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第二篇·太阳病1、2、3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为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居六经之首, 统领一身营卫之气,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如值人体正气有所不足,邪凑太阳,便会发生太阳病。

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故脉象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循行于头、项背部外邪束表,太阳经气运行受阻,故出现头项强痛. 值得注意的是,头为诸阳之会,是阳经都会于头,但是每一个经都有它的侧重,阳明在头额,少阳在头角,太阳在头项,头为三阳之通位 ,而头项则为太阳之专位,虽然三阳经病都可出现头痛,但是只有头痛项强属于太阳所专有。强(jiàng)强直不柔和之意。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地温煦肌表,所以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提纲,也叫表证的提纲,所以凡是提到太阳病,就应该具备表证的主脉,主证,也就是脉浮,头痛,项强,恶寒。脉和证同等重要,脉在表,症亦属表,如证见头痛,恶寒而不脉浮,或脉象虽浮而无头痛恶寒之症,均不得诊断为太阳病,或均不是单纯的太阳病。

病在太阳,卫气抗邪,必有发热,故太阳病一般恶寒与发热并见。本条虽然未提发热,但应知有发热一症, 如第12条论中风,第35条论伤寒,均有发热,宜彼此合参。那么,本条为何只言恶寒而不言发热呢?

一是省文之法,即后面若干太阳表证的条文多有发热。

二是太阳伤寒证之初,可有暂不发热之例。

三是就发热与恶寒这两个症状相比较,恶寒更能突出太阳表病的特征,故本条特别揭示恶寒二字。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在太阳病总纲之下,又分出两个证。一个是太阳中风证,一个是太阳伤寒证,总纲是讲其共性,中风和伤寒是个性。

中(zhòng)风:是伤于风的意思,与猝然晕倒,口眼歪斜的中风病不同。

发热:风为阳邪,伤人后病位比较浅,在卫分还没有到营分,风阳之邪伤卫阳之气,卫阳浮盛与邪交争故发热。

汗出:卫和营在生理上是互相协调,互相支援的。卫行脉外,营行脉内,卫属阳而营属阴,卫在外而为固.营在内而为守,两者是互相支援的。风邪客居在卫阳,卫的邪气就强了,就叫卫强。从正气来说,卫的邪气强本身的功能就受到了影响,就不能保护和固密营阴。从邪气来说,风邪的特点是善行数变,有开泄作用,迫使营阴不能内守,因而汗出。

恶风:卫气不能温分肉,且汗出毛窍疏松,不耐风袭,故恶风,当风则恶。 如果多穿衣服,盖上被子,体表加以保护,加以缓解。

脉缓者:因有汗出,营阴外泄。另外结合提纲。脉浮为正气抗邪于表,故脉浮缓。

在太阳中风的主要脉症中,当以汗出、 脉缓为特征,因为它既能揭示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同时又能区别于无汗、脉紧的太阳伤寒证。由于太阳中风以汗出、脉缓为特征,故后世又称其为风寒表虚证。但必须注意,证名“表虚”,却非虚证,因为这里是与无汗而脉浮紧的风寒表实证对举而言。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一条是讲太阳病的伤寒,太阳病还是第一条说的症状。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或,为未定之词,“已发热”是风寒袭表,卫气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故起病即见发热;“未发热”是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闭不能及时伸展,或体质反应较迟钝,骤然之间卫气未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

必恶寒:“必'是定然之词,不仅强调在太阳伤寒中恶寒必定出现,而且指出与发热相比,其出现较早,为什么必然呢?因为寒邪属阴,最伤阳气。卫阳之气被伤,卫外失护。所以恶寒的症状就很突出。这个恶寒比上一条中风证的恶风程度要重,病位要深,即使屋子里暖和,盖的被子厚,穿的衣服多,依然恶寒。

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不仅卫阳被遏,而且容易使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故太阳伤寒除头痛外,尚多身痛。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而呕逆。

脉阴阳俱紧,伤寒的脉是脉见浮紧。浮主太阳之表,紧主三种病,一是主寒,伤寒应该脉见紧;二是主痛伤寒有浑身疼痛;三是主实,“邪气盛则实”,伤寒符合这一特点,应该脉见紧。

“阴阳”,指寸脉、尺脉,关脉也就概括其中了。“脉阴阳俱紧”,寸、关、尺脉都应该见浮紧脉,缺一而不可。因为伤寒是一个表实证,它的脉才反应为浮紧,这是符合表实证情的。如果尺脉不紧,或是迟,或是弱,或是微,因为尺宜候里,这些脉象就反映了里虚,可能是营气、气血或者肾气虚衰。虽然是伤寒,如果尺脉不起,不见浮紧,就是伤寒夹虚证,那就不可以用麻黄汤。只有出现了典型的表实证的脉,才可以用麻黄汤发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阳伤寒证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学伤寒】条文第234条
日积月累话中医--六经辩证
《伤寒六书》 >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伤寒三阴三阳脉证论
伤寒论重要背诵条文-百度文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