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针大家杨维杰老师董氏奇穴医话荟萃

(名家补充系列一)

杨维杰董氏奇穴医话荟萃

一、“重子”穴治疗落枕及久年背痛经验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证,一般治疗此症之效穴甚多,常用者有:悬钟落枕穴后溪风池天柱等穴。个人尝以后溪束骨两穴治疗颈项强痛,并以之治疗落枕,自谓为十四经穴之最特效者。盖《灵枢●杂病》云:“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后溪;不能前后抬仰,则取足太阳膀胱经之俞穴束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

此外董氏奇穴正筋正宗治疗“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个人亦常以此穴治疗落枕亦甚效(正筋正宗之穴位及应用请参阅“董氏奇穴发挥”)。

然据多数古籍所载(《玉龙歌》、《通玄指要赋》、《得效应穴针法赋》承浆为治疗项强最常用穴位,因此不论何处落枕,加承浆配用效果更佳。

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上述针疗后,虽能迅速解除大部分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因此本人近十余年来,皆以重子穴配承浆穴,治疗落枕,绝大多数病例一次则愈。

[重子穴]:在手掌虎口下一寸,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重仙穴]:在手掌于大拇指骨与食指骨之间,与手背灵骨穴相通。                            

【取穴方法】 一寸针,进五---八分。

二、“肾关”穴治疗多尿及五十肩特效经验简介

肾关穴为董氏奇穴七七(小腿)部位要穴,位置在阴陵泉穴直下一寸五分处,为董师景昌治疗肾亏之第一要穴,举凡肾虚引起之各种病痛皆有疗效。

个人最常应用此穴治疗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疗效之佳,经多年百余例统计及临床实践,较条口透承山或肩关节附近局部穴位效果,即迅速又确实。一般病例若发病较久,病况严重者,可泻尺泽穴作为辅助,效果尤佳。若除上举困难外,尚有后转困难者,亦可加取足五金(健侧),可立见显效。但病久肩部凝硬过度者,则必需辅以肘弯棱针点刺血。

以此穴治愈数十例夜间多尿,尤其年老肾亏者亦见卓效,年轻人见效更快。治疗白昼多尿效果亦佳。验诸临床多年,亦非十四经之任何穴位所能比拟。

另外治疗双手十指麻及十指疼痛,亦极特效。治疗眼科尤为要穴,常配复溜并用,最常用于治疗飞蚊症及眼球歪斜。此外治疗半身不遂亦为常用,均针双侧

总之本穴效果极佳,治疗范围极为广泛,除上述作用外,凡肾亏引起之各病,均可以本穴针刺治疗之。

肾关针法:直刺0.5-1寸,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三、“木穴”治疗富贵手(手掌僵硬)及感冒流涕特效。

    木穴”为董氏奇穴在手掌上之超级穴位,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中央线与食指内侧黑白肉际线之连线中央,两指纹之间上1/3及下1/3处各一穴。

木穴董师原用于治肝火旺脾气躁,故名木穴,个人常用于治疗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等皆有疗效,其效果给不逊于十四经穴。

个人用治手皮发硬、手皮肤病,尤其是手掌皱裂(富贵手)尤具特效,尝治数十例富贵手,平均3-4次即愈(甚至有一两次即愈者)。

木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治疗手皮肤病及富贵手,以患侧为主,治疗鼻涕则以健侧为为主。

本穴能清泄肝火,与龙胆泻肝汤结合应用,尤妙。

木穴针法:半寸针垂直直刺。

四、“妇科”、“还巢”——送子观音穴

不孕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中医辩证分型大致分为肾虚型、血虚型(或气血亏虚)、肝郁、血瘀、痰湿等几型,以中药及针灸治疗均不差。除分型论治外,亦有人就主病或兼症另外立方或立穴治疗,例如输卵管阻塞、子宫后倾或左屈等。

个人治不孕症多年,在辩证分型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疗效颇佳。尤值称道及推介同道者,则为以妇科穴为主,还巢为辅之专穴治疗,十年来治愈近百位不孕妇女,使之怀孕,疗效较十四经穴为佳。针刺可隔日为之,妇科穴及还巢穴可左右交替运用。但据经验,年龄越轻,治疗时间越早者疗效越好。有关不孕之中医论文,余参阅不下数百篇,其所列之验案,80%35岁以下,而余所遭遇之病例则80%35岁以上,怪哉!

