红二十五军可谓居功至伟,被称为“孤军长征的传奇”。

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三大方面军完成了长征伟业,红25军则以孤军身份创下了一项奇迹。

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徐海东率领红25军奔袭5000多公里,历时10月转战5个省份,不但创建了豫陕、鄂陕边区十余县根据地,还成为了唯一一支发展壮大的队伍。

这支出发时仅有2900余人,甚至其中有许多儿童团的队伍,在完成长征后全军已有3700多人,并在陕南留下了2000多人的武装部队。

这支长征中人数最少的部队,却在之后走出了97名开国将军。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带头将领必然是影响部队精气神的关键人物。

红25军创下的奇迹与徐海东密不可分。

1934年11月16日,在接到创建新苏区的指令后,徐海东带领着部队从河南省罗山县出发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徐海东居然主动将军长一职让给了中央派下的程子华同志,自己改任副军长。

面对一些同志的不理解,他则回应:“只要能为革命做出贡献,叫我干啥都行。”

这不是他第一次自我降职,在他还是团长时,他便在负伤归队后主动降职为副团长,徐海东不在乎自己是什么职位,他只在意怎么才能把仗打好。

在徐海东的指挥下,红25军越平汉,进桐柏,北上伏牛山,3000人不到的队伍在十万敌军的围堵下,成功突破重重封锁,挺进了陕南庾家河。

虽然徐海东创下了军事奇迹,但在庾家河,他还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在激战中,向来身先士卒的徐海东被一颗子弹射入头部,遭到致命伤的他当即倒下不省人事。

在战士们的拼死救援下才被拖回了阵地。

经过4天4夜的救治后,徐海东幸运地醒了过来,但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

在陕南立足后,徐海东建立了鄂豫陕苏区。

在1935年1月,红25军再度遭到围剿,蒋介石甚至放言三个月内彻底消灭红25军。

拖着伤势未愈的身体,徐海东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依靠“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战略方针,红25军以弱小的军力连破围剿部队,忽而向东,忽而向西,将国民党军队如狗一般溜,甚至创下4天急行军560里的军事奇迹。

依靠过人的军事才能,徐海东不但用事实打了蒋介石的脸,还趁势壮大了红军。

当年7月,得知其他红军会师的消息后,徐海东立刻决定挥师西征甘肃接应中央。

夜袭天水、强渡渭水、威逼静宁、攻取隆德……

在一次次耀眼战果下,徐海东来到了西兰公路附近。

面对再度合围的敌军,徐海东率部跨泾水,过绍山,在9月进入延川县,成为第一个到达陕北的部队。

虽然徐海东的西征之旅并未接应到中央红军,但却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为红军北上战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到达陕北后,徐海东依靠一场场大胜彻底击破国民党对陕甘苏区第三次围剿行动,为党中央将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进行了奠基。

可以说正是因为徐海东开辟并稳定下陕北根据地,这才让中央红军拥有了掀起燎原之火的火苗。

这也是为何毛主席如此重视徐海东,并称其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工人阶级的旗帜

徐海东大将无疑是一员为革命做出卓越贡献的军人,但若仅靠战功,徐海东却也不值得毛主席与周总理如此尊重。

如果说军功是徐海东一面象征荣耀的旗帜,那党性便是徐海东挺立世间的脊梁。

“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的赞誉绝非任何人都能担当。

苦窑出身的徐海东在窑厂干了十几年。

遍尝人间疾苦的他不但没有被社会染黑,反而生出了要救世人于水火的远大理想。

1925年春,25岁的徐海东加入共产党,一年后便投入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曾领着排击溃敌军四个炮兵连。

因身先士卒出名的徐海东被称为“徐老虎”,在大革命失败前夕,他领命返回家乡组建农民自卫军,开始与当地反动武装做斗争。

在残酷斗争中,徐海东一家66口人被杀,部队也被打散过多次,但徐海东依旧保持着革命理想,从未放弃斗争的道路。

1931年,徐海东所率部队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

进入红四军后,“徐老虎”的名头更响亮了。

连曾任红四军师长的陈赓大将都当众说道:“这辈子挺光荣的一件事,就是当了几天徐海东的领导。他是著名的徐老虎,我当他领导,他没咬我,却帮我打了许多硬仗。”

