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随笔]名相姚崇

姚崇是唐中期的著名宰相,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深受皇家重视。而在玄宗朝,他更是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旷世基业。

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时人几乎无人能比。所以,玄宗对他向来都非常尊敬和关心。可是,却向来没有关心过他的家务事,今儿怎么啦,突然问起儿子的事了呢?

能屹立三朝不倒,姚崇的智商自是不一般。他脑子拼命地转,想来想去:依皇帝的性格,他是不会打听这事的,肯定有人在拿我儿子做文章了。

突然,姚崇想到了魏知古icon,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东都洛阳,而魏知古也在洛阳。对,肯定就是他了!

姚崇当官期间多次推举贤德之人出仕,这其中就有一个叫魏知古的人表现最为优异,最终官职和姚崇不相上下。

但是随着魏知古官位的升高,他和老领导姚崇的关系却并没有越来越友好,甚至有不少“嫌隙”。

原来啊,他们同朝为官期间,渐渐产生了许多分歧和不和,有时候为了争论一件事,甚至还当众争吵,就这样他们之间有了隔阂,姚崇觉得魏知古太过顽固死板,魏知古觉得姚崇有点倚老卖老,反正就是互相不对口,明争暗斗。

有一次,皇上下旨把魏知古封为代理吏部尚书,要他到洛阳去选拔干部。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魏知古一直等待机会报复姚崇,可姚崇不愧是老江湖,硬是没有什么把柄让他抓住,就在魏知古一筹莫展时,姚崇的两个儿子送上门来了。

这两人便是姚崇的儿子,他们俩都在洛阳担任官职,知道自己父亲亲手提拔的魏知古在此,特意前来拜访。

兄弟二人清楚魏知古现在负责选官,于是便拿着厚礼登门拜访,想要魏知古提拔他们,好让他们升官。

后来,兄弟二人走后,魏知古向皇帝汇报了姚崇的儿子们想找他走关系的事件,这件事情唐玄宗知道之后,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找姚崇谈话。因为姚崇是重臣,所以唐玄宗没有直接问,而是绕着问他孩子的情况。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

唐玄宗很关心地问姚崇:“老相国,你有几个儿子?现在身居何职?你日夜为国操劳,也得关心儿子前途,该提拔就提拔,举贤不避亲嘛。”姚崇一听,不对!皇上这是给我挖坑。

姚崇很快反应过来了,来了这么一番话:

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是必尝以事干魏知古。——《新唐书·列传·卷四十九》

姚崇说他两个儿子多欲而寡慎,肯定去找魏知古,干扰考核。

唐玄宗很开心有这么坦白的臣子,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姚崇继续加料。

知古,臣所荐也,臣子必谓其见德而请之。——《新唐书·列传·卷四十九》

姚崇说:“知古以前是个小官,因为我的提携,才有了今天。孩子无知,认为他一定是个感恩之人,所以会有非分之想。”

唐玄宗一听火了,反倒觉得魏知古揭恩人的隐私毫不留情,太不厚道了,恩将仇报嘛。这样的人不能用,于是唐玄宗打算贬斥魏知古,要撸了他。

姚崇反而替魏知古求情,说的确是我儿子不对,意欲徇私舞弊,破坏国家选拔人才的法度。现在陛下不责罚那两个蠢子,我们已经感恩戴德了,若再因此贬斥魏知古,那舆论就会认为陛下过于偏袒我,对朝廷的声望、政务不利。

玄宗还是觉得魏知古可恶,将他降了职,罢免宰相之位,改任工部尚书。这事儿过后,表面上对姚崇更加信任了。

这个故事,记录在《智囊》中。姚崇可谓是“料人如神”!皇上片言只语,姚崇立刻断定,儿子被人抓住了把柄,就是基于他了解魏知古这个人!识人才能断事,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很有道理!

姚崇反危为安,除了识人外,还打了两张好牌。儿子不争气,不知世道险恶,给我惹事了,我对不起领导信任,这是悲情牌。我对魏知古有知遇之恩,没想到他背恩忘义,这是道德牌。

正是因为姚崇为人大度,又谦逊,勇于承认错误,因此姚崇在历史上评价很高,能够位列唐朝四大贤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玄宗时,姚崇为宰相。一次,唐玄宗貌似很...
唐玄宗:“宰相有几个儿子?”姚崇的回答,直接扳倒了当朝的大员
大祸临头,宰相大喊“我儿子是笨蛋”,最后得以善终
唐玄宗时期,姚崇任宰相,有一次唐玄宗貌似...
皇帝问宰相:你儿子才能如何?宰相:犬子不猜!皇上大喜:重用
别作,亲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