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9日 08:17  经济日报

  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唱读讲传”提振精气神,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路径,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城市“低碳转型”步伐,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2009年,“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两个重大IT项目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引来200多家零部件厂商为笔记本电脑基地做配套,形成以笔记本电脑生产为核心的产业格局。这些项目在2012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台外销笔记本电脑、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链集群,对助推重庆市成为中西部地区IT产业高地、实现老工业基地战略转型起到关键作用。

  在创造内陆加工贸易新模式背景下,重庆市的工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时期,重庆市的工业结构将从以机械、装备制造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转变。到“十二五”时期末,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将占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离岸数据处理中心。

  据悉,未来重庆市将依靠科技支撑在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凸显重庆市的科技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三大平台优势,基本建成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形成1亿台整机生产规模、80%零部件及原材料本地配套;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上述两大基地产值目标分别为6500亿元和1500亿元。重庆还规划建设十大产业集群,其中通信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4个产业集群的规划产值目标均为10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风电装备及系统、光源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的规划产值也达到了500亿元以上。

  今年3月13日,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举行,双方签署了《共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协议》,这将使重庆市告别没有中科院序列科研机构的历史。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建设,将对重庆市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环境工程等新兴产业,以及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为适应新的产业发展模式,重庆市着力从物流通道方面加强规划保障。通过积极实施“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通道战略,打造水陆空多层次联运体系,让“重庆制造”可以更快更畅通地送达世界各地。

  据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平介绍,“一江两翼三洋”是指三条从重庆出发,通过不同路径到达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通道。“一江”指通过长江经上海通达太平洋(11.42,-0.21,-1.81%)至鹿特丹,全长2.2万公里约需40天;“西北翼”即通过渝兰铁路或渝安(康)西(安)铁路,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鹿特丹港通达大西洋(17.27,-0.25,-1.43%),全长1万公里,约需15天;“西南翼”近期通过渝黔铁路由贵阳-昆明-大理-瑞丽出境,经缅甸中部城市曼德烈-皎漂港通达鹿特丹,全长1.8万公里,约需30天。目前,3条国际物流大通道通行通达条件正在改善。为满足西永综保区近期的国际集疏需求,重庆还开通了至深圳盐田港(8.05,0.05,0.63%)的“五定”班列,平均一周一班,双向对开。空运开通了飞往比利时的国际货运航线,并由每周2班增至每周3班,以后还将根据需要陆续开通至布鲁塞尔、洛杉矶、悉尼等货运航班。

  财政投入向民生倾斜

  从4月1日起,重庆荣昌等最后一批10个区县将全部纳入城乡养老保险试点。至此,重庆市农村养老保险完成全覆盖。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已试点区县参保人数达到81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77万人。

  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在GDP持续增长的同时,逐步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为此,重庆市提出了实施“民生十条”举措。据初步计算,到2012年,重庆市投入“民生十条”的资金将超过3000亿元,受益群众2000万人,可以带动消费4000亿元,拉动GDP增长4至6个百分点。“民生十条”事事涉及群众基本生活,事关群众吃、穿、住、行和生活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重庆市始终把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点来抓,建立完善工作体系、探索创新政策措施,努力改善进城农民工就业生活环境,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重庆市计划从2010年起3年内建造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用于解决200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截至2010年底,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余额达到356.8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公共租赁房贷款余额11.06亿元。市财政局表示,今年至少会安排10亿元用于公租房建设。

  据悉,“十二五”时期,重庆市提出了4个目标:GDP翻一番、人均GDP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2008年,以“开发致富之山,打造宜居之城”为主题的大型植树活动在重庆市展开。经过近两年“森林重庆”和“宜居重庆”的建设,重庆城市绿化率大幅度提升,形成了全新的城市绿化网络体系。2008年至今,重庆市增加了149个社区公园。仅去年全市就新增社区公园面积225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建成的社区公园就有41个。

  建设“森林重庆”、“宜居重庆”,是重庆对城市发展方向的调整,有利于发挥重庆山水环绕的优势,从而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竞争软实力。

  重庆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5座,建成城市垃圾处理场50座,三峡库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各区县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05年的57.8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24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5年的不足30%提高到2010年的8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5年的59%提高到2010年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三峡库区水质保持稳定,长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5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以内。

  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之一,重庆市的低碳发展路线图已清晰,即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风电装备、节能环保、建设节能7大新兴产业,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重庆市正朝着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目标稳步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料 | 重庆主城产业地图
机构:掘金节能环保及新材料板块成长股
重庆告别“底特律”| 车城·灰幕
重庆,为什么行?
何以重庆?重庆何以?
石破天惊!工业第一城将再度易主?重庆工业悄然接近深圳和上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