靠着拼死搏杀,徐海东这只老虎为中央打下了陕北根据地。

老虎也有柔情的一面,在外威名显赫的徐海东,在对待革命同志时完全是另一种模样。

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因经费困难,毛主席便派人找徐海东借2500块大洋。

结果得知中央红军兄弟没有御寒衣物后,徐海东大笔一挥,直接将5000元大洋送给了中央红军,只留下仅有2000元维持军中开支。

“我们要勒紧裤带,多为中央红军解决困难。”同志有难鼎力相助,这就是徐海东的党性。

除了钱财,在装备弹药与人员补充上,徐海东也没有丝毫私人考虑,几乎将全部家当都拿去支持同志了。

不但将诸多战士送入中央红军,还要求每连抽出三挺机枪、若干枪支衣物等送给红1军团,还提出了三不送的要求:“不送缺损零件的枪支,不送变质药品,不送脏破衣服。”

在徐海东的鼎力支持下,会师后的红军部队焕发了新的生机。

战功卓著,大公无私无疑是对徐海东大将的写照。

但因多次重伤与过度劳累,徐海东大将不幸在1940年病倒在了皖东抗日前线,不得已退入后方休养。

皖南事变后,虽然重病在身,但徐海东却依旧想在国难当头之际为国分忧。

此般着急的心态甚至导致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第一时间给徐海东发了通电报,告诫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看到主席的担保,徐海东这位号称老虎的汉子也感动得落了泪。

之后他将这8个字用毛笔写在月份牌上,每当自己着急之时便看看这些字来静心。

虽然徐海东大将一直想继续为国分忧,但身体状况却不允许他再度上战场。

半辈子征战无数的徐海东负伤9次,身上有17处伤疤,甚至连脑袋都曾给子弹开了花,但他却从不以此为傲,他只觉得自己还该多添些伤疤,为党再多尽一份力。

在1955年得知自己获勋大将后,他甚至深觉不安,看到前来探望的周总理便说起了自己的愧疚。

“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

看到这般愧疚的“徐老虎”,周总理坚定地说道:“海东同志,授你大将,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要我说,不高也不低,恰当!”

虽然因病不能再上战场,但徐海东依旧把党放在心中,希望为党做些贡献。

病体稍好,他便提出要去湖北调研,领头写一本红25军战史。

他明确说:“一定要写党,写毛主席,写人民,写集体,不要突出我、突出个人,没有党,没有革命事业,我只不过是一个穷窑工。”

在养病期间,每当有老战友老部下去看徐海东,他便会提出三个问题: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有没有贪污?同老婆离婚没有?

在徐海东看来,无论身体如何,他都想为党做些贡献,为同志们把把关。

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大将因病离开人世,享年70岁。

2020年,湖北日报发布《功勋卓著 初心如磐——纪念徐海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徐海东大将荣耀的一生。

在回忆中,徐海东过往种种动人事迹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中。

因为革命,徐海东曾被迫离开家乡,大女儿则不幸沦为童养媳,一路颠沛流离,徐海东一直觉得愧对女儿。

新中国成立后,大女儿的丈夫找到徐海东,希望能从岳父这里得到一份工作。

徐海东大将沉默许久后拒绝了女婿的要求。

他说道:“现在刚刚解放,政府负担还很重,我怎能搞特殊化呢?”

尝遍人情冷暖的徐海东当然知道这是一个补偿女儿的机会,但他却不想用公权力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对家人如此“吝啬”的徐海东对老百姓却无比大方。

为了让父老乡亲们摆脱贫困,他筹措出几十万棵茶树种到家乡。之后又将家乡大悟的公路通到了武汉,帮助乡亲建立了一个个谋生的工厂。

在徐海东的自述中,他这样评价自己:

“党把我一个没有文化、受尽旧社会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业工人,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使我不安的是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今后我将像以往,虽然不能再为党更多的工作,但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形象,徐海东大将便是最好的参照。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虎将徐海东》

中国网《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人民网《中共九大 周恩来如何苦心安排主席台座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9年九大会议,毛主席环顾一周,疑惑问总理:海东同志来了吗?
养病15年被授大将军衔,排名仅次于粟裕,毛主席:他对革命有大功
60年毛主席住徐海东隔壁,深夜出门叮嘱司机:顺坡滑,别打扰他
毛主席执意邀请他参加69年的九大,并单独安排在第二排,他是谁?
中共九大,毛主席发言时见徐海东坐在角落,周总理:给他换个位置
69年的九大,毛主席等人坐在第一排,第二排只有一个人,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