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同里的寻常百姓和不寻常的先生---三不老丈量北京胡同记(第四季-2)
几个不老的北京人用脚步丈量北京胡同,带您探寻、体味胡同的老故事与新生活,和您一起了解、感受京城独特的文脉、文化与文明

胡同里的寻常百姓和不寻常的先生

从大兴胡同进入北剪子巷,其与中剪子巷、南剪子巷构成一条800多米长的南北向胡同,明代称翦子巷,横跨教忠坊、仁寿坊,清乾隆时改称剪子巷,清末析为北、中、南三条胡同,南剪子巷实际上已经在今张自忠路的南侧了。

相传胡同里曾分布着多家经营剪刀、车马配件的铁器店,故而得名。可照我们看,更像是一把剪刀将若干条东西向的胡同一裁为二,又像是一根鱼骨串起两边的胡同。

由于这样的地理形态,巷子里有社区邻里中心,也有生鲜超市、杂货店、煎饼铺、酱肉店、烟酒店,还有美容店、小饭馆等等。

在北剪子巷里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穿着白大褂,正在给一位老哥理发。

交谈中,老师傅说今年快70了,原来在理发馆工作,退休后闲不住,在胡同里给老街坊们理理发。

老哥接过话茬说:老师傅理得舒服,还便宜,咱这脑袋到美发厅人家还不爱给理呢。说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老师傅不为赚钱,退休金完全够花,一是一边理发一边跟老街坊们聊聊天儿、解解闷儿,二个也活动活动手脚。老人个子不高,已略显驼背,估计是长期站着给人理发形成的。看着他的背影,我们感到这是老爷子一辈子的手艺,也是老人家的乐趣所在。

与北剪子巷相联的细管胡同,明代称水塘胡同,清《京师坊巷志稿》记为“细罐胡同”和“水獭胡同”,在其东口北侧的钱局坑、宝泉局胡同都已拆除盖成写字楼。

在细管胡同的路北、北京五中的东边,9号院是一位著名作家的故居,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1956到1968年的住所。

田汉出身农家,原名寿昌,其笔名田汉,就是表明要植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不脱离劳苦大众。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作品,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风云儿女》等也是脍炙人口,展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深度交融,因而田汉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这处二进院建于上世纪20年代,距今也有百年历史。金柱大门漆色暗淡、已显斑驳;院落虽然陈旧,但基本保存完整。当年田汉在里院儿搭起的葡萄架、丝瓜藤早已不见踪影,但种下的那棵枣树依旧每年秋天结满累累果实,就像他留给我们的那些优秀作品一样让人回味。

东旺胡同、桃条胡同、白米仓胡同都是与北剪子胡同相联的东西向胡同,以民居为主。桃条胡同只有百米长,绿化美化可是极有特色,除了砖砌、木围的花池子,各种高矮胖瘦、五颜六色的花盆儿一起上阵,看似凌乱、实则有序,翠绿的枝叶、绚丽的花朵配上灰色的砖墙、红色的院门,看上去那么养眼,显示出居民们对生活环境的热爱。

白米仓胡同明代称济阳卫仓,是济阳卫的仓廒所在。明代的主要军队制度是卫所制,一府设所,分有百户所、兵额112人,千户所、兵额1120人;几府设卫,每卫统兵5600人。实行军籍世袭、兵农合一、屯守兼备。

卫所名目繁多、数量庞大,有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五军都督府管辖的卫所,还有屯垦卫、戍军卫、驻守卫等等,总人数多达200余万。济阳卫是皇帝亲军26卫中的一个,《明会典》仓廪部记载:“济阳卫仓,永乐七年设。”实际上是提供该卫5000多人日常食用及装备等的仓廒。现已无存。

中剪子巷靠西的一条支岔里,坐北朝南的一处平常院落,1913年住进了从福州来京的一户谢姓人家。

家中的女孩儿名叫谢婉莹,由于母亲身体多病,女孩曾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可“五四”运动改变了她的想法,使她用隽永婉约的充满爱心的文笔去影响社会、感动心灵,她就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先生。

先生在小院儿里住了10年,直到1923年赴美留学,并且在这里以“冰心”的笔名写就了《两个家庭》、《繁星》、《春水》等第一批作品。

这位“世纪老人”一生到过中国和世界许多地方,但独对这处北京胡同里的小院儿一往情深。她在90高龄写下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中深情地写道:“只有住在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是呀,这里有她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也是先生壮美文学生涯的出发地。

冰心名篇《小桔灯》插图

在上世纪20年代与田汉共同创办南国艺术学院的欧阳予倩,解放后住在与中剪子巷相通的铁狮子胡同3号院(现张自忠路甲5号)。

欧阳予倩学贯中西,集编、导、演、教于一身,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首任院长。其作品《天涯歌女》、《忠王李秀成》、《新桃花扇》、《木兰从军》等在当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不止于编、导,还勇于实践创新,是京剧旦角的南派大师,与北派大师梅兰芳一起享有“南欧北梅”之誉。两位大师曾在江苏南通联合演出,盛况空前、轰动一时。

欧阳予倩和梅兰芳(右)

欧阳予倩1949年应邀从香港来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并受到毛主席的邀请到香山双清别墅做客。最初其全家暂住东华门外翠明庄,随后即搬进此处故居。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院落,大门为拱形灰砖门楼,进入院门迎面一座带柱廊、角楼的西式建筑,两边则是中式跨院和排房,欧阳先生一家就住在西边的平房小院里。

当年,著名剧作家曹禺、《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先生也住在这座院落里,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文化名人时常到此聚会,小院儿里群贤汇集、佳话频传。

未完待续,再见!

(保护原创,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摄北京胡同之三十一:细管胡同 细管胡同位于东城区,属交道
十年砍柴|胡同里的冰心林徽因刘和珍
京城胡同街巷丨细管胡同9号田汉故居
北京胡同里一座民国建筑的小院,没想到藏有那么多人的记忆
带你看 | 北京胡同知多少?
北京胡同和其他地区的胡同有什么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