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游|扬州园林
在扬州,游览了两个园林,一个是何园,一个是个园。都有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又各有千秋。漫步其中,感受中国古典建筑的亭台楼阁和古典园林的竹石花树的美妙融合,春夏秋冬,雕梁画栋,天人合一。即使人声鼎沸,人流如织,但看着那样的古朴,心里确是安然的。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这被誉为“晚清第一名园”的私家园林,处处彰显着园主人的财富,当然也展示出他的品味。但我个人觉得,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精妙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所展现出来的匠人们的不凡手艺。比如说何园中的片石山房,就是石涛叠石的作品,被称为“人间孤本”。再比如它那长达1500米的复道回廊,除了是何园的特色,也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难怪有“天下第一廊”之誉。而这些巧夺天工的杰作,正是匠人们的智慧的结晶。园主人的财富,匠人们的手艺,彼此相携,筑就了这非凡的园林之作。

园子很大,转来转去的时候,喜欢去看那些不同形状的门和花窗,或是圆形的,或是月牙型的,或是海棠花形的,透过它们看到另一侧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也喜欢站在楼上的回廊里看楼下院子里的大树,斑驳的阳光中,挺拔俊逸,不知怎么却想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了。狭窄的回廊上人很多,但喧嚣中,站在一隅,去漫想它的过往和它的故事,也可以独享安然之美。不免想到如若烟雨蒙蒙中,站在这回廊下,是不是就能感受到特属于江南的园林气息了?水墨丹青,诗意悠远。

相比何园,个园或许更注重用匠艺来展现自然之美。它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在一个园子里游历一周,就可以经历春夏秋冬,看到不同的景致。让人不由得为这种精心的设计和工艺而赞叹。个园是扬州盐商园林的代表,从园子的建设上来看,不难看出当时盐商们雄厚的经济基础,更可以看出那时扬州的繁华。

个园的名字来自于竹叶的形状——形似“个”字。园的主人喜欢竹子,所以园子里种了好多的竹子,而这是我最喜欢的。尽管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绿海悠悠,竹涛阵阵的样子(可能是尚未到时节),但也足够我徜徉其中,遐思万千。自然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匠艺之美,彼此交融,最终成为经典。而我们能够欣赏到这美美与共的灿烂绽放,亦是一种幸运。

“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住青翠城闉;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扬州以园亭胜,果然如此,虽只是看到其代表作,也足够我们去窥见它的不凡。



何园。

晚清第一园。

寄啸山庄。


园中一角。

这种圆形的门很平常,但是每个门里门外的风光不一样。这一张,让我一下子就有江南初秋的感觉。

这是一个花瓶形状的门。

这是花窗。我想到的却是《小窗幽记》。

莲瓣窗。生动奇妙。

这张图里可以看到复廊,也可以看到不同的花窗。


四瓣梅花形。端庄灵秀。绿色的是枫叶,秋天变红时,从这个角度看进去,肯定特好看。

很普通的花窗,但是交叠的花瓣别致典雅。

稍微编辑了一下的寄啸山庄的经典图片,这大假期的,怎么可能拍到没有人时的图片?不过我很幸运,抓拍到人很少很少时,所以就编辑了一下,貌似很清净。


园中一角。

窗外的风景。

回廊。雅致。


楼上楼下。各自看风景。

叠石艺术。虽无法确知其艺术价值,但也觉得这是匠心之作。


片石山房。


个园的标志处。

春景。

秋景。

个园一角。很有特点的窗户。

个园里的叠石作品。

就是很喜欢这绿色,其实没啥主题。

绿色掩映下的亭台楼阁。


这样的一隅,适合静思。

个园的竹林。无法拍出幽远的感觉,但自己还是很喜欢。


旅途中的手表打卡。记住时光。


这样拍照显得很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座园林因为竹子的形状而得名,一座园林就有春夏秋冬四季
锵锵行江南—扬州何园
<扬州园林之何园>(二)
9.2.1.2私人园林
扬州园林一一何园
扬州何园-晚清第一园-寄啸山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