五、指趾疼痛要穴——“五虎穴”穴

常见一般针灸医生治疗手指疼痛,喜于十指缝中之八缝穴针刺,治疗脚趾疼痛则于十趾缝中之八风穴针刺,不但用针多,且效果亦未必彰显。笔者以董氏五虎穴中之五虎一治手指痛,五虎三治脚趾痛,非只用针少,且有立竿见影之效,值得广为介绍,大力推广。

五虎穴为董师景昌所发现,以“董氏正经奇穴学”中记载主治仅“治全身骨肿”一项,个人随董师学习多年,见老师常灵活用治手指、脚趾疼痛效果极佳。笔者用治脚背痛、脚跟痛、腱鞘炎等,病例达数百之多,其中不乏国手、国脚等运动员,更不乏在多处辗转治疗无效者,均能收到立刻效果,且迅速痊愈。

五虎穴位于大指第一节手太阴肺经之黑白肉际上,自第一掌骨至指间横纹共五穴,取穴采六分点法,即每1/6一穴。自指尖向手掌,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

五虎一常用于治疗手指痛、手掌痛及腱鞘炎;五虎三用于治疗脚趾痛;五虎二则用于加强五虎一或五虎三之作用;五虎四用于脚背痛;五虎五用于治疗脚跟痛

病例一:陈某某,蓝球国手,左脚大趾、二趾踢伤一周,行动不便,在他处治疗无效,经人推介前来诊治。当即于其右五虎三针刺一针,针后嘱其活动左脚脚趾,两三分钟后,即觉轻松甚多。留针30分钟起针,已觉不痛,一次而愈。

六、温阳补气要穴——“灵骨”、“大白”穴

灵骨、大白为董氏奇穴二二部位(手掌部)这要穴,为董氏常用要穴,亦为本人最常用穴位之一。灵骨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高热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作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配合应用效果极佳。

灵骨穴之应用,董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述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所谓肺机有不足即指“气虚”,本穴组补气作用极强,举凡“气虚”之病皆能治之,效果绝不逊于足三里、气海、檀中等穴。除补气外,本穴组温阳作用亦极强。临床个人常以灵骨穴单用治脊骨痛、小便痛、小便次数过多(均取双侧),配肾关效更佳。治肘痛、鼠蹊痛、脚跟痛、头晕等症亦有特效。

灵骨、大白两穴合用治半身不遂,据个人二十多年数百例之临床经验统计,疗效之佳,十四经穴(如曲池、阳陵、肩髃、环跳、悬钟等)无出其右者(取健侧穴位为主),两穴合用,治阳明太阴走向之大腿小腿疼痛亦有卓效(亦均采用健侧穴)。

针治上述各病,不论灵骨、大白、皆应深针,治疗部位愈远(例如脚跟痛),深度应愈深。两穴合用,则先针灵骨,再针大白。

大白穴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又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之用。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七、治足踝痛要穴——“小节”穴

脚踝扭伤及疼痛为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本病颇有效果。一般治法:不论内踝、外踝扭伤或疼痛,先取悬钟、外踝加昆仑,内踝加太溪,或径以疼痛局部取穴。近年来也有取奇穴踝点的。

笔者二十余年来以小节穴治疗脚踝扭伤及疼痛,疗效极为突出,经三百余例之临床统计比较,较诸前述几种取穴法,疗效显然高出甚多。

小节穴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手太阴肺经)黑白肉际上,握拳取穴。针尖向重仙方向进针,针深一寸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即健侧进针。进外得气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活动患侧脚踝,可立即减轻疼痛。一般病例留针30分钟,久病重病者可留针45人钟或更久。如脚踝局部红肿,可于患肢委中点刺出血,可帮助加速消肿。

病例1:温秀某,网球国手。198510月来诊,当时左脚踝扭伤3天,行动极为不便,已在国术馆推拿治疗2次,效果不大,经人推介来诊。当即于右小节穴针刺,针后每十分钟捻针一次,并嘱其走动活动脚踝,针后15分钟即觉轻松甚多,接近不痛,留针30分钟,出针已觉无恙。次日下午为求巩固疗效,自行再来针一次。针后即赶往台北体专参加比赛,轻松赛完全场2小时毫无不适。余应邀观赛,亦有荣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董氏奇穴医案汇萃
董氏针灸疗法大全(二)
杨维杰董氏奇穴医案汇萃
小节穴的位置
重子穴治疗落枕及久年背部痛经验.doc
灵穴独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